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人崇拜强者,如果你为了本国利益据理力争,谈判才能继续
面对美国这样一个长期抱有霸权思想的世界大国,你必须坚定不移捍卫国家利益、捍卫民族利益,为国家去争取最大的利益,同时在谈判过程中找到可以相互做利益交换的内容,彼此尊重,协作共赢。[全文]
-
“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增长可以保持在4.5%-5%之间
明年我们的经济增长一定在4.5%-5%之间,而未来“十五五”规划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信心保持一个4.5%-5%之间,在最后的“十六五”完成2035远景目标的最后五年可以留有余地。我们完全有信心实现2035远景目标。[全文]
-
中美经济对比,为什么还要看名义GDP?
世界各国在计算经济增长率时是计算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就是按不变价格计算,但在统计经济总量时是根据名义经济增长率,包括通货膨胀因素。而实际经济增长率的测算是剔除通货膨胀率因素,这才是真实的比较。[全文]
-
2023,二战之后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
俄乌冲突实质上反映了俄罗斯同北约的冲突,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冲突升级将导致二战后国际政治秩序的崩溃。回顾过去一年,包括美国、北约在内的国际社会对此也是有着基本的判断和认识。美国总统拜登多次表示,如果北约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直接冲突,这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是必须防止发生的事情。[全文]
-
全球经济面临两个风险,一个来自美国,另一个……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最近经过反复的博弈,他们暂时妥协,把美国联邦债券上限的截止期延至12月3日,同时把联邦债券上限在原来28.4万亿的水平上提升4800亿美元。但是届时美国能不能完成他们国内政治博弈?[全文]
-
各国会出于担忧把产业链撤回本国吗?事实是……
他们在中国开展的投资,如果转移回本国会受到一些政治压力。并且这些企业在中国盈利了,因此想继续在中国的业务,但他们希望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预期和人才政策上能够给予更多支持。[全文]
-
“美国要软化言辞,强硬的对华态度不符合利益”
现实没有那么积极乐观,拜登总统希望国会支持他国内的计划,国会对于中国的态度是敌对的,改变这些态度是比较困难的,但不是完全不可能,一个强硬的对华政策也不符合美国在东亚盟友的利。[全文]
-
我们将用“十四五”这五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020年中国GDP是14.6万亿美金,美国是20万亿左右,中国经济占美国经济规模的比重达到70%。美国人对此感到焦虑,我想也是可以理解的。[全文]
-
十多年过去了,有些国家已经忘了上一场金融危机的教训
现在国际社会面临的关键挑战在宏观经济政策,就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负利率,这是“二战”以后,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我们遇到的一个最大的、真实的挑战,但是很不幸,因为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阻碍,国际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受到了严重制约。[全文]
-
与其纠结7%,不如推动结构升级
增长7%左右是一个预期目标,在守住就业、居民收入底线和提升发展质量与可持续性的前提下,不必刻意去盯住中国经济增速和预期目标距离7%差0.1%还是0.2%。中国这么一个大国,经济如此之复杂,我们保持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