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把教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的教育模式,可行吗?
最后更新: 2024-09-10 12:28:03还有教师提出,《意见》中“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可以实施必要惩戒,“故意”一词容易引起教师和家长、家长和家长间的矛盾。一名班主任举例,如今家长群体已经割裂,人心不齐且诉求针锋相对。尤其在“双减”之后,哪怕同一个班,家长们的分化也极为明显——怨教师作业少了不负责的VS怪教师作业多了太卷的;走艺体赛道不想抓学业、不愿参加延时服务的VS双职工家庭恨不得孩子24小时都在学校的;希望学校多开展春秋游或文体娱乐活动VS不希望学校“折腾”自己和孩子的等等。
“最典型的就是越来越多家长擅自免去孩子的作业、不参加劳动或集体活动甚至频频早退迟到。有些理由竟然是‘我自己都做不来的题不为难孩子’、‘昨晚打游戏打晚了无法早起’,这些情况算作‘学生故意不服从管理’吗?难道让老师去惩戒家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戒尺”消失多年之后,很多老师已逐渐失去了惩戒能力。此前的诸多事件,也让他们难以相信家长、教育部门及社会舆论。“一个实例胜过千言万语。”一名未检检察官告诉我,如果在《意见》实施后,教育惩戒引发的冲突没有越来越多实例上的改变,此类法律法规仍旧同“消失多年的戒尺”一般,被一线教师们束之高阁。
令人感慨的是,目前的状况,并非依靠某些敢管敢为的教师或者通情达理的家长群体就能改变,更关键的节点是教育界高层、公检法部门甚至整个社会风气。
例如,此次采写中不难发现,教师正确把握教育惩戒权非常重要,既可以避免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而滥用,也可以避免家长对班务横加干涉甚至泼“脏水”。但因被非教学任务牵制了大量时间精力,很多老师根本没力将此次《意见》、《教师法》和最新版《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串联学习,根本无从掌握自身权益、教育惩戒红线及尺度,哪怕这些关乎自己切身利益。
亦有校长指出,不管是学生、老师、家长还是学校和教育局,对抗“怪兽家长”时“价值观团结但行动力上疲软”,才给了少数胡搅难缠者的可趁之机——不够硬气的背后并非“没法可依”,而是想要快点回到正常教育教学或生活秩序中。
关于体罚的网络漫画图东方IC
03
《礼记·学记》中说,“夏楚二物,收其威也”。“夏”是“树木枝干”,“楚”是“荆条”,它们就是戒尺和教鞭的前身,教师用来警惕鞭策学生,收到整肃威仪的效果。
千百年来,教育惩戒的目正在于此:一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改错;二是尽可能地维护教育秩序。惩戒不是针对某个学生,而是让学生们接受教育。教育惩戒不是一个单纯的针对违纪行为的惩罚工作,而是矫治学生不当或者不良行为的重要契机。
“惩者,以正其心也。”有“惩”才会有“戒”,“惩”必然会造成一定的身心不适,才会达到“戒”的效果。
鲁迅先生能成为一代文豪,既离不开百草园,也离不开三味书屋里的那条戒尺;魏巍先生回忆起恩师,也曾笑谈“教鞭轻轻落下”。都德先生笔下的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教育家马卡连柯说“适当的惩戒不仅是老师的权利,更是老师的义务。”古今中外,惩戒权都是教育权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没有惩戒的教育,就像没有刹车的汽车,是残缺且不负责的。没有“严师”, 教育出来的学生也谈不上“高徒”。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政策为合理惩戒“撑腰”,列出了惩戒教育方式的“白名单”和“黑名单”。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在为受冤教师“翻案”,部分公检法判例也不再“按闹分配”和“和稀泥”,越来越多网友也从“血衣女孩”、“成都49中”舆情中吸取经验教训,深谙“让子弹飞一会”。
临近第40个教师节,《意见》再次向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态度:教师可以管教学生,也应当积极管教学生。
当严师手持“不烫手的戒尺”,既可教书,又敢育人,才能及时修枝长歪的小树,使秀木成林。律法管教有理、惩戒有度,秩序才能回归、纪律方能周正。
若老师不敢惩戒,最终的受害者还是孩子们。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累计7.2亿人次获益,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7000亿元”
2024-09-10 10:42 -
把单间换给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吐槽”在贵州开会被“针对”
2024-09-10 09:39 -
习近平: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2024-09-10 09:17 -
广州一公职人员被举报“包养情人、资产不明”,官方回应
2024-09-10 08:28 廉政风暴 -
“小学生在校死亡、脖子现勒痕”?警方通报
2024-09-10 08:27 依法治国 -
香港首艘,成功下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4-09-10 08:23 中国精造 -
他被“双开”:携带反动书籍入境
2024-09-10 08:23 廉政风暴 -
事涉3万亿资金,国务院已出手
2024-09-10 07:05 -
我国首批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即将下线
2024-09-10 06:39 -
航空发动机专家蔡元虎逝世
2024-09-09 22:18 -
海南全省主城区复电,三大国际机场通航
2024-09-09 22:09 极端天气 -
网友称给高三孩子送饭被骂畜生?湖北武穴通报
2024-09-09 22:06 -
“统计造假”社会公众反映强烈,官方出手
2024-09-09 20:31 依法治国 -
王毅同新加坡外长会谈:规划好下阶段重要高层交往
2024-09-09 18:53 中国外交 -
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2024-09-09 17:51 -
理塘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2024-09-09 17:49 廉政风暴 -
柯文哲放弃上诉,将收押禁见2个月
2024-09-09 16:18 台湾 -
传染病防治法拟完善疫情控制措施:严格限定适用条件
2024-09-09 12:05 -
今年毕业,全国首批!多个岗位争1名毕业生
2024-09-09 11:54 养老与社保 -
现场视频!山东舰编队进行远海远域实战化训练
2024-09-09 11:42 中国航母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