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我用“gongfu”向西方解释中国哲学,路子一下打开了
在西方哲学面前,中国传统思想似乎只能以牺牲自己的独特性为代价来取得其作为哲学的“合法性”,故意用西方哲学的概念体系和学术规范去过滤和遮蔽自身的独特内容,以求得“哲学”家族的认可。[全文]
-
“国学热”有没有一个适当的度?
学习国学的目的之一是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老祖宗说的话有的是对的,但有的不一定对。我们应该把问题提出来,摆在桌面上,大家评评道理,让人们有一个自己思考、鉴别的机会。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应该是在充分反思基础上的认同。[全文]
-
只靠宪法和“普世价值”凝聚起来的国家是不稳定的
儒家的“天下”体系中是分等级的,有实力和责任感的国家应该成为领导者。但如今,美国已经明确放弃了国际责任。其实世界警察未必需要单一的国家来做,国家之间可以组成不同的联盟来负担起解决国际问题的责任,在竞争中总结出一套合格的国际警察规则来。[全文]
-
儒家和基督教都提倡要爱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基督教的“泛爱”思想和后来出现的“世界主义”有些类似,就是不去区分民族和国家地爱别人。但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基督教的“博爱”思想和“世界主义”的问题在于取意过高会适得其反,因为这并不是人自然的状态。[全文]
-
孔子是一个“进步的保守主义者”
在山东大学,每次有饭局都要按照“等级”来排序入座。最重要的两个人会坐在圆桌的两个顶端,客人和主人会夹杂着坐,如此一来每位客人都会有一个专门给他夹菜和倒酒的人,没有人会觉得在酒桌上受到了冷落。这成为了贝淡宁和汪沛写《正义等级论》的契机。[全文]
· 小口罩,大外交 -
新型中国民族主义的基石和粘合剂是什么?是儒家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共同应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挑战,儒学正是这一集体经验的思想结晶,这一属性使它成为民族的有效黏合剂。儒家民族主义植根于当今中国的国内发展情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同时又为这两者所需。 [全文]
-
筹建“孔子大学”,在曲阜师范工作的我们有话说
简单粗暴地将儒学研究“一棍子打死”,是一种僵化落后的认识。在孔子家乡组建“孔子大学”,不仅在情理之中,更是现实需要。而关于“考研基地”的印象,很大程度上也导致了社会各界对曲阜师范大学办学水平的误读。[全文]
-
这几个可能是被人误解最多的成语
中国人爱用成语,但是其实很多耳熟能详的成语都被用错了。今天我们来看看三个可能被误解最深的成语:无奸不商、愚不可及,及“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全文]
-
在中国,儒学到底算不算宗教?
儒学是不是宗教,这是一个古老的问题。作为一个延续几千年的政治-文明共同体,中国人当然有自己的思想信仰体系,但未必都可以被归类为“宗教”。古老的中华文明和伦理哲学比《圣经》和西方的基督教更古老,而且完全可以与之媲美,甚至更优越。[全文]
-
看不懂《易经》不要紧,先了解下这三“易”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中华文明中富有影响力的作品,如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老子》、佛家的《心经》,精妙而不繁琐,都不是长篇大论。不管论述的问题何等纷繁复杂,都应当加以概括提炼,这也是检验对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认识是否深入的试金石。[全文]
-
“弘扬传统”应避免排外主义和儒学宗教化
所以,中国传统的知识谱系从根本上来讲是实践主义、经验主义、历史主义的。它不是把彼岸世界放在第一位,而是人的现实生活放在第一位。中国从最早的《易经》开始,一直到今天中国共产党所坚持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根本特点。[全文]
-
“百代皆行秦政法”到底是什么意思
我们对历史的某些事件、某些制度、某些思想之所以关注,正是因为它对我们当下有所影响,法制也是如此。本文先从近代中国人对法制的思考谈起,然后回溯到先秦儒法两家对于法制和礼制的认识,最后再来探讨我们中国历代法制实践的一些得与失。 [全文]
· 儒法国家与曹操 -
大陆新儒家与新康有为主义的兴起
新一代“新儒家”更是力倡“回到康有为”,将康有为确立为现代儒学的鼻祖,鼓吹回归经学、重建经学、重修儒家经典、设立国学学科。这些“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对我们国家的政策制定、民间文化建设、学校教育的影响,是值得我们批判看待和保持警惕的。[全文]
-
哈佛大学生为何抢着上中国哲学课?
