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光耀:中美经济对比,为什么还要看名义GDP?
最后更新: 2024-04-09 14:04:45一段时间以来,西方媒体一直鼓噪“中国经济登顶论”,宣称美国经济正在向好。中美经济实力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以什么作为对比标准?中国要想实现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信心在哪里,又该从哪里发力?
在3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大国复利:中国高质量发展与2035年趋势畅想》五国合作智库报告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中国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以详实的数据,回应了以上问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朱光耀发表演讲
精准研判形势,这对我们贯彻高质量发展,把中国经济持续向前推进,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关键,那么我们是基于什么样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实际发展状况来研判呢?我想有几个最基本的数据需要把握。
第一个基本数据,2023年全球GDP总值超过了105万亿美元,全球贸易总额47.1万亿美元,全球GDP增长了3.1%,但全球商品贸易额下降了8%。所以,我们既要看到发展也要看到挑战。2023年,中国在非常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实现了5.2%的经济增长,既然我们今天是研讨,我就要把数据说清楚。我们这个5.2%是实际增长,2023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126万亿元,它是基于名义的增长率,也就是实际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加在一起测算的,最终统计是126万亿人民币。
2023年因为美元利率持续保持高位,人民币兑美元是贬值的,全球其他货币对美元总体是趋弱的,自2022年3月以来,美国11次提高利率的情况下,美元基准利率持续维持在5.25%-5.5%水平上,美元汇率去年是强势态势。中国全年创造的126万亿人民币国内生产总值,折合成美元是17.9万亿美元。美国仍旧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去年GDP规模27.37万亿美元,中国以17.9万亿美元的规模,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大家都清楚,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去年发生了变化,德国第一次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3年德国经济实际增长率是-0.3%。为什么在负的实际经济增长情况下,德国经济总规模还能够超越日本,原因的关键是汇率的变化,也就是日元的汇率在2023年大幅度贬值,到现在日元仍旧在1美元兑150日元这个历史的低点徘徊。
1978-2023年中美两国GDP规模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WIND)
1992-2023年中美两国GDP季度同比增速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美国经济分析局、WIND)
当然,日本中央银行也在采取措施。我想我们对全球金融市场动向要密切观测,重点就是密切观测美联储的政策调整,欧央行的政策调整,也要重视日本央行的调整政策。自2023年5月将利率提高至5.25%-5.5%的水平上,美联储在此之后的多次例会上按兵不动,已经保持了10个月之久。
持续维持5%以上的利率水平,对美国财政部的国债利息支出是巨大压力。但是今年2月份,美国通货膨胀率是3.2%,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是3.8%。所以,目前看美联储降息的余地不大,美联储也处在非常犹豫的状态下。
欧央行是在2022年10月开始调高利率,从原来-0.5%调高到了目前的4%,也就是调升了4.5个百分点,其下一步行动,首先取决于欧元区通货膨胀的数据,同时欧央行也在观测全球金融市场的动向。
3月份,日本进行了8年来第一次利率调整,将基准利率从负0.1%调到正0.1%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取消了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控制曲线,原来的国债收益率控制在正负1%,也就是十年期国债最高收益率不超过1%的水平,现在日本央行取消了这个限制,但其实还是非常谨慎的,没有退出央行购买国债的政策,日本央行继续购买日本国债,只是不再用收益率曲线的控制方法,控制收益率的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
我请大家注意的是,日本央行现在持有日本政府发行国债的60%,美联储也持有美国政府发行国债的18%。这两个央行现在面临的挑战实际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主要发达国家在利率政策调整方面怎么变,前提是我们的政策要立足于中国经济,立足于中国高质量发展这个基本的出发点。
在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背景下,中国经济2024年要实现5%左右的增长,并且在这个基础上,中国要制定《第十六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第十七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这也就是把我们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同2035年之前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统筹结合起来。
2020年10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主持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两个重要的政策文件:《第十四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2035年远景发展目标》的核心要义就是2035年中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文件同时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届时中国人均GDP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什么是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当前全球总经济规模为105万亿美元,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第二位,为17.9万亿美元,2023年人均GDP12690美元,也反映了“十四五”前三年我们发展取得的成就。
“十四五”对中国是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发展阶段。“十四五”的第一年也就是2021年,中国GDP总产值首次超过了100万亿人民币,中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我们讲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民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意味着我们要在2021年的基础上人均GDP要翻番,也就是从1万美元到2035年达到2万美元以上的关口。
这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更是一个光荣的历史使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造福,让中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宗旨,而且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暴雪国服确认回归,仍与网易合作
2024-04-09 11:5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知道的是韩国国会选举,不知道的以为是真人秀
2024-04-08 20:33 三八线之南 -
油价冲击100美元/桶,美国压力山大?
2024-04-08 18:32 观网财经-海外 -
阿里云把价格战打到美国,海外最高降价59%
2024-04-08 18:17 观网财经-科创 -
黄金加速疯涨,是因为美联储搞砸了?
2024-04-08 18:15 观网财经-金融 -
“腾讯云崩了”上热搜,官方:正在紧急修复中
2024-04-08 17:06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世茂集团被提出清盘呈请,全天下跌超18%
2024-04-08 17:03 观网财经-房产 -
阿里海外“一号工程”曝光,华为、联想等已加入
2024-04-08 16:2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被美国法院禁止在全球销售对讲机,海能达跌停
2024-04-08 11:35 观网财经-科创 -
上海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服务中心启用
2024-04-07 20:29 -
鸿蒙跨越“生死线”,已有超4000原生应用入局
2024-04-07 1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央行连续第17个月增持黄金储备
2024-04-07 17:48 观网财经-金融 -
存款利率又降了!多家银行已官宣
2024-04-07 10:44 -
董事长联手高管对抗海信,科林电气爆发控制权之争
2024-04-07 09:32 观网财经-科创 -
蔡崇信反思阿里过往:忘记了真正的客户是谁,没有给他们最好的体验
2024-04-05 21: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男生遭霸凌跳楼身亡?杭州当地通报调查结果
2024-04-04 08:23 -
男孩造句“想当农发行行长继承家产”,家人身份披露
2024-04-03 21:35 观网财经-金融 -
大模型给你的答案,也要插入广告了?
2024-04-03 16:49 观网财经-科创 -
两部门发文,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
2024-04-03 16:41 观网财经-汽车 -
六大行存款一年多了14万亿,相当于每人多存1万
2024-04-03 15:37 观网财经-金融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