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末代港督彭定康与香港“政改”往事
由于彭定康并非技术官僚出身、少有外交经验,加上与英国外交部门和处理殖民地事务的官员缺乏具体事务上的合作和交流,也成为他在香港施政的短板,这也导致他在香港推行政策时通常很少顾及到中英外交关系,而多从基层自下而上寻找政治正当性的支撑。[全文]
-
香港新施政报告:大胆造地,不贸然重启政改
10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宣读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重点。她说:“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方案,也难令社会达致全面的共识,但意见分歧不应成为政府带领香港向前的绊脚石,更不应令香港停滞不前。”[全文]
-
香港立法会补选究竟有多复杂
香港反对派一定会利用周庭被DQ(取消参选资格)等话题大肆炒作“政治干预”,同时借高铁“一地两检”、陆港冲突等抬高政治氛围,竭力为自身参选造势,建制派与他们的选战是一场贴身肉搏苦战。[全文]
-
香港新班子获任命,如何为23条立法创造条件
是新?或旧?或许重点不在于问责团队的面孔,而是治港者的思维模式能否创造“新气象”。行政经验丰富的公务员骨干新团队,有助于新特区政府稳步开局。林郑月娥重申:“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在宪制上的责任。”[全文]
-
回看香港特首选举 有个新变化
4月11日,林郑月娥正式接受中央政府任命,成为香港回归后第五任行政长官。回顾此次特首的竞选过程,有两个显然有别于以往同类选举的新现象:一是,若干建制派重要人士第一次得到反对派全力支持,而成为行政长官候选人;二是……[全文]
-
香港在进步,为什么还有香港人感到失落?
原本香港与内地差别不大,收入并不高,只是其后年年增长,尤其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增长更快。原因何在?是托了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福。许多港人在接受采访时都说,没有中国内地的养育供应,没有香港人民的勤劳经营,就不会有繁荣的香港![全文]
-
香港的“政治时差”怎么才能倒回来
用最简单的概念来描述对香港政治的理解,就是“对峙”,它是香港政治精神构造的根本特征。既有恶性对峙的现象,也有合法的和正常的对峙现象。对峙维持在一个合适的限度内是有益的,超出一定限度就转为恶性。恶性对峙,是香港政治之病。这病,是日加严重了。[全文]
-
香港来信之一| 张德江视察香港的三重意义
在香港政治经济形势严峻的重要关头,张德江作为中央主管港澳工作的主要领导人莅临香港,所言所行自然引起香港内外高度重视。综观短短3天行程,对于“一国两制”正面对的空前考验,张德江代表中央在政治上采取新做法,以分化反对派而遏止“港独”,在思想上澄清迷雾以推动“一国两制”迈向新阶段……[全文]
-
旺角暴徒如何摇身变成民主战士?
“勇武抗争”的魔力在于,其在街头和选举时可以随意变换身份,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抗争时比任何人都勇武,论政时比任何人都淡定。“勇武抗争”带给年轻人一种“香港人当家作主”的愿景,又在街头给他们一个喘息和释放的空间——在无止境和无底线的抗争中,心知有人替他们“埋单”。[全文]
-
旺角之乱,只为了一串鱼蛋和烧卖?
这次本土派的主导号召,加上“占中”期间造成的警民对立情绪,及民众近年积累的社会怨气,在这一晚迅速全面爆发,导致场面在短时间内失控。旺角不眠之夜,震惊了无数香港人;警方那两枪,鸣响了社会的警钟。是什么把香港推向撕裂、激进、暴乱?民怨真的只为一串鱼蛋一串烧卖那么简单?这次的暴乱,真的就这样告一段落吗?[全文]
-
史料中的香港政改“启示录”
近期香港政改受到广大关注,几乎所有人都将矛头指向中国政府的政治干预。然而,这些言论准确与否,都要基于所用材料的解读是否客观。从港督杨慕琦提出政改计划到葛量洪宣布终止,这是港英政府站在基本的历史事实与现实的政治考量所作出的最后选择,也是评论当今香港问题的基本历史前提。[全文]
-
香港本土派崛起?只有国家才配得起民心二字
本土派势力日益壮大,一来在于抓紧了社会矛盾,二来利用了最为显而易见的现象——两地融合,建立相应的对抗符号。本土主义的瓦解应当依靠实际的、为香港群众带来福祉的措施,使群众的生活与国家形成利益纽带。我觉得,想要香港人心真正回归,建立国家观念(而不只是“中华民族”观念),这是绕不过去的一步。[全文]
-
不占中环,改攻香港区议会啦?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常务副会长屠海鸣指出,“伞兵”善于偷换概念,将“港独”理念偷换为“本土声音”,试图蒙混过关。其实,将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操作得最为娴熟的要属“伞兵”的精神领袖——“本土派”。[全文]
-
一年后看占中是不是“颜色革命”
一年前的今天,香港街头的悲喜剧正式上演。反对派打着“民主”旗帜,却发起了一场违背民意的占领闹剧。直到现在,香港的经济社会还承受着“占中”带来的恶果。但是,跟其他爆发过“颜色革命”的国家地区相比,香港要庆幸“占中”者的“失败”。[全文]
-
中央官员该如何叫醒装睡的香港人
基本法不只是香港法律,更是地位超然的全国法律,可以视为宪法的伸延。中央虽然可以管治香港,但是只能透过香港本地法律进行。这样一来,行政长官仍然完全受到香港法律约束,基本法亦已订明行政长官须向立法会问责,何来“皇帝”之说?[全文]
-
张晓明说的香港特首“超然”到底什么意思?
