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破解统一难题9| 雁默:2024是“以武逼统”起始年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雁默】
2024年进入尾声。在台海问题上,这是美国所谓“刺猬战术”淡出的一年,取而代之的讨论焦点是灰色地带作战,并在年底得到“确认”:美国政军学界愈来愈相信,台海可能不会发生战争,但美方对台海的控制与台湾的独立性正在逐渐流失。
换言之,各方的研判都在逼近真实场景——以武逼统。
美国智库、舆论和官方为何减少提出这种犹如为台湾安装“自杀炸弹”的豪猪论调呢?因为他们“突然”发觉,中国大陆可以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台湾。尽管2023年就有人提出过这种担忧,但直到2024年,这样的说法才被扶正成为主流预测。
但这并不是说,美国放弃了武装台湾的路线。准确来说,华盛顿隐隐察觉“刺猬战术”与中国大陆灰色作战之间的逻辑关系——美方愈是武装台湾,支持“台独”,中国大陆愈是收紧“绞索”,且逼近战争边缘但又不落入战争陷阱,让美方难以复制乌克兰模式。
情势发展到了年尾,拜登政府嘴上不说,但心里知道自己在台海问题上不进反退,从攻势转为守势,台海就快要不关美国什么事了。
本文就梳理一下2024年台海问题发生质变的脉络。
台海12月
1月,赖清德以不过半的选票胜出,同时也在民意机关成了少数。此一结果,中美各取一瓢饮,宣称岛内局势对己方有利。然而,对谁有利,端视中美双方将采取什么行动“定义”这个结果。
同月,彭博社发布评估数据,声称台海若发生战争,全球经济将付出10万亿美元、约10%GDP的代价。若发生“封锁”(Blockade),全球将付出5万亿美元的代价。据此,美官方认为,在赖清德五月就职前,中国大陆会采取激烈的做法,以限制“台独总统”促战的行动。
然而,美方预期的“行动”——军事入侵、经济制裁、网络攻击——并没有发生,中方反而选择了和平的调子试水温,却发生了各方都没料到的意外。
2月,“2·14金门撞船事件”是一起让台海问题发生质变的意外,中国大陆因这一事件展开了“台海内水化”的行动,进一步落实了“中国主权”,而美国缺乏支点与理据介入此事。
从此,中国海警在台海问题上扮演的角色被高度关注,“非军事行动”让美国不好发作,但“第二海军”显然就是灰色作战的前锋部队,甚至可预期海警将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如此,大陆推进“台海内水化”的行动仍然非常克制,未与台湾海巡发生冲突,不让美方有介入的理由。
简单说,“刺猬战术”无法处理海上治权的问题,但中国海警可以实施“隔离”(quarantine)这个比“封锁”更令美方头痛的战术。换言之,“隔离”战术就是台海问题发生质变的指标。
什么是“隔离”?美国舆论在年中聚焦于此,并陆续给出重点说明,成为“中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拿下台湾”的论述基础。关于此,下文会再做分析。
3月,南海局势升温,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碰瓷中国,原则上是台湾“刺猬战术”的延伸。菲律宾被美方设定为台海战争的武器弹药运补与监视基地,炒作南海岛礁争议,有利于美方在菲律宾的军事布局。
4月,小马科斯先后在“美日菲峰会”,以及与新西兰总理的联合声明里,炒作台湾问题。早在2月,小马科斯就接受日媒专访,声称“很难想象菲律宾不被(台海战争)卷入”,可以说是菲律宾接轨美方台海战争叙事的起手式。
因此,随后中菲争端的迅速升温,应视为美国“打包”南海与台海,甚至东海的战略操作。拜登政府无法介入金门事件,改打南海牌,以在第一岛链形成围中氛围。
本月,美军在吕宋岛北部部署提丰中程导弹系统。
5月,赖清德就职,其“台独”演说显然是美方刻意的操作,意在试探中国大陆底线,此举促发了“联合利剑-2024A”围台军演,中国大陆不再唱软调。与上一次围台军演的主要差异是,这一次大陆海警加入了军演行列。
从某一层面看,“联合利剑-2024A”并非战争讯号,而是近一步将台海内水化的实务操作,以表明在战争之外,大陆还有其他选项“反独促统”。
6月,仁爱礁冲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海警首度携带武器登上菲律宾武装部队的船只,“中国海警 vs 菲国海军”是此轮冲突的重点,并以菲方6名士兵受伤作结。中国海警再一次展现了“第二海军”的实力,以及“非战争行为”的可操作性。
同月,美国舆论开始正视中方的“隔离战术”。与“封锁”不同的是,隔离是指“登船临检”这类伸张主权的非战争行为,不需要关闭水域或者限制船只进入,不会触及国际法,他国难以用“航行自由”为理由进行干预。
重点是,彭博社预测了台海战争与封锁的全球损失,但无法预测“隔离”会造成什么损失,或者说,“隔离”根本不会造成全球经济损失。对此,美太平洋司令部前情报官员认为,“隔离”可能会造成两岸经济的损伤,与台湾民心的“拒统”情绪,对大陆不一定有利。
本月,美印太司令帕帕罗宣扬“地狱”(Hellscape)计划,称阻止解放军登陆台湾的关键,是布局大量无人机与无人舰艇,在台海实现“地狱景象”。另一方面,大陆公布“惩独22条意见”。
7月,特朗普于6月接受专访称台湾偷走美国(价值千亿美元)的芯片生意,主张台湾须向美国交保护(险)费,并于7月遭到刺杀,美国选举进入白热化阶段。
