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蒂芬·罗奇在新巴山轮会议演讲:中美的“便捷婚姻”现状堪忧,美国并未认真准备改变
关键字: 巴山轮巴山轮会议中国模式美国模式中美关系经济泡沫中国股市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三个月之前,中国在开始转向不同模式的时候也进行过辩论,我参与了这个辩论。当时习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宣布:我们要进入经济新常态阶段,实际上就是要转型,但这个转型要进行架构,这当中也会有风险。现在从数据上来看,中国确实是要转型了,去年服务业占到了中国经济结构的48.2%,已经是最大行业,但转型还没有完成。现在中国才刚刚开始,还处于早期转型阶段,十二五规划中中国已经做了决定,服务业要达到GDP的60%才行,现在要朝着这个目标继续向前迈进。
那么美国呢?先来看看我们的储蓄率,目前美国的个人存款、政府存款、商业存款占GDP的2%,上个世纪最多也就6%、7%而已,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大国,而且是在全球的领先大国,像美国这样储蓄率这么低。也许值得高兴的是,我们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要重新提高储蓄率。
如果把中美经济状况放在一起叠加考虑,我们可以预测中国经济会持续再平衡,会从出口、投资转向内需和服务。但这里面也有一个含义,中国的模式要变,范式要改,要把储蓄比例降下来。这样的话美国会怎样?至今美国仍旧不想再重新平衡,美国人都会问,我们需不需要这样做?我们想要花钱,想要消费,但我们却可能没有机遇,今后不可能要中国人的储蓄来支持美国人的消费和扩张,这样的话美国会处于困境。
那么,现在这两个不同大国做出的转型是风险还是机遇?美国人会认为是风险,我则认为是机遇,因为中国的国内市场打开了,比如说双边贸易协定,使得我们双方都从中国下一轮经济增长中获益,这是我的观点。我们会增加我们的风险和紧张度,我们相互依存,但有时候又遏制对方,而不是相互来发展,那么这种相互依存实际上会导致冲突和不均衡,而且双方会相互指责、相互忽略。美国和中国实际上进行了战略对话,但我对这个对话的结果表示担心,因为我认为我们的双边关系应该更有建设性,我称之为互相依存。互相依存是更为健康的关系,对双方都非常有益,因为双方可以互相发挥建设性作用,而不是相互遏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互相依存而不是共同依存,会带来更好的机遇而不是风险,但这个目前没有建立起来,我想这是中美双方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互动环节:
提问:谢谢您的精彩演讲,我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国官方曾经在很多场合表示欢迎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其实中国现在似乎也正想发挥这种作用,但美国表现出来的却是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比如中国成立亚投行,我们看到新闻报道说美国阻碍盟国参与,所以我想问美国是衷心希望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吗?
第二个问题,以前我们接触美国学者,他们总是说中国要转型,要降低储蓄率、降低投资率,提高消费率,实际上中国要提高服务业比重,中国也开始慢慢发声了。但按照您的理论,这种发声可能打破原有的平衡,而且美国人自己并不想转型。那么,怎么样构建一个新的平衡?从美国人的观念来看,中国应该往哪里去?
斯帝芬·罗奇:非常感谢你的问题,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棒。首先你不要相信华盛顿说的,他们说的就是想要你相信他。我们鼓励中国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但其实你刚才已经回答了你的问题了,事实胜于雄辩,为什么美国强调大规模多边协议?因为这在事实上改变了中美的合作关系,最大出口商这个杠杆就已经把中国排除在外了。我们为什么要抵制亚投行?我们宣称是我们对这个治理感到不安,为什么会不安?实际上美国连亚投行的协议都不了解。我们分析过协议的章节,发现比现在很多倡议和协定都好得多,中国发挥了一个很富有建设性的作用。我们说起来鼓励中国发挥作用,实际上并非如此。
你的第二个问题,中国经济转型到底朝哪个方向,我的说法是中国不要改变你的模式,一定要稳住你们自己。但这对别的国家意味着什么呢?其实我刚才也提到了,共同依存。那么在共同依存的模式之下,一国一变会给对方带来影响,因为美国根本没有为中国的范式转型做好准备,比如中国的储蓄减少,美国人没有做好准备,因为美国人的储蓄太低了,我们需要别国的储蓄,要不然我们没法维持我们的增长。中国模式要重新平衡的话,我们的模式就会出现赤字,而我们无法弥补它,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美国人没有长远的眼光。当然我不是说中国所有的一切行动都是完美的,但我认为中国人更有长远眼光,更有战略性眼光,美国人没有。美国人认为的长期是什么?不是明年,不是十年,更不是下一个世纪,就是下周,所以我们并不想解决长期的问题,中国的变化当然就迫使我们来面对自己的战略。
提问:我们继续谈美国消费的问题,您刚刚说过美国需要提高储蓄率,但没有提到美国储蓄率比较低的原因,就是借款太容易了,比如说住宅贷款与GDP比达到百分之百,中国只有1%。另外,美国的借款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其实从人口结构来讲,美国的年轻人储蓄越来越低,只达到10%,这可能是一个习惯。这是中美之间存在的不平衡和不对称。您如何看待?
斯帝芬·罗奇:还有一点我们需要考虑的,我想这和中国也有关联,美国不仅仅有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文化杠杆,另外我们还有资产,我们是依赖于资产进行借贷的,这是我们的文化,美国人经常攀比看你有多少资产可以借贷。不过美国很喜欢泡沫,90年代末我们也知道应该怎么样来消费泡沫,但是是科技股以及网络泡沫,后来破灭了。美国也从中吸取了经验教训,不要把过多的资产泡沫作为杠杆。现在我们又有了资产泡沫,很多借贷战略非常复杂,比如说次贷借款,别的借款也非常复杂,还有一揽子支持资产的证券,这都是非常复杂的设计。一些产品导致了大量的财政泡沫,财政泡沫又在房地产泡沫之上,这些是真正的泡沫,实际上会毁灭美国,毁灭全球经济。但是我们的央行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认为这是解决美国问题的最好办法,必须要让美国人比较容易地借到钱,所以我们不断进行借贷宽松政策,来鼓励经济进一步增长,这样他们会更容易更简单的拿到钱。但这个泡沫一旦破裂,那是非常的可怕。
如果你过多担心对经济资产基本的支持,从而过多关注泡沫,这样就会造成好的后果,所以我觉得政府应该非常的小心,应该去考虑以前日本和美国的经验,政府应该保证金融稳定性。这几天人们担心中国股市下跌,但我觉得现在的下跌是比较正常、比较健康的,你不能指望股市一直涨不停。尤其是考虑到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是比较正常的,比日本或者美国的经济状况都正常。最后,需要提醒的是,钱来得并不是那么容易,中国应该避免过多泡沫的出现。
(观察者网余亮江上报道)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评论 143“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评论 267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评论 107“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果然,“欧盟没硬起来”
-
美国达美航空一客机与军机差点又撞……
-
美准空军部长:中国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无语!不让来硬来,还拿中俄做借口
-
美军飞行员怒了:这是要害死我们!
-
新协议更狠!“乌克兰将变成美国的殖民地…”
-
哥大临时校长将辞职
-
“他在华直播6小时,美国人发现自己被骗了”
-
回流美国?美车企集体沉默“装死”: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普京强硬表态,点了英国
-
已致144死732伤,缅甸:请求国际支援
-
“曾被马斯克嘲笑的中企,现在让美国人高攀不起”
-
“李嘉诚卖港口交易,暂缓?”
-
“菜鸟防长”访菲,大谈威慑中国…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