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经济专家在新巴山轮会议谈中国:日企高管需1年去中国6次
关键字: 巴山轮会议对华友好经济学家漱口清之日本对华友好经济学家金刻羽日本对华友好经济学家怎么看中国新常态“虽然我的中文水平很低,但这是中国,我想用中文来讲。”在刚刚结束的新巴山轮会议上,日本经济专家漱口清之坚持用不甚流利的中文,表达了自己对中国重视。在6月30日上午的分会中,各方专家讨论了中国国际化和全球化的议题。到底哪种国际化的战略最适合中国?中国又将面临哪些风险,又该在未来如何应对?漱口清之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虽然他对中国经济持乐观预期,但这位日本经济专家认为,中国如果想保持经济稳定,那第一就是要推动结构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
在日本央行工作20多年的濑口清之,堪称是日本对华经济持乐观预期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曾长年担任日本央行驻北京事务所所长。2009年转任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后,更是不断在日本社会发出力挺中国经济的声音。年初,濑口清之出版《日本人无法讨厌中国》一书,就“中国高增长何时终结?”、“日企为何进入中国市场后多败退?”、“中国会对日发动战争吗?”等12个话题做出详实解读一一回击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日本知名媒体人田原总一郎在推荐时盛赞“这样的中国论,(日本)至今未曾有过!”
与那些闭门造车的专家不同的是,濑口清之的工作重心转到日本后,仍坚持每季度去中国出差1次、每次约2周的节奏,即每年约有2个月待在中国。通过这样的亲眼观察以及与中国各方人士的交流来力求真实解读中国经济。在这次的新巴山轮会议上,漱口清之再次强调,如今那些积极派人来华考察的日企越来越成功,不积极的企业则会陷入经营不善的窘境。他认为,“一年一两次来中国,不容易理解中国这么快、这么多元性的发展,最少一年6次来中国,才能理解中国经济。”
以下是6月30日上午日本对华友好经济专家漱口清之在2015年宏观经济国际研讨会上的演讲。会议由金刻羽教授主持。观察者网为您带回现场演讲全文。
日本对华友好经济专家漱口清之
金刻羽:各位嘉宾、各位领导早上好!有请今天的演讲嘉宾宋晓梧、濑口清之、张燕生、Gerhard Pohl、宋铮。今天上午讨论议题是全球化和区域化,中国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问题成为这次会议很重要的议题,接下来讨论到中国现在处于的发展阶段和增长,到底哪种国际化的战略是最适合中国的,中国要面临哪些风险。专家讨论之前,我想提出一个观点,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不是一回事,在国内的金融改革未完善之前就全球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也许改革和开放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要同时进行的,这也是大家要考虑和讨论的一个问题。
金刻羽:下面是濑口清之先生,是日本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
濑口清之:大家好,虽然我的中文水平太低,但这是中国,我想用中文来说。
今天我想要介绍我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看法,我的问题是,2018年也就是三年后,日本、中国、韩国这三国的GDP合起来的话,大概超越美国GDP。所以可以说,数字上来说,东亚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这个过快的速度,大概会长期超越美国的速度。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是对世界经济来讲非常重要的。在这之中,核心的部分是中国经济,所以我们要考虑,怎么保持中国经济的稳定性。从这样的角度来说,我觉得亚投行的存在非常重要。
这是GDP增长率,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比较单纯的。2012年之前的十年是不正常的十年,不正常的十年变成正常的十年,所以说是新常态,这是我很简单的理解。不正常的情况变成正常的情况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过快的经济增长的速度正常化,二是投资方面,以前是以赘肉为中心,现在以肌肉为中心的投资,这是结构性的变化。所以,速度的变化,结构性的变化,这两种的正常化是新常态的特点,这是我的理解。
我觉得新常态基本的政策方向是非常准确的,所以在新常态的经济情况之下,怎么保持中国的好的宏观经济情况,对东亚三国、对世界经济是非常重要的。今年是7%左右,十三五的时候大概是6.5%左右,大概是这样的情况。所以2015年7.0%,2020年6.0%,这应该是比较合适的经济增长速度。
