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
关键字: 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汪晖人文清华演讲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学科学科分布中国人文学科诞生过程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也就是现代大学跟传统知识、跟传统之间的关系怎么解释?人文学科的形成、人文学科作为一个关于世俗的人的知识,在现代中国的含义是什么?我讲的是这个。
第二个问题,我要把现代人文学科形成的两个前提放在一起来讨论。
第一个前提是,现代的人文学科是在与科学领域的支配地位的博弈中诞生的,既深受现代科学方法的影响,又力图证明自身不同于科学及其方法的自主位置,要强调自己的自主性。第二个,现代人文学科是在东西碰撞和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中产生的,它的学术分科深受欧美大学学科分布的影响,也与现代国家或者民族国家的自我叙述密切相关。
开始我们说过,现代大学的诞生,对于富国强兵、科学技术的要求非常高,它的学科的形成,事实上跟科学观念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科学”这个词的形成,一直到大概20世纪20年代前还是不稳定的,有时用“科学”,有时用“格致”,还有时用“格物”,等等。
“科学”这个词最早的翻译,由西方语言的“science”变成中文的“科学”,最早是1874年。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叫西周,当时日本有个杂志《明六》杂志,是日本近代知识启蒙的刊物,西周在这上面翻译了英国一个百科全书的内容,其中他大量使用汉字和词语,来翻译西方的文字、概念,其中就把science翻译成了“科学”。
科学是什么意思?是分科的专门之学。而西周知识上所受的最大影响,是欧洲的一个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他的五科分类,把整个知识分成五大类,天文学、格物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孔德的方法就是实证的方法、归纳的方法。也就是说,这是自然科学的方法,但可以贯穿到所有的知识领域里面去:伦理的、道德的、审美的、情感的领域,和我们观察其他自然事物一样,都可以采用科学的方法。
所以,科学这个概念在当时是一个总体的概念,里面并不区分出严格的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的分界。在同一个时期,如康有为编的《日本书目志》,或像严复等人建立的知识谱系,大致都如此。他们认为科学的方法可以囊括所有知识领域,无论是关于自然的、社会的,还是人本身的,都可以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解决,所以没有严格的分野。
但是一个新知识的时代在取代了旧世界观的时候,没有自己的灵魂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日本明治时期,西周所建立的整个知识谱系,是要把所谓的统一观、或者哲学作为科学的科学提出来。也就是说,一个按照实证程度排序的金字塔式知识分类和结构中,最高一层是形而上学,是统一观,是哲学,它来指导整个知识系统。所以,人文这个跟形而上学、哲学有关的领域,是凌驾于整个知识之上的。
晚清时,近代中国的翻译大家严复,一个带有启蒙色彩的思想家,也建立了类似的知识谱系,他用中国传统的天、地、人三层结构来构筑知识的谱系。位于这个谱系最高地位的,有点像西周说的形而上学或者统一观,是他所说的玄学,或者是“炼心制事”之学;以后他又把玄学替换为群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社会学,但是这个社会学不是作为一个学科的社会学,是作为安排整个人类世界知识谱系之独特灵魂的社会学。所以最高层或者是玄学,或者是群学,中间层是农学、兵学、航海、机械、医药、矿物,底层是算法、化学、电学、植物,是这样一套知识的谱系。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传统世界观、包括对传统学制的冲击,首先来自于关于自然的知识。依靠实证的知识建立了自己的科学的世界观,来替换传统的世界观。所以,科学在这时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知识,而且是一种信仰、一种价值。所以,鲁迅先生在1907—1908年的时候,曾经说这是科学的宗教。科学取代了旧的神学,已经像宗教一样变成了我们价值和方法的来源。
- 原标题:人文清华丨汪晖:科技变革时代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李泠
-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评论 447“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评论 126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336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91“果然,中国说对了” 评论 273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