同月,菲国海警船坐滩仙宾礁。
8月,华盛顿智库“捍卫民主基金会”到达台湾,称中国大陆将利用“蟒蛇战术”,透过经济、网络、法律等手段缓慢对台施压,以瓦解台湾民心士气。其中,海上封锁或部分封锁(隔离升级)也是手段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舆论出现一种新型的“弃台论”,主张让台湾成为“刺猬”,但美国不需要保卫台湾,应该让台湾成为北京的巨大负担,即便美国付出的代价是两岸统一。
同月,仙宾礁冲突升高,中国海警坚壁清野,并对局势控温。
9月,黎巴嫩遭“低科技恐袭”,台科技业被疑为帮凶,此事件侧面凸显了大陆“隔离”台湾多了一个理由,因为随着台湾与美国的科技合作案愈来愈多,供应链是否会被利用在其他地区的恐怖攻击上,需要大陆“登船临检”处理。换言之,大陆海警也可以是“反恐前线”。
同月,德国军舰22年来首度穿越台海,遭解放军海空跟监,坐滩仙宾礁的菲律宾海警船则离开,重返巴拉望岛。美方指使下的“南海碰瓷”并没有成功,转过头又想在台海刷存在感,让德国去彰显美国的存在。
对此,中方的回应是,睽违44年,解放军向西太平洋发射一枚东风洲际导弹,展现长程打击能力,彰显中国在西太平洋的存在。
10月,赖清德在双十前发表“祖国论”,但与就职演说相较,双十演说的“台独味儿”打了对折,而补上了“华独味儿”。虽然如此,“联合利剑-2024B”还是如预期展开。
与“联合利剑-2024A”不同的是,“联合利剑-2024B”旨在演练“要港要域封控”,大陆海警的角色更为凸显,四支海警编队巡航管控本岛六大港口。有大陆舆论简明形容这次军演是——大陆海警执法、海军拒止、空军掩护、火箭军待命,共同组成对台湾压迫性极强的“蟒蛇战略”。
同月,美国选举进入肉搏阶段,特朗普再度要求台湾向美国支付更多“保护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研究机构:英伟达H20芯片在华季度出货环比骤增50%
2024-12-30 20:45 观网财经-科创 -
中国最重要的事是,不能总看美国的眼色行事
2024-12-30 19:44 观察者头条 -
实测可灵、即梦,AI作图谁更胜一筹?
2024-12-30 19:0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拿来主义就像在别人地上种庄稼,人家把地收回去就什么都没有了”
2024-12-30 18:38 观网财经-科创 -
国家高端医疗装备!美的旗下万东医疗DSA产品上榜
2024-12-30 18:35 观网财经-健康 -
外网热议:中国科技巨头百度比OpenAI更早发现Scaling Law
2024-12-30 17:51 -
AI芯片竞争激烈,英伟达将未来押在机器人上?
2024-12-30 16:27 观网财经-科创 -
“AI教父”:30年内AI致人类灭亡几率达10%至20%
2024-12-30 10:35 -
华为董事:这两年终端能活下来,有国民对华为品牌的热情
2024-12-30 10:07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2024-12-30 09:47 车市快讯 -
华为多款手机降价,Mate X5直降2500元
2024-12-30 08:56 观网财经-科创 -
全球首个重症医疗大模型,来自中国
2024-12-29 15:1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特朗普请求最高法暂缓出售TikTok,专家:不可盲目乐观
2024-12-29 15:13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荣耀完成股改并更名,将适时启动IPO
2024-12-28 10:21 观网财经-科创 -
小米:自研IoT操作系统Vela全面开源
2024-12-27 21:35 观网财经-科创 -
“美元全球官方储备份额,降至30年新低”
2024-12-27 20:24 美国一梦 -
对中国经济增长信心十足,刘强东为员工加薪后再1亿元增持京东仓储
2024-12-27 18:10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工信部:2025年推进工业5G独立专网建设
2024-12-27 17:30 观网财经-科创 -
“AI界的拼多多”推出新款大模型,水平如何?
2024-12-27 17:01 科技前沿 -
旗舰配色搞国内外区别对待?OPPO称绝对没有
2024-12-27 12:39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8“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61“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78“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1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9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