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巴山轮会议
三十年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聚集重庆江畔。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即后来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下属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在“巴山”号轮船上召开。三十年后,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与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纪念“巴山轮会议”三十周年座谈会暨2015年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再次由重庆出发。相比莫干山会议,“巴山轮会议”虽不为公众所知,却对中国经济影响深远。很多个关于改革开放的三十周年纪念过去了,“巴山轮会议”三十周年纪念看似是最晚的一个,却又可能是最实际的一个。三十年前的主题是怎么调控宏观经济,今天的主题则是怎么在新常态下调控中国宏观经济。
-
世界经济新常态是“宅”出来的?
强时间属性消费品(如电视、游戏、网页浏览、网络视频)的生产技术进步及随之而来的低价格,造成人们分配更多时间给此类消费。在一般均衡中,劳动时间降低,其他消费品需求不足,投资放缓,经济停滞不前。这些正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表征。
-
加速结构改革,摆脱中国经济短线看盘时代
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008、2009年,2012年以来经济进入了下行通道。但经济并不是直线掉下来的,把2012、2013、2014年切成三份,明显地看到在经济下行的过程中,每一年都出现了一个小周期:危机-反应-好转-自满。要摆脱这样的循环,就需要改革来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
理解中国|不是裙带资本主义,是特惠制度
华盛顿共识背后就是普惠制度。普惠制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一个发展中国家建一个好的普惠制度,这是非常困难的。制度建设是要花很长时间做的,改革、推进有很多困难。这也是为什么往往西方经验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都玩不转,水土不服。
-
除了救股市,中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如果我们看未来5-10年,比较确定的是会看到五个趋势:城市化、老龄化、新一轮技术革命、环境及资源压力越来越大、气候变化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国际政治方面,会看到地缘政治的回归。那么,我们如何去解释上述趋势,又该如何应对呢?
-
储蓄和投资已经降了,该说说更总体的改革方案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们有6亿人摆脱了贫困,这在世界发展史上是少有的。中国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日本,现在是日本的两倍多。中国人均GDP改革开放初期只有190美元,去年已经达到7500美元,哪怕最反感中国的人,都会承认中国过去取得的成就。
-
欧美债务危机教训对中国的启迪
新巴山轮会议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何帆、乔虹、宋铮、金刻羽等中青年学者担纲主持与讨论工作。金教授发言主旨在于欧美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迪,内容事关长短期资本期限错配,逻辑缜密:我们不要忘记在常规情况下资本流动的益处,而不只是专注于经济情况糟糕时的风险。我们也不要忘记,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从廉价劳动力转向廉价资本模式。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成果多?听起来很美
我看了些美国媒体报道,好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达成了300多个成果,但这其实都不是很重要,我们并没有在大问题上找到解决方法。到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都在发起一些倡议,但两者经常相互矛盾,我们现在处于非常为难的十字路口。
-
-
资讯 Information more
-
日本对华友好经济专家希望中国做什么,看这篇就知道了
速读责任编辑:朱八八
“虽然我的中文水平很低,但这是中国,我想用中文来讲。”在刚刚结束的新巴山轮会议上,日本经济专家漱口清之坚持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重视。在6月30日上午的分会中,各方专家讨论了中国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议题。到底哪种国际化的战略最适合中国?中国又将面临哪些风险,又该在未来如何应对?漱口清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他对中国经济持乐观预期,但这位日本经济专家认为,中国如果想保持经济稳定,那第一就是要推动结构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全文]
-
新巴山轮会议| 地方债不严重,要关心的是企业有没有借债进股市
速读责任编辑:王一鸣
正当“股债”成为全国热门话题的时候,新巴山轮会议聚焦金融系统债务问题。银监会特邀顾问、前工行行长杨凯生,人民大学宋晓求教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等都谈到这个问题。杨凯生认为地方债务相比国际平均水平并不高,风险可控。要关心的是企业融资太依赖银行。借了银行的钱去做什么,值得关注。[全文]
-
形势不大好,世行专家在中国说了啥
速读责任编辑:李晽
本周三,路透社报道称,世界银行发布关于中国经济的最新报道,再次对中国的金融监管提出批评,且措辞严厉。恰逢中国A股股市指数动荡,世行在这个时间点上的批评被放大,引起了不少舆论关注。与此同时,在7月1日结束的“新巴山轮会议”上,刚好有两名世行专家发言评论中国和世界经济。[全文]
-
中国建议提高储蓄 美对华专家:华盛顿可能不会采纳
速读责任编辑:马雪
6月29日,在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领衔主办的“新巴山轮”会议上,与会学者不约而同讨论起中美的投资与消费率。与多数学者从需求的角度谈当下世界经济状况不同,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巴瑞·诺顿教授从供给的角度谈中美经济。诺顿教授称中美劳动力供给严峻,但华盛顿主流决策者可能不会采纳中国的增加储蓄建议。[全文]
-
影响中国宏观经济30年的“巴山轮会议”又召开了
速读责任编辑:林西
三十年前,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站在重庆江上看着江水。他们不是为了赏景旅游,而是思考中国经济的未来。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即后来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讨论会”在“巴山”号轮船上召开。三十年后,由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世界银行联合举办的纪念“巴山轮会议”三十周年座谈会暨2015年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再次由重庆出发。[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