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芷渊:香港新班子获任命,旧面孔也能有新气象
关键字: 香港香港特首香港女特首林郑月娥香港特区政府香港特区政府新成员【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黄芷渊】
6月21日下午,穿上蓝色旗袍的香港特区候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率领集体戴上蓝色领带的三司十三局候任官员及五大部门首长,在香港政府总部会议厅的蓝色布景板前合影。这是香港特区政府换届前倒数第十天,林郑月娥的管治团队在中央政府作出任命后正式亮相。
作者供图
名单一出,外界纷纷说新班子没惊喜。但林郑月娥对此就这样回应:“无惊喜就是无惊吓啦!”布景板上有六个词:“创新”“互动”“协作”,“关心”“聆听”“行动”。林郑月娥在开场发言就提到,头三个词是新政府未来五年工作的座右铭,后三个是实践的目标。
对比前两任香港特首的核心团队获中央任命的时间:曾荫权是在2008年6月23日,梁振英则在2012年6月28日,即上任前3天。林郑月娥团队公布的时间比前两任特首都要早,不过,由旧面孔主导的新管治核心,能否实现林郑月娥提出的“管治新气象”?这个团队又有哪些特点?新班子第一次见记者,又阐述了什么治港理念?
公务员治港 经验丰富
“林郑月娥时代”即将到来,或迎来公务员主导治港的年代。
锐意展示“管治新风格”的林郑月娥,新班子以现任特区政府内部调任最多,其中三名司长及三名局长原职留任、由副局长升任及公务员转任的则各有四人。
香港政务官的特色是管理通才,从文书工作、接触持份者,到准备公众活动、推销政策均有所涉猎。他们会定期被派往各决策局和部门担任不同职位,制定政府政策。今天在处理房屋土地问题,明天可能就被调派处理教育问题。以林郑月娥为例,她在大学毕业后加入政府成为政务主任,其后三十多年曾在二十个不同部门岗位工作,以作风强硬见称,有着“好打得”的绰号。
新团队以现任问责官员或政务官为骨干,最大的优势就是熟悉特区政府不同部门的运作,管治经验丰富,执行能力强劲。林郑月娥形容:“获委任的每一位主要官员都是有心、有力、有承担,会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严格按照《基本法》 服务香港市民,是一支熟悉政府运作、拥有丰富行政经验的实干型团队。”
由此可见,这样的组合好处在于可以减少磨合期,相对更有利于各项政策有效推行。用林郑月娥的话来说,问责班子是多年的合作伙伴,减少了“开局”的问题。不过是否能稳中求变,寻求新气象,考验的就是新团队能否直面社会问题,凭藉锐意革新的思维,解构处理深层次矛盾。
另一方面,相比起专业界及商界人士,公务员自入职起就受到《公务员守则》及《防贿条例》针对公职人员的条例严格规限。起用公务员背景的人士做官员,更有助建立一个廉洁奉公团队的形象。
不排斥“民主派背景”
林郑月娥在参选行政长官时就提出,组班原则是“广纳贤能、用人唯才”,她在当选后更刻意与民主派打好关系,强调希望上任后改善社会撕裂的问题。林郑月娥形容,新管治团队会以“以人为本”作为施政原则,以“新角度、新方式、新手法”回应社会诉求,与民互动,并将定期落区,吸纳不同意见。
综观这次的新管治核心,最受瞩目的莫过于有民主派背景的前民主党成员罗致光。罗致光是这次唯一从体制外招揽入问责团队的局长,将担任香港劳工及福利局局长,负责落实推行各项有利基层及弱势社群福祉的重要政策。
这位香港大学的学者曾担任立法会议员,坊间有“智商160”的称号,立场温和理性,担任的公职包括:关爱基金专责委员会主席、扶贫委员会委员及策略发展委员会委员等。他的加入丰富了新问责团队的背景,被视为有助于改善沟通,加强与社会上不同派别人士的交流。
林郑月娥说,过去两个多月,先后与香港立法会议员进行了十多场会面,认为气氛良好,交流坦诚。她形容,新一届特区政府的大门为不同政治光谱背景的人士打开,相信这样既有利于集思广益,也有利于团结社会、修补撕裂。
不过,近年香港社会泛政治化,出现了一些新状况,特区政府施政也受到影响。林郑月娥强调,在贯彻“一国两制”、效忠《基本法》的原则上不应含糊,必须坚守底线。中央和香港人大都希望泛民在“一国两制”下加入建设香港的行列,成为建设性的力量。
作者供图
不回避“二十三条立法”
“议而有决、决而有行”这是林郑月娥对香港社会的承诺。她说,管治团队未来五年将用心聆听、与民共议,建设更美好的香港。
公务员出身的林郑月娥对政府运作面临的挑战自然非常清楚。如何重建香港人的信任?如何处理香港自回归后就存在的结构性政治矛盾?如何解决香港社会民生各深层次问题?如何增强香港青年人的国家观念、香港情怀、国际视野?如何重新定义香港在祖国发展及国际上的定位?这些都是新一届特区政府要面对的问题。
被问到是否会在任内推行《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时,林郑月娥重申:“二十三条立法是香港特区在宪制上的责任。大家看到世界各地发现很多恐怖活动事件,二十三条立法可以保障国家安全、保障香港和七百多万市民的安全。但由于过去我们曾尝试为立法而引起极大争议,所以我的立场是在任内需要努力创造有利立法的条件,才能够在香港社会处理这个议题。”
是新?或旧?或许重点不在于问责团队的面孔,而是治港者的思维模式能否创造“新气象”。行政经验丰富的公务员骨干新团队,有助于新特区政府稳步开局。一众候任官员能否以领袖的高度展现新施政作风、新政治思维,以旧人选、新想法为香港寻觅出路,大家都拭目以待!
此前香港东网制作的香港特区新政府21位主要官员名单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陈轩甫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41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5“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