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对话陈思诚:这一次,我想撕开“文明”的虚伪
作为一个文艺创作者,你需要特别敏锐、敢于撕破这个世界所有的虚伪直抵要义。喜剧片也好,剧情片也好,悬疑片也好,外面的那个包装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想表达的核心是什么?[全文]
-
《封神2》的剧本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哪?
《封神2》的剧情从剧作上来讲比第一部更集中、更精炼也更准确,在叙事的紧凑性来说是超过第一部的。问题出在哪里?[全文]
-
《哪吒2》破百亿了,我们都参与了这个大项目!
电影成功背后,是中国动画天团的“托举”。在技术爆炸的时代,一帧一帧追求极致的中国动画人透过银幕传递的东方神韵是特效时代审美的“魂”。[全文]
-
《哪吒2》《唐探1900》都在讽刺它?
从对美军描写的变化,对“美国梦”的解构,再到2025春节档两部头部影片不约而同出现的隐喻和讽刺……在中国电影发展进程中,两国各自社会的巨大变迁,以及中美关系从对抗、接触到蜜月期再到合作与竞争共存的不同阶段,同步通过中国电影中的美国形象投射了出来。[全文]
-
《封神2》到底在忙什么?
主题模糊、感情线突兀、人物成长停滞、特效拉胯……正因为第一部靠着口碑发酵实现突围,第二部的大乱炖才让人惋惜。[全文]
-
上映两天坐稳“冠军”?《哪吒2》凭的是什么
不否认《哪吒2》还有不足之处。总体来说,这部春节档电影质量上乘,并没有辜负观众们的等待。[全文]
-
“史上最强”春节档,蓄势待发
《封神2》商周神魔大战;《哪吒2》哪吒挑翻东海龙宫;《射雕英雄传》对阵成吉思汗;《唐探1900》是乱世中的美国黑帮大混战;《蛟龙行动》则是现代海军的较量。各路人马集结可谓是“无大战,不春节”的意思。[全文]
-
2024年末,八问中国电影
2024年末,有八个问题留给中国电影。[全文]
-
《好东西》,要不要看?
继顾秋妍(《悬崖》)、张桂梅(《山花烂漫时》)之后,演员宋佳似乎迎来了新的“人生角色”——电影《好东西》里的沪漂单亲妈妈“王铁梅”,借此在内娱开辟出一条“有安全感的妈妈”赛道。[全文]
-
《解密》的挫折,不只属于这部电影和陈思诚个人
客观公允的评价,更有必要了[全文]
-
只要中国市场能接纳,好莱坞可以一直持续反思
以前,我们院线是靠海外片来“输血”的,什么时候吃不饱就进两个美国大片,这一个月就缓过来了。现在好莱坞最赚钱的电影都已经来到中国市场了,但可能真没有这么多好的、能在这里赚到钱的填满中国的银幕了。[全文]
-
很多创作者跟不上民族复兴的脚步,甚至逃离了现场
你让他写长征,他就只会写爱上一个女人,跟着队伍走,莫名其妙走完了长征的故事。你让他写谍战的,他也是写爱上一个女人,就放弃了党国的高官厚禄,成为了我党的地下党,偷各种地图。[全文]
-
很多电影人拍了一辈子电影,仍旧不知道观众喜欢什么
有人困惑,很多电影人拍了一辈子电影,观众喜欢看什么难道不知道吗?确实真的不知道。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市场是什么样子,观众爱看什么,其实全都是错的,或者说偏差很大——时代在变化、受众思想在变化、中国与世界关系也在变化,但他们都没有感觉到。[全文]
-
笼罩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的几朵乌云
中国已经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电影票房市场和全球第一大电影放映市场——大厦已落成,但根基似乎并不稳定,在诸多庆贺中国电影票房成绩“喜人”的总结中,或许需要抬头看看笼罩在中国电影市场上空的几朵乌云,听一点“逆耳”的声音。[全文]
-
盘点2023中国电影市场:“社会情绪”是把双刃剑
它也可能被利用成急功近利收割快钱的利器,包装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话术修辞,落在一些更含混也更廉价的表述里:励志、和解、成功、亲情羁绊……见筐都是菜。[全文]
-
翻拍《你好,李焕英》,好莱坞需要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无疑,我们一直在呼唤和等待一段更深层次的对话,一种更加举重若轻的反渗,一个可以调动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哲学去解答美国瓶颈的新周期——不再是“你好厉害,我愿意看你打”,而是“你好有道理我想听你说说话”。[全文]
-
告别这个“文化庸俗”的时代,影视圈需要一场左翼运动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现在我们的影视圈应该再有一场“左翼运动”来刷新一下当代影星的精神面貌。别的不说,有时候我恨不得给现在的明星办一个“写字班”,帮助他们加固一下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全文]
-
“任何时代,都应该是女性题材电影的好时代”
作为创作者不管你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把自己所理解的人生,自己理解的世界,自己对电影语言的一些独特的表达,男性还是女性的区别不是最重要的。对于女性的创作者,我的建议是,勇敢地去创作,把你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就可以了。[全文]
-
好电影是“国家脸面”,更需要有好的“生态环境”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脸面”,也就是说,电影能够以最直观的方式反映国家综合能力的整体性发展。《流浪地球2》印证了这句名言。既然如此,我们希望电影的价值与使用价值达成均衡,希望电影行业能形成这样一种生态:市场会回馈既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而不是仅仅回馈带来最大利润的电影。[全文]
-
《满江红》是靠这些“夺冠”的吗?
