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阿富汗没有沦为失败国家,是塔利班执政一年的最大政绩
而哈扎拉人的待遇更差。当塔利班于2021年9月宣布成立看守政府时,哈扎拉人既没有出现在塔利班33名临时内阁名单中,也没能在全国34省、387 区中担任市长或警察局长;在巴米扬、戴孔迪和加兹尼三个哈扎拉人聚居的省份中,哈扎拉人亦没能担任任何高级政府职位。
而后塔利班为展现自己焕然一新的“包容性”,争取国际承认,便象征性地任命两位哈扎拉人:第一位是本在萨尔普勒省担任低阶指挥官的毛拉维·马赫迪(Mawlawi Mahdi),其被派至巴米扬省担任情报局局长,但不久后便被解职调任他处,据称是因政府担忧其身为哈扎拉人,“或许不能公正的与塔利班分享情报”;第二位是阿卜杜勒·拉帝夫·纳扎里(Abdul Latif Nazari),其被任命为阿富汗的经济部副部长。
但与此同时,大量前共和国政府时期的哈扎拉公务员、法官,正被塔利班以“组织改革”为借口强制解职;戴孔迪、巴尔赫、赫尔曼德、坎大哈和乌鲁兹甘省等地亦出现大量针对哈扎拉人的土地掠夺,许多家庭的房产与农园被没收,充作塔利班士兵与其支持者的“奖赏”,倒霉的哈扎人只能流离失所。如此现象,塔利班中央政府虽未必授意,却也显然没能有效阻止。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塔利班的政治“包容”仍有条件,大抵是军功越盛、反抗能力越雄厚者,获得拉拢与优待的机率便越高。
例如与塔利班军事合作多年的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人,即便不能在中央与普什图人平起平坐,却仍有与塔利班喊价的本钱,且能最大程度避免塔利班基层士兵的劫掠;相较之下,哈扎拉人长年缺乏自己的民族武装,能获得多少政治与生存空间,皆须仰赖塔利班“垂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若不是开放哈扎拉人参政有助改善塔利班形象、争取国际承认与援助,马赫迪与纳扎里的任命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而女性权益也是如此。在外界看来,阿富汗女权或许是纯粹的性别与个人尊严问题,但在阿富汗的历史脉络内,妇女政策本质上还是政治问题,即开明政策与保守政策,究竟哪一路线对执政者最有利。
当地时间2022年7月31日,阿富汗喀布尔,一间空教室。阿富汗的大多数女孩已经很久没有踏进教室了。图源:视觉中国
平心而论,从塔利班的角度来看,开明女权政策的唯一短期好处,就只有改善塔利班国际形象、增加被承认的机率这一点,毕竟妇女同样没有自己的武装部队,与必须被拉拢的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武装势力不同;但坏处却是显而易见:第一,开明的妇女政策可能引发统治集团的分裂,破坏执政之初最需要的团结基础;第二,在女权问题上展现开放,可能导致民间的伊斯兰保守势力质疑塔利班“捍卫信仰的决心”,并让诸如“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IS-K)等恐怖组织渔翁得利。
故即便塔利班曾在2021年8月掌权之初承诺,将在伊斯兰法框架下,确保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却仍于今年3月23日宣布,正式撤回开放女子高中的命令。
而这背后的政治逻辑,或与塔利班始终未得国际承认,且内部保守派以此为由反噬温和派有关。虽说眼下大学教育仍在继续,但若此令未改,未来阿富汗女童的最高学历,将只停留在小学六年级。
文行至此,回顾塔利班执政一年的统治术:普什图人依旧垄断了政治核心,但乌兹别克、土库曼、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的军事参与机会,明显高于1996年至2001年的前次执政期,其政治代表性也有所上升;哈扎拉人虽未如前次被塔利班系统性屠杀,却依旧位处政治体系边缘,且底层民众要承受被塔利班基层剥削的风险;妇女权益同样比前次执政改善,但明显劣于前共和国政府时期,尽管塔利班认为自己已有“显著改善与让步”。
而上述架构看似安排了阿富汗政治秩序,却仍有一股势力自成一格,那便是屡次发动恐袭的“伊斯兰国呼罗珊分支”(此处简称“伊斯兰国”)。
8月11日,塔利班宗教领袖哈卡尼在喀布尔一所神学院的爆炸袭击中丧生,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布对此负责。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的阿富汗盘踞着两大恐怖组织:“基地”与“伊斯兰国”,其中“基地”是塔利班的长期盟友,其在阿富汗的组织结构相对完整,并宣誓效忠塔利班领袖阿洪扎达,即现今的阿富汗最高领导人,其武装势力也与塔利班的“哈卡尼网络”有所合作,高层领导人更是相互联姻,故“基地”并未在阿富汗内部制造恐袭,而是主要进行“海外作业”。
然“伊斯兰国”与塔利班存在竞争关系,尤其是2019年“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的总部遭推翻后,其便将治理脆弱的阿富汗当成复兴基地,大力招募当地民众;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伊斯兰国”战士转投塔利班,加上塔利班亦大力扫荡“伊斯兰国”,好维护自己“阿富汗唯一合法圣战代表”的身份,往复之间,“伊斯兰国”的壮大之梦似乎没能实现。
