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经:越陷越深的美债危机,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迎来大爆发
最后更新: 2020-07-03 16:01:05【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陈经】
2019年5月,笔者在观察者网发表了《从克林顿到特朗普,美债危机详解》一文,指出了美债存在严重危机,不少读者关注。但当时只是理论性的探讨,一般认为危机爆发还早。笔者也只是大着胆子看到2025年,还要个五年,具体怎么爆发也没说。
没想到,转到2020年,百年一见的疫情席卷全球。美国确诊人数至6月24日高达2338275例,累计死亡病例121119例,是世界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特朗普政府犯下种种大错,检测、隔离、治疗等行动迟缓,导致疫情失控。但面对股市大跌、失业暴增、公司破产的危机,美国快速推出按人发钱、大幅上调政府开支、美联储无限量QE等财政货币政策,力度让人目瞪口呆。
发生了重大危机,各国多少会有些财政货币政策帮助有困难的民众与企业。但这次美国政府做得特别过分,毫无心理负担、随手就搞出几万亿美元花用的架势,让人看了心里发毛。
从每年的美国政府年度预算看,各届美国政府其实有改善美债指标的长远计划,对十年后的各类经济指标都有规划。而实际表现却往往与这些规划相差甚远,受到种种“干扰”无法实现目标,指标总体走向恶化。
新冠疫情这种罕见的重大事件,让本就不甚健康的美债指标,再度加速恶化。这也让笔者本来模糊的危机爆发预期,变得有现实意义了。
另一方面,种种关于美债体系指标的讨论,往往有些误解。常见的是定义混淆,说的国债不知道对应的是哪个数字。国债高到什么程度会出问题,也比较迷糊。如常见的说法,“国债占GDP比例”超过100%或者150%会出问题,比较大而化之,缺少细节。
本文根据美国历年政府财政预算,搞清楚定义,仔细分析美国国债的演变,进行定量的细致讨论。例如,在厘清定义后会发现,讨论美国国债与GDP的比例,用数字小一些的“公债”(约18万亿美元)比较合适。如果用National Debt总额23万亿来估计,就与美国历史不太适合。
美国历年财政赤字
上图是美国从1900年开始至今的财政赤字演进图。在1970年之前,赤字是不常见的。但之后就成了常态,而且数值越来越大。政府有赤字,就需要发行等量国债补足开支。这些数据都会体现在政府预算中,美国政府预算的演化很有意思。
美国财政年度是从上年10月到本年9月,如2020财年是从2019年10月1日到2020年9月30日。总统会代表政府在上年的2月或3月,提交下年的财政预算,由议会审议通过。中间会和议会讨论,如5月又提交一个修正版。最新的2021财年的预算,特朗普已经在2020年2月提交了。虽然2020年底就是大选,总统可能换人,但是2021年预算还是按惯例由特朗普做。
议会审议通过了预算案,政府就得到法律授权,可以将预算中的钱花出去。通不过就扯皮,甚至政府关门,不是没钱,而是没有花钱的权力。不管如何,美国政府总能搞到足够的钱。常态是支出多于收入有赤字,就由财政部发国债补足。但是发债有个总额上限(Debt Ceiling),需要议会批准,不批就发不了债。议会需要保证美国政府不乱花钱,有财政纪律。
一、克林顿“2013年清偿公债”的路线
克林顿扭转了公债占GDP百分比滑向深渊的趋势(图表摘自2001年美国政府预算)
议会最看重的财政纪律之一,是公债(public debt)占GDP的比例,不能超过70%。在2008年之前100年,除了二战的特殊时期,美国都严守这个“铁律”。克林顿的历史功绩,就是将美国国债占GDP比例从要突破70%的轨迹中拉了回来,降到了40%以下,未来轨迹甚至要清偿公债。
2000年2月,克林顿8年总统任期最后一次,提交了2001年预算案,文件长达421页。这个文件充满了激情澎湃又严谨扎实的行文,以无可辩驳的漂亮经济数据,严正申明了美国政府对于财政纪律的敬畏。光看标题就充满了浩然正气:“成功建立于财政纪律之上”、“面向21世纪增强竞争力”、“恢复对政府的信任”。
推出这个文件的美国,是有充分自信的,理论自信、实践自信,甚至还离奇地显得较为自律。要美国政府文件都有这水平,还真能算得上“灯塔”。克林顿说:
我们艰难地选择了削减赤字、平衡预算的道路。一年年,我们拒绝了政治上有吸引力、但经济上不明智的减税政策诱惑,因为这会让我们的承诺(减赤)走向反方向。过去两年我们努力还债,让国债规模减少了1400亿美元,历史最多。我们终止了赤字,打开了通向新时代经济机会的大门。缩减国债就意味着减税,让美国家庭受益非浅。这说明,严守财政纪律就能帮助每个美国家庭。
美国2001年政府预算与国债预测表
