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雁默: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
最后更新: 2023-07-19 08:00:36电动车的减碳迷惘
众所皆知,中国已主导了全球电池与清洁能源技术市场,电动车正在快速扩大市占,欧美对此发展的应对则出现分歧。
美国对中国汽车征收27.5%高关税,并透过“通胀削减法案”鼓励本土电动车制造业,以保护主义补贴的形式树立另一层壁垒。相对地,欧洲对进口汽车只征收10%关税,对电动车的政策补贴则适用于国产车与进口车,以此支持减碳目标,包含2035年禁售燃油车政策在内。
2022年,欧洲汽车销量925万辆,日本420万辆,美国1375万辆,中国2700万辆,其中,电动车就销售了590万辆,全球59%新能源车来自中国,中方还控制着全球76%的电池产能。今年,全球电动车销量破千万辆,年增长55%,2023年第一季销量更突破230万辆,预估整年销售1320万辆,仍保持快速增长。
众多中国品牌电动车进入欧洲,却被美国拒于门外,这意味着从气候议题的视角看,美国对华“去风险”远比欧洲积极,而欧洲对气候议题的重视又远胜于美国,中国在此议题上比较能有效合作的对象是欧洲。若考虑到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同时也歧视欧洲进口车,直观上,中欧其实应该联合起来要求美国开放市场,停止其全球性的“去风险”作为。
不过,以上推论是纯理性的,恐怕不太现实。从欧洲视角看问题,汽车产业毕竟是欧洲最大的产业,同时也是最大的雇主。过去十年,汽车出口每年为欧洲经济带来700亿至1100亿欧元的贸易顺差,是金山银山,不太可能坐视中国电动车品牌在此畅行无阻地攻城掠地。
他们看到的危机是,去年,中国对欧洲的投资有一半以上(240亿美元)投在电动车产业,而中方的优势不仅止于电池(技术与成本),还在于没有“燃油车包袱”,不必负担各种转型成本。
例如,欧洲厂为了与中国厂的高效率竞争,必须从速淘汰燃油车技术工人,随着法令对电动车发展的鼓励,这样的转型阵痛只会逐日加剧。
因此,欧洲提高进口车关税恐怕只是时间问题,在气候与产业的天秤上,欧方迟早得用上“去风险化”概念,以保住他们的高额贸易顺差,与蓝领利益。
尽管有的欧洲国家如德国,会为了保住中国市场销售而避免树立关税壁垒,但也有的国家如法国,积极寻求关税壁垒以保护本国相对脆弱的品牌。面对有点不知所措的欧洲,中方应谨慎处理欧方在此问题上的内部分歧,不断寻找共赢的模式,否则“去风险化”会像魔鬼的诱惑,让欧洲禁不住牺牲气候政策,并政治化产业问题。
大西洋的另一端,由于美国本来就将“去风险化”视为脱钩的同义词,政治化产业问题又是保护主义的高效工具,因此,美国政客与车企倾向于牺牲气候政策以自保,保住市场与劳工,以免自己也落入欧洲掉进的“陷阱”。这便使得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遇到了逆风,现在该法案中的电动车补贴与监管,被视为过度鼓励新能源产业的不当政策。
我数度提过两点:一、美国不擅长产业政策;二、拜登最重视的票仓是工会;选举年又来了,合理推估,拜登政府必然会向共和党与本土车厂妥协,放缓推动电动车基建的节奏,并维持进口车的高关税。事实上,阻碍美国消费者购买电动车的主要绊脚石,就是高价与充电桩的不足,这便是美国自我阻碍进步的破口。
既如此,克里与中方在气候议题上的“合作”,就必然要放大中国的问题,淡化美国的问题,会将焦点放在燃煤电厂等层面上,而不是放在美国推动新能源的迟滞进度上。因为后者是中方的强项,美方必须去除中国设备进口障碍,才能促进自身减碳。
共和党正将拜登的气候议程视为“民主党与魔鬼共舞”的铁证,在电动车领域,要求在政策面坚壁清野地斩断“中国制”的进口与中国投资。已经浮现的案例是,美国电池厂Microvast早先收到2亿美元补助承诺,以支持其在田纳西州设厂的案子遭到否决,理由是Microvast在中国有子公司;此外,福特与宁德时代合作在密西根州设立电池工厂的案子也受阻,即便福特喊冤称该案只是单纯的技术合作。
美国企业非常清楚,推动新能源车必须与中国厂商合作,否则补贴拿来干什么呢?若完全用在独立研发以求追上中国进度,这点补贴只是杯水车薪。
欧洲与美国在电动车层面上的气候与产业矛盾是类似的,政府敦促产业转型以减碳,却又不愿支持转型所必要的跨国合作,难怪“去风险”会让所有人都陷入困惑。
总言之,西方在气候议题上陷入了多重矛盾,问题核心就在于“去风险”,所以中方在国际场合与西方于此议题上交手时,理应从“去风险”问题切入,要求对手移除这个主要的合作障碍,若光是谈中国问题,就不必合作了。
这次中方不妨反问克里,你们到底要不要推动新能源政策?他可能会将拳头塞在自己嘴里。
注1:https://reader.foreignaffairs.com/2023/07/13/the-cold-war-trap/content.html
注2:https://www.observersnews.com/internation/2023_07_13_700797_s.shtml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消费日报|顺丰将和LV母公司合作推出奢侈品物流体系、五芳斋回应“端午销量下行”
2023-07-18 18:22 观网财经-消费 -
土巴兔718:联动家装生态链,打造一站式用户装修体验
2023-07-18 15:05 观网财经-消费 -
Olé推出14款自有品牌系列新品
2023-07-18 13:26 观网财经-消费 -
恒大补发财报:两年巨亏8120亿,有息负债1.7万亿
2023-07-18 10:36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爱马仕重返天津开设门店、永辉超市致老人受伤拒付医疗费被强执
2023-07-17 18:41 观网财经-消费 -
准现房销售,碧桂园尝试“保交付”新方法
2023-07-17 18:05 观网财经-房产 -
体检需求持续提升,美年健康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100%
2023-07-17 18:05 观网财经-健康 -
又一只债券获5年展期,花样年化债提速
2023-07-17 17:03 观网财经-房产 -
统计局: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9%
2023-07-17 10:47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家统计局:6月楼市再降温,房价下降城市增多
2023-07-15 23:53 观网财经-房产 -
因信披违规被立案,格力地产并购珠海免税再添变数?
2023-07-14 21:02 观网财经-房产 -
消费日报|上半年茅台日赚1.97亿、Burberry第一季度零售收入增长17%
2023-07-14 17:23 观网财经-消费 -
“周杰伦概念股”巨星传奇昨日在港上市
2023-07-14 13:03 观网财经-消费 -
消费日报|迪奥发布2023秋冬成衣系列、贵州茅台申请茅小咖商标
2023-07-13 18:27 观网财经-消费 -
“要么底价,要么摇号”,上海二批次首轮土拍两级分化
2023-07-13 17:39 观网财经-房产 -
国台办:一家企业能深刻认识错误,即日解禁
2023-07-13 17:34 两岸关系 -
深圳双拼房“双证合一”,业内:对整体楼市影响有限
2023-07-13 17:32 观网财经-房产 -
华侨城曾经的前三把手被“追责”
2023-07-13 15:43 观网财经-房产 -
-
58同城、安居客:上半年保障性租赁住房推进加快
2023-07-12 16:12 观网财经-房产
相关推荐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评论 41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233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91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3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46最新闻 Hot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