但尽管如此,其仍具备持续发动恐袭的能力,而塔利班虽说善于扫荡,却对反恐的细致作法十分生疏,故也无法完全遏止“伊斯兰国”的骚扰式恐袭,使其演变为眼下阿富汗最难控制的安全阴影。
如今“伊斯兰国”正在积极招募阿富汗的乌兹别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利用的便是塔利班依旧浓厚的普什图民族主义本位,及其引发的族群嫌隙,毕竟这一要求仍有市场。短期之内,“伊斯兰国”恐将持续猖獗,而不谙现代反恐的塔利班,则必须与其进行一场艰苦的持久战。
整体来说,当今的阿富汗政治情势,在二代塔利班的统治贯彻下,形成了“包容”但有限制,“安全”但有漏洞的状态。虽说西方所期待的“各族共融的包容性政府”短期之内不易出现,女权发展亦不乐观,“伊斯兰国”的威胁也无法立即根除,阿富汗却终究没有重演军阀割据的失败状态,并在塔利班的政治肃清与拉拢并行下,成为一个政治相对一统的新生国家,安全状态也是近十年来最高。
阿富汗的经济形势:没有崩解但前景艰困
而在经济形势上,塔利班成功遏止了2021年8月以降的经济危机,各式数据不再自由落体,但阿富汗的产业与发展前景依旧艰困。
而综观这场经济危机的根源,约由以下几大因素共同导致:
第一,西方国家以制裁塔利班为由,停止了经济援助。早在前共和国政府时期,西方外援便在阿富汗GDP中占比高达45%,如今一朝抽手,自会导致阿富汗的财政急剧萎缩、预算崩溃。此外阿富汗过往为提供民众的基本健康、教育服务,同样要仰赖大量国际援助,而这一架构亦受政治的改朝换代波及,导致基本民生受到冲击。
第二,阿富汗央行有高达92亿美元的海外资产遭到冻结,代理银行更以反洗钱和打击恐怖主义为由,停止了国际支付服务。此举直接重创阿富汗企业支付进口货款与结收出口货款的能力,同时严重干扰了当地金融秩序,阿富汗央行无法稳定阿富汗尼和美元现钞的供应,连带引爆了国家规模的银行系统流动性危机,影响企业和家庭的营运资金和储蓄。此外出于对金融不确定性的恐惧,外界对阿富汗的投资信心也迅速下降。
第三,在恐惧塔利班的情绪驱使下,有数十万难民逃离阿富汗,其中有不少是工程师、科学家等高技术人才。此一现象直接导致人力资本的大幅流失,且塔利班后续对妇女施加的就业限制,也会影响未来的阿富汗劳动参与率,冲击国家经济产值。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
俄拟立法:扩大总统军事合作决策权
2022-08-25 08:26 俄罗斯之声 -
夏宝龙会见即将离任的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2022-08-25 08:01 中俄关系 -
张军:决不允许世界滑向“新冷战”
2022-08-25 07:36 乌克兰之殇 -
王毅谈中韩相处之道:君子信以成之
2022-08-25 07:13 中国外交 -
加外长:应德国要求,将还给俄方北溪1号所有涡轮机
2022-08-25 06:58 观察者头条 -
英首相现身基辅,宣布新一轮对乌军援
2022-08-24 23:39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被曝与多个亚洲国家接触,讨论长期售油折扣
2022-08-24 22:54 俄罗斯与世界 -
北约秘书长:支持乌克兰的确会付出代价,可我们别无他法
2022-08-24 22:32 乌克兰之殇 -
俄乌战争半年,在普京眼皮底下搞暗杀,世界站在刀刃上
2022-08-24 22:28 乌克兰之殇 -
希拉里和卡戴珊battle法律知识,输了
2022-08-24 22:17 -
美媒:仅存几个“太平洋友邦”至今都没声援台当局
2022-08-24 21:54 中美关系 -
马克龙:好日子快过完了,但捍卫自由需要有牺牲
2022-08-24 21:27 法国来信 -
他后援会会长也与“统一教”有关?
2022-08-24 21:17 日本 -
缅甸选举委员会:各政党会见外国组织和个人需经批准
2022-08-24 20:56 缅甸局势 -
官邸又流出不雅照,这次芬兰总理道歉了
2022-08-24 20:10 欧洲乱局 -
“若不取消安倍国葬,下一个死的就是岸田文雄”
2022-08-24 19:45 日本 -
美国《外交》杂志:中国实力并未见顶,北京等得起
2022-08-24 18:34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女子在意大利被移民强奸,总理竞选人把现场视频发了出来…
2022-08-24 18:20 -
切断俄通欧陆路?立陶宛:五国寻求禁止俄公民入境
2022-08-24 18:15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50“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03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54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