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把教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的教育模式,可行吗?
最后更新: 2024-09-10 12:28:0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左玮】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四十个教师节。如果说青年是国家的希望,那么教师就是这片希望的土壤。
四十个春秋冬夏以来,教育工作者们以身作则,扛起教书育人的大旗,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一批又一批的青年才俊,为富国强民奠定坚实基础。有这样优秀的队伍驻扎教育阵地,实为今日国家民族之幸。
不过近年来,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大部分压力正是来自教室讲台下的小听众们。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相关情况央视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维护教师教育惩戒权,支持教师积极管教。消息发布后,立即引发热议。
有人认为《意见》支撑教育惩戒权的力度仍不到位,怀念当初“该打打、该骂骂”的“老规矩”;也有人举例某些教师以极端方式惩罚学生,造成侮辱、伤害之实,忧心《意见》之后教育惩戒权是否会遭到滥用。
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对此有些心里话。
01
“国务院提出维护教师惩戒权,教师群体必然是支持和振奋的。”当我提及“戒尺重回讲台”这一话题,成都一位知名校长如是说。但他即刻撇了撇嘴、摇了摇头:“虽然有法可依了,但大多都不会冒险尝试,尤其是年轻教师们。”
他的观点,我从不止一名教师的举例中得到了佐证。其中一名教师偷偷告诉我:近年,“渡可渡之人”和“放下助人情结,尊重他人命运”成了年轻老师之间的流行语。就本次《意见》而言,受访教师们既为“国家为合法惩戒撑腰”感到欣喜,也对能否落实到课堂充满疑惑。
“2021年,各部门就已经明确提出将教育惩戒权重新赋予教师,当时也引起一番讨论,且社会舆论大部分都支持教师。”一名深耕“家校社”联动的未保专家告诉我。“但社会反馈的积极态度,提供的是宏观支持。落实到具体个例,教师大多迷茫又无力。”
“迷茫又无力”从何而来?
·“把教师当学生管,把学生当祖宗供”
广东拟立法赋予老师"惩戒权" 罚站罚跑不属于体罚东方IC
不少老师反映,教育无力感最直接的来源是极个别学生和家长。“你采写过校园霸凌相关报道,或许也该让大众知道,这些年,学生霸凌教师的事件其实也不少。”一名年轻教师叹息道。
广州某私立中学的老师小月(化名)挣扎一天后,还是于9月2日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开学那天,我就被班上一个男学生打了。其实他并没有针对我,而是教他的老师里我是最年轻、体格最弱的一个,这是他自己给班上其它学生立威‘炫耀’时说的。我被打后,校长说了,要惩罚学生不太容易,开除更难…”令她沮丧的是,报警之后民警解释,未成年人以批评教育为主,建议她和家长协商处理,即使坚持诉讼,折腾到最后,最多也只是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
“在学校这个法律边缘地带,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约束,一些未成年人的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泸州某地,辖区集结了大量学校的杨警官评价道。他为我例举了几个他办理的令人瞠目结舌的案件——比如,被班主任训斥后,两名学生计划在楼道拐角处将怀孕的女老师推下楼梯,因被其他同学及时发现,老师才逃过一劫。再比如,通过散布自己和老师的黄谣,意图使原本严格管教自己的老师“退避三舍”。
因为未成年人的特殊性,大量问题学生祸害整个班级甚至伤害老师的事件不能公之于众,逐渐成为了舆论的视线盲区。“《意见》的核心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合理惩戒权,在孩子可塑性最强时对不良行为进行纠偏。但如今的大环境,不说不良行为,就算中小学生做出过激行为,也会受到诸多保护。警察尚且拿他们没法,让文质彬彬的老师去惩戒他们,怎么惩戒?”
除了极个别摒弃“尊师重教”的学生和家长,近些年,暗流涌动的家校矛盾也使教师群体和家长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提防的状态。一方面,很多家长习惯于将“惩戒”与“体罚”划等号,对教师惩戒权谈之色变。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发生了一些变化。“早餐中的汉堡忘在麦当劳了,发微信请我帮忙去取。告知老师送不了孩子上学,叫了个滴滴让老师在门口等着接一下。”在部分家长心目中,教师变成了服务者,应该解决学生的多元需求。那既然是服务者,你又哪能惩戒“客人”呢?
需要强调的是,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是尊师重教明事理的,但一旦涉及身边家校矛盾,几乎全员沉默。这无异放大了“怪兽家长”给教师群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令敢管敢为的老师陷入自我怀疑之中。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的权威一旦丧失,教学任务和纪律管理则寸步难行。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郑乐欢 
-
“累计7.2亿人次获益,累计为群众减负超过7000亿元”
2024-09-10 10:42 -
把单间换给政府官员?知名企业家“吐槽”在贵州开会被“针对”
2024-09-10 09:39 -
习近平: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
2024-09-10 09:17 -
广州一公职人员被举报“包养情人、资产不明”,官方回应
2024-09-10 08:28 廉政风暴 -
“小学生在校死亡、脖子现勒痕”?警方通报
2024-09-10 08:27 依法治国 -
香港首艘,成功下水!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024-09-10 08:23 中国精造 -
他被“双开”:携带反动书籍入境
2024-09-10 08:23 廉政风暴 -
事涉3万亿资金,国务院已出手
2024-09-10 07:05 -
我国首批碳纤维重载铁路货车即将下线
2024-09-10 06:39 -
航空发动机专家蔡元虎逝世
2024-09-09 22:18 -
海南全省主城区复电,三大国际机场通航
2024-09-09 22:09 极端天气 -
网友称给高三孩子送饭被骂畜生?湖北武穴通报
2024-09-09 22:06 -
“统计造假”社会公众反映强烈,官方出手
2024-09-09 20:31 依法治国 -
王毅同新加坡外长会谈:规划好下阶段重要高层交往
2024-09-09 18:53 中国外交 -
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2024-09-09 17:51 -
理塘县委书记,主动投案
2024-09-09 17:49 廉政风暴 -
柯文哲放弃上诉,将收押禁见2个月
2024-09-09 16:18 台湾 -
传染病防治法拟完善疫情控制措施:严格限定适用条件
2024-09-09 12:05 -
今年毕业,全国首批!多个岗位争1名毕业生
2024-09-09 11:54 养老与社保 -
现场视频!山东舰编队进行远海远域实战化训练
2024-09-09 11:42 中国航母
相关推荐 -
“中国打贸易战有秘密武器:AI机器人大军” 评论 85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评论 105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评论 97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评论 474最新闻 Hot
-
“共和党人气坏了,但碍于特朗普只能保持不安的沉默”
-
美媒放风:特朗普考虑大幅下调对华关税,或降至50%-65%
-
“纯关税壁垒最粗暴,欧盟快和中国谈吧”
-
总计7亿欧元,欧盟对苹果、Meta“罚酒三杯”
-
“俄乌都得在领土上让步,再不同意美国就退出”
-
中国不买美国液化气了,换中东
-
把中国货“藏”在加拿大,“我们赌特朗普会认怂”
-
涉及稀土,马斯克:正与中方协商
-
美国着急放风“即将与日印达成协议”,其实只是…
-
通用电气CEO:别打了,我们还没给中国交付...
-
哥伦比亚总统:我认为特朗普政府把我的签证吊销了
-
扛不住了?特朗普释放对华缓和信号
-
“孤立中国?东盟不会跟,否则…”
-
“中方对美方鸣枪示警:这回来真的,能一票否决”
-
“特朗普一声令下,美国几十年联越制华努力,白干了”
-
特斯拉净收入锐减71%,马斯克“认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