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芯谋评论: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借鉴及应对
最后更新: 2022-08-15 08:06:59【文/芯谋评论】
80岁的美国总统拜登,签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签名。
美国时间8月9日,拜登签署了《2022芯片与科技法案》。英特尔、美光、AMD等企业的CEO,美国联合汽车工会主席,美国主要半导体地区州长及议员等出席了法案签署仪式。美国半导体的精英齐聚白宫,他们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芯片法案是一世代才有一次的投资美国的机会”,拜登在白宫的签署仪式上表示:“这项法案将协助美国赢得21世纪的经济竞争。”
当地时间8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中新社
美国人对此法案极其郑重其事,法案中有一个细节:计划向美国小学、中学、高中、本科和研究生普及微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的知识,立项给予美国下一代以工作为基础的学习项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半导体从娃娃抓起。这一幕似曾相识,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美国芯片法案将成为重塑全球半导体格局的起点,影响极其深远。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智库芯谋研究将全面深度剖析该法案,从细节到影响,再到借鉴和应对。
全文目录:
一、为什么要出台芯片法案
二、为什么选在此时出台
三、法案细节
四、对全球的影响
五、对中国的影响
六、可借鉴之处
七、中国如何应对
一、为什么要出台芯片法案
美国芯片法案的核心目的是增强本土半导体产业的竞争力;关键措施是以制造业为核心,强化本土芯片制造能力;主要手段是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建产线,扩产能,带动全产业链发展。芯片制造是半导体产业生态的根基与土壤,关键与核心,半导体全产业竞争力与制造能力高度正相关。目前美国的芯片制造产能在全球市场占比为12%,1990年这个数字是37%。因此美国有担忧,试图通过这个法案巩固其半导体的优势。但一个标榜市场竞争的国家,推出大规模补贴法案必须要有讲得通的理由。
首先,芯片法案被大肆宣扬的主要理由是“威胁论”。这个“政治正确”的由头在美国几乎是万金油,任何阴招、暗招、损招都可以籍此光明正大地亮出来。这几年,美国媒体和政客用放大镜在寻找任何可以支撑“中国芯片威胁论”的证据。譬如前不久中国大陆新建31座芯片厂,尽管2021年大陆本土企业采购ASML的设备在其全球销售额中仅为10.29%。譬如外媒报道国内芯片制造龙头中芯国际能生产7nm芯片,尽管美国早已通过禁售ASML的EUV光刻机等限制中芯生产7nm芯片。
当然,以威胁论为幌子支持自身半导体发展的同时,美国削弱和限制中国半导体发展也毫不放松。通过芯片法案可以限制和阻止国际企业在中国大陆既有制造能力和计划中的先进制造能力,进而将这些制造能力虹吸到美国,达到损人且利己的目的。
其次,这两年在疫情冲击、俄乌战争等黑天鹅的冲击下,半导体产业出现严重的供应链安全问题。全球整车厂因为缺芯,停产、减产的比比皆是,而汽车制造是美国的支柱产业,汽车企业和汽车工会在美国政治影响力巨大。此外,美国军用芯片的制造,也有很多需要在美国本土之外完成。所以,增强美国芯片供应链安全,也是美国芯片法案的重要目的。
第三,美国之外的芯片制造主要分布在东亚,让美国产生了危机感。因此,美国开始对供应链进行安全布局。台积电、三星是美国所需芯片的主要生产商,尤其台积电是全球最大最先进的芯片代工企业,主要制造工厂都在中国台湾。由于东亚特殊的地缘政治,当全球大国以底线思维考量供应链安全时,美国吸引台积电、三星到本土设厂,既有以先进制造完善美国半导体生态的考量,又有极限状态下供应链安全的考量。
二、为什么选在此时出台
因为“中国芯片威胁论”、疫情冲击、供应链风险等因素,使得芯片法案在美国获得很高的支持率,使其成为美国两党可以共用的一个政治工具,它的通过决定着美国多个政治意图的实现。
关联最大的就是推动并促成美国此前提出的CHIP4联盟。CHIP4联盟的主要内容是拉拢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形成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协作的小圈子,同时促成全球主要芯片制造企业在美国建厂。最终抑制、孤立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发展。
