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罗奇在新巴山轮会议演讲:中美的“便捷婚姻”现状堪忧,美国并未认真准备改变
关键字: 巴山轮巴山轮会议中国模式美国模式中美关系经济泡沫中国股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新巴山轮会议系列报道】距离2015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幕已过去将近十天,直到7月1日,双方的会谈成果才全部公布于众:共达成300多项成果。仅看这个数字,也许是一次不错的会谈,不过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斯蒂芬·罗奇有自己的看法。在刚刚结束的“新巴山轮会议”上,罗奇发表了一场冷峻的演讲。在他看来,这300多项成果无关痛痒,中美之间依旧没有在重大问题上达成一致。
罗奇是在泼冷水吗?也许点到了问题的实质。今天的中国正在求新求变,开启转型之路,而美国还没有做好准备。对此,罗奇有个巧妙的比喻,在他看来,三十年多前中美之间开始的“你生产我消费”联合犹如一场便捷婚姻,现在则面临如何转向可持续婚姻的问题。美国希望中国人能够降低储蓄,却没有好好考虑,如果中国人不储蓄不借钱,美国人还能借谁的钱消费呢?按照罗奇的经济协同依存理论,中美关系正在逐步走向失衡,这会引发双方的不信任和危机。观察者网为您带回现场演讲全文。
斯蒂芬·罗奇在“新巴山轮会议”上演讲
斯帝芬·罗奇:
非常高兴也非常容幸能出席这次会议,来纪念巴山轮会议30周年,也非常高兴碰到很多我的老朋友,比如说项部长,在我过去的事业当中,您也给予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
下面,我想把这次会议的话题从财政问题转向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是一个影响到中国和全世界经济的话题,尤其是中美经济关系。这个话题的核心是:当下中美双边关系处于富有挑战性的转折点,那么该如何处理好这种双边关系呢?
首先来评估一下我们面临的挑战。我们现在正在纪念巴山轮会议30周年,而我们所面临的世界与30年前相比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世界经济还是中国经济,在过去25年里,我们一直在想,我们的世界发生的变化是非常缓慢的,但也可以发生很快的变化,比如全球GDP在过去25年发生了剧烈变化:欧洲的份额在持续下降,并且还在下降;日本也处于重大的压力之下,美国也一样;而中国的份额在世界GDP中翻了两番。这是过去25年的一些情况,所有这些情况就是巴山轮会议30年以来发生的趋势,这种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吗?现在还不能简单的推定,但可以预测的是,未来将会出现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演变,也会对下一个崛起的经济大国带来重大影响。
再来看看全球经济再平衡这个话题,这里面包括了中美关系。中美关系时而缓和时而紧张,我想很多政治家和领导人都说,有时候紧张会不会自我缓解掉?但中美关系如此重要,我们的领导人总是会找出办法来,强调双方在全世界经济中的重大作用,至于现在两国领导人到底是不是相信会这么延续下去,我也表示怀疑。上周在华盛顿举办了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大家看新闻好像很顺利,其实并不是。只是你们听了好像是很顺利,但是我看了些美国媒体报道,好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达成了300多个成果,但这三百多项其实都不是很重要,我们并没有在大问题上找到解决方法,这是令人担忧的。习近平主席9月份就要访问美国,而我们现在在互联网经济方面还没有达成一致。另外在双边投资贸易方面也没有形成进展,这个条约从2008年开始,经历了七年磋商十九轮谈判,结果还是令人非常失望。两国都提供了很长的负面清单,要最终通过非常困难。
到目前为止,中国和美国都在发起一些倡议,但两者经常相互排斥。就拿最近的亚投行来说,这是中国发起的倡议,美国则一直在阻挠。实际上对这些重大问题我非常担忧,这可能会使我们两国越走越远,而不是越走越近。所以对于中美两个合作伙伴来讲,我们现在处于非常为难的十字路口。如果后退一步看看我们的历史,过去几百年,一个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与崛起的大国之间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矛盾,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这期间中国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往前倒推几十年,中国非常关注内部建设和经济发展,现在则逐渐走向外向型发展,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更突显了外向型经济的特征。美国也一样,很多年以来我们并没有关注中国这个崛起的大国,但现在已经注意到要把重点放在全亚洲,是不是要遏制中国,当然美国的政府官员不会直接这么说,事实上他们担忧的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会出现这样一种紧张趋势?如果找到这种紧张关系的根源,我们就知道怎么去解决它。
过去这些年,我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协同依存理论。经济协同依存意味着两个国家相互依赖,美国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廉价商品,依赖于中国充足的储蓄,因为美国人不存钱,中国用它的储蓄买了美国国债,我们又没有自己的钱来填补自己的财政支出。中国经济则依赖于美国的进口,作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者,美国为此提供了可能性。美国的消费比率一直很高,比任何经济体都高,中国则一直很低,虽然现在也开始提高,但也只相当于美国的一半。美国是消费者,所以双方的协同依存不是一个特别稳定的关系,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一方发生变数就会导致另一方强有力的反应,结果就是信任赤字,所以目前中国对美国的确是一个信任赤字,中美之间相互并不信任。
再进一步来讲中美依存关系,这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1978年、2007年和2013年。1978年以来,中美两国经济体都陷入了困境。彼时中国刚刚度过文革,百废待兴,美国则处于通胀和滞胀的阶段。于是双方走到了婚姻之中,中国进口美国的商品,美国就把它的商品出口到了中国,依赖于中国的出口需求。那么为什么要出口呢?因为美国需要改革,需要快速增加生产,所以对这一结果我们非常高兴。但这个婚姻是便捷婚姻,并不是建立在相爱的基础上,大家都知道便利性、便捷性婚姻和恋爱是有区别的,两者截然不同。
但这个婚姻也维系了将近30年,30年过后两个国家都警醒过来了,2007年温家宝总理就提出,中美之间这种关系是否可持续,是否稳定,是否均衡?美国也一样。当时美国正面临经济危机,也提了一个问题,美国模式到底是不是有用?中国和美国都进行了辩论,我们的关系到底要走向何方?所以双方警醒是一个信号,都来质问这个模式是否可行。
到了2013年,中国非常清晰地发出了一个信号,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模式。在当年召开的三中全会上,中国提出要从外向型、出口型、贸易型转向服务型经济。几乎同一年,美国也发生了变化,不过我们是把我们的政府关门,关了13天,美国说我们不改,什么都不改,这是当时美国做出的措施。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评论 26“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评论 137美防长又抹黑,我使馆驳斥 评论 97美国人边囤货边抱怨:中国商品物美价廉,凭什么受罚? 评论 140最新闻 Hot
-
“遭反对后,特朗普考虑放宽对中国船只收费”
-
“中国已占上风,但美国仍有优势”
-
“苹果遭背叛!之前让迁出中国,现在又整这死出…”
-
内斗升级!“问关税怎么办,四个人四个说法”
-
特朗普粗鄙羞辱谈判各国
-
“你个共和党人,想造反”
-
美国:对不起,我们又改了
-
他喊话欧盟:对中国,还不快调整
-
日本:国难当头,要不给国民发点儿钱吧
-
马斯克又骂纳瓦罗“傻蛋”,白宫打圆场:男孩嘛,都这样
-
梁振英证实女儿梁齐昕不幸离世: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
卢拉:特朗普想给全球定规矩,行不通
-
李在明辞职,准备参选韩国总统
-
美军指挥官发愁:武器都运到中东,对付中国咋办?
-
“复活”史前生物?美国一生物公司宣称培育出恐狼幼崽
-
“52%美国人反对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