1999年,美国国债余额(National Debt或者U.S. Debt)5.606万亿美元,绝大部分是财政部发行的。按持有人分成两部分,一类是“公债”(Public Debt),持有人是社会公众、机构、外国政府,其中还有美联储。另一类“政府间国债”(Intragovernmental Debt),持有人是政府内部部门,如社保基金、联邦退休基金。这些政府基金收了民众的养老钱,就搞些稳健理财收利息,买财政部发的国债说得过去,比放着不动要好。1999年美国公债3.633万亿美元,政府间国债1.973万亿。有时人搞不清定义区别,“国债、公债”混着用。其实国债比公债大不少,区别还是不小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武守哲 
-
浪潮“惊魂48小时”
2020-07-03 13:52 上市公司 -
恒大上半年合约销售额和累计回款均创历史最高
2020-07-02 13:11 中国房市 -
万科董事会大换血,深铁3席位全换人重申“不干预”
2020-07-01 17:12 上市公司 -
“光刻机第一股”冲刺科创板
2020-07-01 14:55 上市公司 -
纽约金破1800美元创8年新高,中企频繁海外拿矿
2020-07-01 13:44 黄金游戏 -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录得51.2 为今年以来最高
2020-07-01 09:56 中国经济 -
移动、联通、阿里、网易等在浙成立互联网交换中心
2020-06-30 17:12 上市公司 -
“港版国安法”将至,港交所股价小步快跑
2020-06-30 11:48 股市 -
国药新冠疫苗已具备紧急接种条件,有央企组织人员自愿接种
2020-06-30 10:52 上市公司 -
波音首次试飞获批大涨14%,道指涨近600点
2020-06-30 07:41 美国经济 -
激烈内斗后,Arm中国董事长首度公开亮相
2020-06-29 15:00 上市公司 -
与陈薇团队合作,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
2020-06-29 10:19 上市公司 -
中石化出资成立风险管理公司,目标“大宗商品投行”
2020-06-28 16:55 上市公司 -
加码智慧城市,科大讯飞5000万在芜湖成立子公司
2020-06-28 16:24 上市公司 -
耐克巨亏56亿后宣布裁员,分析师:在华销售仍然强劲
2020-06-28 12:34 上市公司 -
疫情下的成绩单:销售回款近3000亿,回购1.88亿股
2020-06-24 18:12 上市公司 -
超算500强日本登顶,中国最高仅排第4,怎么回事?
2020-06-24 15:23 上市公司 -
“芯片乌龙”致股价飙升后,中兴通讯遭大股东减持
2020-06-23 17:09 上市公司 -
央行在港发100亿央票,利率2.21%认购超发行量3.4倍
2020-06-23 15:48 金融圈 -
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开工,规划月产能20万片
2020-06-22 16:11 上市公司
相关推荐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24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178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29伊朗港口大爆炸已致28死,与导弹燃料有关? 评论 71美国电商哀叹:关税不能这么高下去,太多人撑不过去 评论 117最新闻 Hot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扎心了!日方送特朗普礼物,中国造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
“订单量暴跌,美国进口商巴望着和中国达成协议”
-
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
驱逐4岁患癌儿童,“边境沙皇”辩护:没啊,只是驱逐了他们妈妈
-
1.9万元港币现金遭调包,海南酒店方致歉
-
“就算美国从第三国进口,兜兜转转,绕不开中国”
-
申强履新靖江市委书记,前两任均落马
-
特朗普:泽连斯基现在更加冷静,更想达成协议
-
中纪委点名通报三河牌匾改色事件
-
小特朗普使坏:选美国,别选中国
-
原来,关税战前美国经济就已“步履蹒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