为何这么多哈佛大学本科生愿意花一整个学期的时间,研究几千年前的学者所提出的深奥的中国传统哲学呢?很多学生被Puett夸下的海口所吸引:“这门课将会改变你的一生。”上过课的学生则会告诉你,Puett说的没错。[全文]
-
中国政权合法性对世界的启迪
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验表明,检验一种政治制度质量的最终标准,应是看其能否实现本国人民所认可的良政善治。中国的经验最终可能带来一个极为重要的范式变化,即从所谓“民主还是专制”范式转为“良政还是劣政”的范式。[全文]
-
一个道士眼中的儒家“建制化”运动
作为道士,我谈儒家建制化可能有点奇怪,不过某种意义上道士是半个儒生,儒生的一半是道士。今天的“儒教”已经没有了传统上层建筑的承载,不过这没有阻挡一批“新儒家”们谋求当代儒家的建制化。那么儒学建制化的起因是什么?它存在的问题以及前景又会是怎样?[全文]
-
谁说中国模式将导向“美丽新世界”
数代西方人都在期盼某种时代精神降临,使社会生活在各个维度上达到平等。在他们眼中,“一人一票制”才是民主政治正统,“基层开展民主,中层勇于试验,顶层强调贤能”的“中国模式”则是异端。但其实支撑“中国模式”的“贤能政治”与中西方历史都有深厚渊源,它的魅力正在于此。[全文]
-
有独立自主的共和国,才有儒家复兴
建立一个自主的、独立的、能够对抗列强的一个新的国家,是所有人的焦点。谁能够解决问题,谁得天下。需要强调的是,在今天的世界格局中,真正自主独立的国家是非常少的,中国是极少数自主独立的共和国。这是今天儒家文明和中国价值复兴的基础。[全文]
-
儒家引导中国崛起?
现在我特别担心儒家复兴走到第三阶段,被冲昏头脑。非常简单粗暴的解释、非常美丽但是激进的诉求只能把儒家耽误掉。我希望这个政治的阶段赶紧过去,回到第二次学院阶段上,先好好地为往圣继绝学,先别着急为生民立命。[全文]
-
国家不需要向教授交作业证明正当性
新文化运动当年对传统的否定有多彻底,今天的“儒生”对新文化运动的否定就有多彻底。这样的“儒生”其实是新文化运动的“镜像”甚至孽种。它比新文化运动的正统传人更象新文化运动。因为它憎恨父亲对祖父的憎恨,所以一样是憎父者,更像父亲,而非祖父。[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澳媒:美国为什么不了解中国思想?
-
你过得好吗?洋教授用孔孟学说回答,成哈佛网红
-
三星太子遇“财阀克星”:孔子信徒 曾送两位董事长入狱
-
孔子故里山东建成9000多个乡村儒学讲堂
-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儒学融入现代社会"
-
前驻南联盟大使馆所在街道将命名为孔子大街
-
习近平的“儒生气质”表现在哪里?
-
《习近平时代》:一介儒生的文化情结
-
60多所学院被美国关停?孔子学院:纯属捏造
-
首家全国监狱“孔子学堂”在山东揭牌
-
光明日报:需要一支兼通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队伍
-
习近平传记俄作者:中国梦不屈从于普世价值
-
中国已建500所孔子学院 将逐步本土化
-
五届孔子和平奖仅1人领奖 被称闹剧
-
人民日报:儒家思想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提并论
-
俄撤销对孔子学院“外国代理人”指控
-
红旗文稿批苏马非马、以儒反马等思潮
-
山东招儒学高端人才 年薪可达40万
-
李克强详解大道至简:出自孔子非老子
-
高中生集体跪拜孔子
-
-
· 当代儒学 ·
9月24日,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孔子诞辰2565周年诞辰纪念大会并发表讲话。以国家最高领导人身份出席孔子诞辰纪念活动,这是共产党执政史上的第一次,引起国内外高度重视。一时间全国掀起回归传统的热潮。但尊孔并不意味“独尊儒术”。儒学作为中华历史文化的主干学派,将与其他思想流派融合,一同构建一套适合中国现实的话语体系。
-
微博用户配这图遭图片公司索赔1万 法院这样判
-
网友总结佛系三连,道儒法墨都坐不住了
-
台媒:说孔子是“外来文化”的人好意思过教师节?
-
学者提议设立儒学为一级学科?媒体:好比拿着刀叉吃中华料理
-
“如果这个教堂在曲阜建成,我这辈子就不去曲阜了”
-
河北人大代表提议:恢复县级以上“文庙”建制
-
南昌汉侯墓出土屏风 或改写孔子生年
-
历史上那些著名的师生决裂
-
越南8000万修文庙 民众抗议供奉外国人
-
复旦学生要驱逐本校教授 因其言语下流辱骂先贤
-
丁耘:不应像一些“儒生”那样彻底否定新文化运动
-
莫言为孔庙题字,左右顺序反了?
-
英反华团体拿孔子学院说事 称“收买英教育系统”
-
孔子嫡孙:鼓励高学历者生三孩
-
第五届“孔子和平奖”颁给了卡斯特罗
-
山东省长念祭文,写的啥?(现场实录)
-
孔子后人在台湾担任唯一的世袭官员
-
童之伟称用常识就能推断复旦在骗经费
-
孔子是不是真实人物也要研究?
-
最资深的微博控原来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