芯片法案只是美国组合拳中的重要一步,组建CHIP4联盟才是关键杀招。因为美国深知仅靠美国无法再现其半导体领域的辉煌,同时仅靠美国也无法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所以美国为了打拉结合,组建CHIP4联盟,必须要有大礼包引诱CHIP4联盟的相关企业。
芯片法案以对抗中国为幌子,但台积电、三星才是美国芯片制造企业真正的对手,所以这些东亚公司在美国设厂,不敢、不愿、不想把最先进的技术拿过去。同时美国的芯片制造成本比亚洲高得多,美国工人和工程师的纪律性又与半导体制造业的要求不相匹配。
所以仅靠打压并不能形成CHIP4,上述企业赴美建厂多是观望拖延。
同时,台积电、三星等制造巨头都在中国有制造基地。美国通过限制外企在华先进制造工厂获得设备与技术服务的打法,逼迫外企将先进制造从中国转移到美国。世界存储巨头韩国SKHynix近一半产能在中国。新制裁落地后不仅锁死其升级机会,还可能影响到既有先进工艺的制造,因此,近日SKHynix投220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以上因素导致CHIP4内部,以及西方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如果CHIP4联盟只谈主义,不拿出利益是无法实现的,只有批准芯片法案,拿出真金白银才能促成这个联盟。
CHIP4之外,还有美国两党政治的原因。芯片法案仅靠执政党之力无法获得通过,只有获得部分共和党的支持才能通过。两党之间如何利益交换,既能通过执政党主推的芯片法案,又能让共和党获益,凑成一个复杂交易。具体而言就是将共和党的一些提案也包装到芯片法案中,以一拖多的模式通过国会审查。
但随着疫情的缓解,供应链危机将会逐渐化解;甚至中国芯片威胁论随着信息逐渐对称也终将祛魅。美国学界和新闻界已经开始质疑芯片法案,芯片法案的民意基础逐渐受到威胁。所以美国两党必须在“产业回归正常”前,尽快将此法案通过并且签署生效。
此外,美国中期选举临近。尽管这是一个两党共同发起的法案,如果在国会通过貌似两党均受益,但那些发起提案、同意提案的议员将更加受益。
以上因素综合起来,芯片法案再也等不起。随着佩洛西制造的紧张局势助攻,芯片法案正当其时地通过了。
- 原标题:芯谋评论:拜登签署芯片法案,细节、影响、借鉴及应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发不起司机工资而停运?河南郸城公交折射行业经营困境
2022-08-13 20:23 产业万象 -
17家房企联名请求合肥市政府:打击专业房闹及“恶意维权”
2022-08-13 14:50 观网财经-房产 -
营收净利双降、市占率下滑,即将赴港上市的中国中免忧虑隐现
2022-08-12 23:15 观网财经-消费 -
冲击A股年内第二大IPO,联影能否破局高端装备“卡脖子”困境?
2022-08-12 14:29 观网财经-健康 -
越秀服务上市一周年,第三方外拓在管面积增长151%
2022-08-11 20:26 中国房市 -
郑州百亿纾困基金,首个“幸运儿”为什么不是住宅?
2022-08-11 19:57 中国房市 -
营收净利双增背后,华东医药靠收并购转型走出集采失利阴影?
2022-08-10 22:19 观网财经-健康 -
龙湖管理层回应股价大跌:商票逾期系谣言
2022-08-10 19:21 中国房市 -
千亿新华联,被3000万欠款逼到墙角
2022-08-10 19:05 中国房市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新明珠能成为上市陶企第一股吗?
2022-08-10 19:04 中国房市 -
新能源汽车免税期将终结?乘联会发文称电动车征税是必然趋势
2022-08-10 16:35 新能源汽车 -
泊车不再糟心,智慧停车催生400亿新风口
2022-08-10 15:32 -
联动《原神》,一加手机发布Ace Pro系列
2022-08-10 10:46 产业万象 -
花式还债一年,富力难逃违约宿命
2022-08-08 21:14 中国房市 -
AMC巨头纾困房企,地产行业解救思路转向
2022-08-08 21:13 中国房市 -
美的集团谐波减速机项目获“国际领先”科技鉴定
2022-08-07 21:03 产业万象 -
奥美医疗43名员工中毒入院,专家称系长期多次吸入所致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健康 -
德州扒鸡IPO,被时代抛弃的老字号还能有新故事吗?
2022-08-05 20:58 观网财经-消费 -
深圳拍地,华润“独秀”
2022-08-04 20:04 中国房市 -
周黑鸭上半年净利降超90%,卤味能不能定位高端?
2022-08-04 20:03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