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俞宁:世界经济新常态是我们“宅”出来的?
关键字: 新常态经济新常态巴山轮巴山轮会议世界经济新常态宅家里蹲GDP【1985年在“巴山”号轮船上召开的“宏观经济管理国际研讨会”为其后三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近期,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和世界银行,联合举办了“纪念‘巴山轮会议’三十周年座谈会暨2015年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只期“再聚国内外宏观经济研究精英,共同研讨破解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和改革的难题”。本文是会议最后一个发言者、埃默里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俞宁的发言稿(观察网余亮帮助整理)。
发言针对近期国际宏观形势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具体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背书了萨默斯、克鲁格曼等著名经济学家支持的“世界经济新常态”提法,即世界经济已积重难返高增长的“旧常态”。经济潜在增长率的下降——而非暂时性的经济危机——为此转变之根源。俞宁指出,强时间属性消费品(如电视、游戏、网页浏览、网络视频)的生产技术进步及随之而来的低价格,造成人们分配更多时间给此类消费。在一般均衡中,劳动时间降低,其他消费品需求不足,投资放缓,经济停滞不前。这些正是世界经济新常态的表征。以下为发言内容。】
感谢曹文炼主任给我这个珍贵的发言机会,让我能向前辈老师们请教一个关于“世界经济新常态”的新假说。世界经济新常态的核心是“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持续走低。经济潜在增长率,好似轮船的正常航速。船长可驾船快速或慢速航行,实际经济增长率亦可高于或低于经济潜在增长率。世界经济新常态,形象地说,是世界经济这艘大船的引擎出了问题,船长束手无策。
那世界经济的引擎出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新假说,关注的是供给,特别是劳动供给。
一般的宏观模型二分人的时间:或者用于工作,或者用于休憩。这种简化忽视了消费也需要时间。事实上,许多消费有很强的时间属性,例如电视、游戏、网页浏览、网络视频这些时间杀手。我们看筷子兄弟的《小苹果》MTV,看一遍用掉六分钟,一百遍用掉一天。近期的技术进步使得强时间属性的消费品价格快速下降,甚至免费,对劳动力供给形成了非常大的压力。
首先,工人的劳动时间下降了。举例来说,以前农民工一天工作12个小时以上,但是现在只愿意工作8小时。究其原因,以前,他们来城里的唯一目的就是赚钱,出去消费,餐厅、KTV的价格都让他们难以承受;现在,年轻的农民工几乎人手一部智能手机,8小时外可以打游戏、读小说、聊微信。
其次,劳动时间即使不变,有效劳动时间也下降了,因为工作中可以分散精力的因素变多了。很多人上班都看网页、炒股票。更有甚者,据相关报道,英国议会大厦电脑年登色情网站30万次,平均每天超过820次。
再次,这些科技进步,不但使工人人均劳动时间下降,还会使劳动参与率下降。失业人口的日子变得好过,他们自然而然便不想工作了。中国出现了很多小孩上的就是“家里蹲大学”,在家里“宅”着,反正爸妈做饭时添把米就行。
劳动供给的下降也会影响到技术进步,比如我有一个朋友,他在中科院的数学研究所,他说过去每天能收到一筐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现在一周都收不到一两份,“生意”变差了许多。因为现在大家无心钻研学术了,技术进步的脚步自然会放慢。
说到这里,在座的宏观经济学家在脑子里面恐怕都已经建好了一些引入消费时间属性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与传统宏观模型相悖的启示呢?第一,不是所有的增税都会压迫经济增长;第二,不是所有的科技进步都会带来经济增长;第三,不是所有的经济衰退都是坏事。我们可以将逻辑稍稍展开。
第一,如何增税能促进经济增长呢?我在这里提出一个“保尔·柯察金税”。保尔·柯察金是小说《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主角,主张人不应蹉跎岁月,以免老死时后悔莫及。如果社会认同打网络游戏是蹉跎岁月的话,那政府可以对游戏玩家按小时收税。他们少玩游戏解放出的时间可以用于工作,促进经济增长。
第二,科技进步也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绊脚石。YouTube、Facebook的出现,都会降低劳动力供给,替代其他GDP含量更高的消费。所以一味将新经济看作经济新常态中的救世主,是受到了传统宏观模型的误导。
第三,社会学家非常喜欢讲一件事情,“天堂里面没有GDP”,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消费时间属性模型里,即使GDP下降,消费者的福利也可以增加。大家不亦乐乎的在微信里抢红包,很耗时间也很开心,但其实质只是相互转账,创造的GDP是零。
所以对于世界经济,我是一个悲观者,也是一个乐观者。悲观是因为我相信世界经济新常态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GDP增长引擎状态堪忧;乐观是因为我相信,从福利角度来看,GDP增长的减慢也许就是人们能“玩起所乐”造成的。谢谢!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李楚悦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评论 21“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评论 141“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评论 122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评论 143“长期来看,特朗普关税或将增强中国国内经济” 评论 165最新闻 Hot
-
跨性别女性算不算法律定义上的女性?英国判了
-
“也有想把工厂迁回美国的,但零件还得从中国买”
-
“现在是2025年,不是1939年,谁敢拦我?”
-
起诉!“加州州长向特朗普发起最直接的法律挑战”
-
“白宫承认‘中方没打来过电话’,我早就知道…”
-
欧盟威胁武契奇:去了,入欧就没戏了
-
又要跟马斯克杠上了?OpenAI布局社交网络
-
“如果美国不认真对待,会被中国彻底碾压”
-
“买到就是赚到”,特朗普家族出“股神”?
-
第一通电话打给中国,“不然我们像傻瓜”
-
想得真美!美国被曝计划用关税谈判来孤立中国
-
麻省理工“明星科学家”,加盟北大
-
中国按下“暂停键”,“波音重大挫折”
-
“中方反制后续来了,而特朗普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
“‘川建国’在美国作妖,倒逼中国崛起”
-
“我们花了22年在中国打造这一切,全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