现在,我觉得比较担忧的问题是,中国将来的出口情况。从2010年到2014年,中国的出口会下降,但是到了2014年,在两三个原因的刺激下,中国的出口开始恢复,一个是欧美包括日本经济的恢复,二是对于亚洲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出口在持续增加,这些原因是出口恢复的大背景。但是今后先进国家,比如美国、欧洲、日本经济的情况,不一定会继续好下去。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对中国来讲最重要的出口就变成了向亚洲输出基础设施建设。除了亚洲之外,以后中东、南非都有基础设施需求。所以,如果中国能开拓亚洲基础设施市场的话,大概将来也有可能对南非、中东输出基础设施。所以,这个出口是对中国来讲很重要的。
如果不能保持这样的比较稳定的出口增加率的话,中国将来有可能面临贸易收支赤字问题。从这样的角度来讲,目前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如果国有企业改革推迟的话,大概中国产业的增长率会降低,出口增长率也会降低。出口增长率降低的话,产业的增长率也会相应降低。产业的增长率也不够的话,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将来越来越多,最后会引起人民币贬值,随之便会引起进口通货膨胀。为了保持中国国内的经济稳定,防止通货膨胀,一定需要提高利率,也就是紧缩政策。紧缩政策引发失业率的提高,如果失业率上升,那对中国的影响非常大,这是第一个跟经济有关系的问题。
但是除了这个问题以外,还有一个比较深刻的问题也一直存在,就是跟政治有关的风险。因为将来这样一般的情况之下,没有发生很厉害的中止,比方说2008年雷曼兄弟的中止,也有很多亚洲通货危机也发生了,那样的风险差不多十年一次,或者二十年发生一次,那样的问题发生的时候最危险。有可能如果中国政府失败的控制泡沫经济的话,那也有一种风险。
所以,什么样的风险出来谁都不知道,现在中国享受高速增长时代,所以恢复的力量很强。2008年面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利用国内内需的力量,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就完全恢复了。这是高速增长时代的力量。我的理解是,2020年以后,中国GDP增长率下降到5-6%以下,那样的话,一旦发生大的中止,那恢复的时间会变得很长。那时候,大概政府也失去了自己的信用。如果大家都开始不信任中国政府的话,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力度效果也将降低,这是比较危险的情况。那样的情况下,要是中国的贸易收支失去平衡的话,就将面临更危险的问题,这是第二个问题。
从这样的角度来讲,中国还是要保持增长收支的平衡,保持经济稳定非常重要。我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第一现在要推动结构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第二中国政府要提高产业增长率,就是政府增长率。第三中国应该开拓新的基础设施市场,尤其是亚洲、非洲和中东的。这个目标来讲,一带一路还有亚投行的存在非常重要。
漱口清之力挺中国经济
现在,我想介绍日本和中国经济的关系。2009年中国追上了日本经济,也就是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的关系一半对一半,2014年中国是日本经济的两倍,今年是2.3倍。这个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率是7%,但是基数跟以前不一样,对日本来讲,日本有16%新的市场出来,2006年的时候是9.2%。所以今年虽然中国GDP增长下降,但是对日本来讲,中国国内新的市场比以前大得多。加上2020年中国GDP规模比日本应该大三倍以上,那个时候6%的话,对日本来讲,在中国国内新出来的市场规模是日本的18%以上。所以这十年,虽然中国增长率越来越下降,但是对日本来讲,中国国内新出来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所以,中国经济的存在对日本经济非常非常重要。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朱八八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评论 93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评论 195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评论 165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18“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55最新闻 Hot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
谁将继任教皇?
-
石破茂再发狠:不打算唯命是从
-
国际乒联最新排名:雨果升至男单第3
-
最高竟达3500%!剑指中企,美国又动手了
-
“美国自毁前程,中国肯定乐坏了”
-
男子早高峰爬上猎德大桥顶部,广州交警回应
-
特朗普再次抨击鲍威尔:美国几乎没有通胀,他总是降息太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