这个故事本身基本接近于一镜到底,从头到尾就一直跟着这个人,而且是实时的,剧情跨度是一个多时辰,整个电影也就是两个多小时,情节密度也更高。所以我说这是实验性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冒险性,也可以说是我们的一个创新。[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奥斯卡评委喊话饺子:我会投票!
-
破80亿!
-
破70亿!2025春节档电影票房再创新高
-
破60亿
-
2025中国电影票房暂列全球第一
-
百花奖获奖名单公布,朱一龙、马丽获最佳男女主角
-
华谊兄弟10亿买来的冯小刚公司股权,如今3.5亿卖掉抵债
-
炮轰《抓娃娃》是低质强碱性搞笑片?陆川回应
-
国家电影局:影片赴境外参加电影节(展)前须履行备案
-
端午档远低于市场预期,这些片子能让暑期档热起来吗?
-
影史新高,78.44亿!
-
春节档票房,突破70亿!
-
春节档票房破30亿
-
大年初一总票房破13亿
-
于和伟对话《坚如磐石》观众:别带偏了,黎志田还是坏人
-
国庆消费前瞻五|12部国庆档电影齐聚,业内预计整体票房将超40亿
-
“东北+悬疑+命运书写”是国产剧爆款秘诀?他说…
-
浙江一影院因“偷票房”被罚没14万余元
-
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定于6月9日开幕
-
《流浪地球3》将于4年后上映,吴京刘德华相约拍至5集
-
-
· 中国电影 ·
2012年末,一部3000万制作的小成本电影《泰囧》意外收获10亿票房,再次引发舆论对当代中国电影发展的讨论。今天的中国电影,似乎不靠明星就很难赚钱,票房惨败的导演责怪体制,电影圈内怨声载道。急到一时,甚至开始责怪观众的品味不够格调。那么多人哀叹电影叫好不叫座,可能就是不够好。一些学者直接哀悼:“中国电影已死”。
-
春季档期能靠“她们”盘活吗?
-
金鸡奖即将揭晓,华语电影“三金”已洗牌?
-
“这是中国故事,不是英国人视角”
-
“不要一心奔着‘出海’去拍电影”
-
“中国这类影片太少,希望张艺谋抓住《三体》精髓”
-
徐峥回应“出国转移8.2亿资产被冻结”
-
《流浪地球2》在俄首映,俄总统助理:我们要多看中国电影
-
专访《流浪地球2》主创:背靠深圳,我们成了好莱坞“平替”
-
专访郭帆:没想到观众能破解这个秘密,太神奇了!
-
眼前一亮,这竟是初中生做的…?!
-
导演郭帆人民日报撰文:强盛的国家才能托举起强大科幻产业
-
《满江红》片方:不再起诉其他“造谣者”
-
《满江红》官博连发数条回应争议: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7年死磕,但离“大圣”还有点远
-
大年初一电影总票房突破16亿元
-
首次曝光!《流浪地球2》憋了个大招
-
上海将启动观影惠民季,每张电影票立减20元
-
《流浪地球2》这一幕被纠错,导演:感谢,马上改!
-
国家电影局:联合平台发放1亿元观影券,挖掘农村电影消费潜力
-
《红海行动2》已备案,林超贤任编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