一国两制之下,香港的司法独立权,包括独立于中央司法机关的管辖,以及享有最终一级的终审权。这种拥有司法“独立”的地方制度在世界上绝对罕见,正是这种有异于任何一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三权关系,形成了香港拥有本土特殊特色的健全体制。[全文]
-
香港这个自由经济堡垒撑不住了?
香港经济能够摘得亚洲四小龙的桂冠,并非得益于“自由放任”,用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局长张炳良的话讲,“是因为当时内地不好,所以香港才好;也可以说是香港处于内地之边缘(及英国治下的政治隔离),才能在历史上找到自我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全文]
-
政改受挫后,香港社会发展前瞻
香港未来的问题还是经济发展乏力与社会贫富悬殊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由于反对派的处处制肘长期以来无法解决。如果香港政府在未来几年能够拿出魄力,摆脱反对派的阻挠,做出一两件真正能够解决香港普通民众的民生问题,香港民众将会重拾信心,社会还是大有希望。[全文]
-
比起香港政改,我更关心议员的钱袋
保住否决权,议员就保住了金饭碗和护身符。一旦政改方案通过,一方面泛民因为阻截不力,要面对选民的问责,另一方面新的选举办法向小党派倾斜,泛民很难翻身。而对建制派来说,政改通过与否只是得利大与小的问题,而不是有与无的问题。[全文]
-
“自由”香港PK“专制”新加坡
在香港你不会因为小学毕业没考好就被送到技工学校吧,新加坡呢?在香港你不会因为骂了哪个特首被追着告到倾家荡产吧,新加坡呢?在香港搞个国民教育你们还上街游行,新加坡逼着我们这群“歪果仁”也得上思想教育课,而且是从初中上到大学。然而……[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既然不认同中国人身份,哪来资格在中国香港竞选?”
-
林郑月娥:香港既是改革开放的贡献者,也是受益者
-
王振民:中共领导模式世界认可,反而有些港人是“花岗岩脑袋”
-
港反对派发"决议文"挨批:虽与"港独"切割,但有欺骗性
-
基本法委员:香港不适用西方政党制度 行政主导未发挥
-
中联办高官:国家需要时赶快做,现在香港政改的“村”过去了
-
中联办高官称未来5年不适合重启政改:想让香港变中东?
-
李克强向林郑颁任命状:今年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规划
-
林郑月娥当选为港特首人选 中联办祝贺
-
周末特首选举怎么看?李超人抛出一句神话
-
“占中”分子袭警入监 将与7警同狱?
-
曾荫权涉行为失当罪 被判20个月
-
特首选举提名首日 林郑月娥遥遥领先
-
国务院批准林郑月娥和曾俊华辞职
-
林郑今辞职 港媒:中央一批准就选特首
-
王光亚列特首四大条件 叶刘:我符合
-
港反对派民调:若有普选 7成港人支持一国两制
-
习近平:一国两制下无“港独”空间
-
“人大释法天经地义,否则就是纵容叛国”
-
媒体:人大亮剑,“港独”什么下场?
-
-
· 香港普选 ·
香港特首普选一直备具争议。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由1200人的选举委员会选出,中国国务院任命。目前已有三任,董建华、曾荫权、梁振英。梁振英任期至2017年,也就是反对派一直期望的普选之日。此前反对派一直煽动言论争取普选,2013年初他们发动“占领中环”行动,向梁振英施压。同年9月,英国政府插手香港普选。
-
这位香港特首候选人旗帜鲜明反港独
-
香港青年地铁痛斥黄之锋
-
香港警队招新 女生称是“占中”使其来报考
-
香港爱国组织召集人:我的脸书帐号为何屡屡被封?
-
有言如玉 | 英国选民根本不在乎香港
-
游戏中的百年香港
-
你们辩论政改,我看会儿金发女郎视频
-
汪明荃演唱会力挺香港普选 遭嘘声后唱《勇敢的中国人》
-
港星王喜在京说“你们中国电信”被斥
-
被警察父亲赶出家门3个月,香港占中女孩想回家
-
香港立法会成了豆沙包“战场”
-
香港壹传媒大楼及黎智英寓所均遭纵火
-
一而再再而三 他竟又成外媒“年度青年人物”
-
港媒:珠海海洋公园让香港倍感威胁
-
长毛“闯关”澳门 三地网友怎么看?
-
“师傅”罗家英力挺清场:天下太平了
-
占中人士被拘捕时的表情秀(图集)
-
清场“占中”(独家图集)
-
清场在即 占中者准备“狼牙棒”对抗
-
香港律师致信潘基文:请调查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