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迦陵:阿富汗没有沦为失败国家,是塔利班执政一年的最大政绩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孙迦陵】
2021年8月15日,塔利班进入喀布尔,时任总统加尼出逃,尚未完全撤离的美军只能狼狈加速。一片混乱中,阿富汗正式变天。
彼时对于塔利班的二度掌权,全球舆论场激烈对峙。在欧美的主流媒体与学术体系内,“哀叹阿富汗的命运”是无庸置疑的政治正确,此派论述倾向强调塔利班的恶名昭彰、满手鲜血,并会细数其1996年至2001年执政期间的种种暴行,包括炸毁巴米扬大佛、屠杀哈扎拉人与什叶派、大规模压迫女性等。
而在亚非拉等非西方舆论场内,却有不少人对阿富汗的变天拍手叫好,甚至将塔利班浪漫化为“阿富汗的解放者”,并称此一政治变局为“阿富汗人民的选择”。此派叙事往往强调美国扶持的前共和国政权如何腐败无能,阿富汗政府军如何编造“幽灵部队”吃空饷,美国又是如何践踏阿富汗的民族尊严等。
平心而论,两种叙事都有市场,是因其都建立在一定程度的事实基础上:塔利班的统治之术确实不怎么高明,之所以会在2001年垮台,除了美军的强攻外,阿富汗反对势力的里应外合亦为关键;美国也着实在击溃塔利班后强硬扶植了前共和国政权,而这一政权当中许多军阀出身的政治精英,同样手染鲜血、不比塔利班干净,腐败更是习以为常。
但全球舆论场之所以为此激烈撕扯,塔利班的本质恐非症结所在,叙事背后的舆论阵地斗争才是真关键:在以西方为核心的“自由主义”话语圈内,为了证成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强硬扶植傀儡政权的正当性,塔利班必须是十恶不赦的存在,尤其是在这套话语已因“阿拉伯之冬”、颜色革命而逐渐破产的当下,塔利班更要邪恶到底;而在亚非拉的反西方舆论场内,为了证成“自由主义”话语的虚伪、美国的长年双标,塔利班的部分暴行会被选择性淡化、甚至忽略。
简言之,在阿富汗变天所引发的全球辩论中,塔利班的角色在许多时候只是填充叙事的工具。面对眼下“东升西降”的国际格局变动,这几乎是无可避免的发展,正如此次俄乌战争引爆的全球舆论博弈,在30年前冷战刚结束、西方一片“历史终结”的大胜氛围下,同样是令人难以想象的存在。
如今塔利班执政已届满一年,但上述舆论博弈格局仍在发挥作用,西方主流媒体持续以女权倒退、经济萎缩、恐袭重演等叙事,描绘“沦为人间炼狱”的阿富汗;反西方舆论场则持续表彰“阿富汗终于独立自主”、“人民安全感大幅提升”,来抗衡西方的舆论攻势。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8日,阿富汗喀布尔,塔利班士兵在站岗。图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要对塔利班的执政给出黑白分明的纯粹正反评价十分困难,阿富汗的特殊政经情势与国际处境,让塔利班的二度开局困难重重,其自身的意识形态立场亦是短期难移。
但平心而论,就执政一年的整体成果而言,阿富汗没有彻底沦为中央失能、军阀割据、内战再起的失败国家,便是塔利班的最大政绩,而这包含了贯彻统治与经济运行的两方面成就。
阿富汗的政治形势:“包容”但有限制 “安全”但有漏洞
在贯彻统治上,评价阿富汗政治尚不能以“成形的民族国家”为标准,而是要考虑其“国族整合不全”的现实。以2001年塔利班倒台时的民意版图为例,其主要支持者多为西南农村的普什图人、毛拉、逊尼派保守势力,但诸如城市居民与知识分子,便大多是塔利班的反对者;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土库曼人亦然;什叶派穆斯林与哈扎拉人则因遭受塔利班迫害,而成了当然的反对派。
但以塔利班第一次执政的粗糙度来说,其之所以能维持政权数余年,除了铁血军事实力外,民众支持也是关键,而这表示光是普什图民族主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能动员的人群,便足以构成阿富汗民众的相对多数。
简言之,这个政权即便树敌不少、统治方式也令人咋舌,仍是阿富汗经历了残酷近代史后,自尸山血海镕铸而出的第一批本土统治集团,拥有一定的阿富汗社会代表性,若非当年美国的强硬介入,其政权寿命或许还能更长。
然也正因垮台的教训,让塔利班知晓了“统战”的重要。故在美国强硬扶持阿富汗前共和国政权期间,塔利班持续向非普什图人伸出招募之手,企图以伊斯兰的意识形态大屋顶,弥合民族主义的情感鸿沟。
以普什图人占比较低的阿富汗北境为例,塔利班拉拢了对政府不满的乌兹别克、土库曼武装分子,并在巴达赫尚省与前竞争对手伊斯兰党接触,结成了某种共抗世俗政府的同盟关系。由2021年塔利班的势如破竹来看,多年“统战”显然不是白费功夫。
而观察2021年至2022年这段执政期,塔利班的统治双管齐下,一方面打压并肃清反对势力,一方面展现自己的“包容性”,如此不仅能最大程度维持统治集团的稳定,也是意在争取国际承认。
在肃清反对势力上,塔利班以压倒性武力,迅速弭平潘杰希尔谷地叛军与其他武装组织,巩固了对阿富汗绝大多数地区的实质控制,建立了安全秩序;在应对民间的反抗声浪上,塔利班大力压制言论自由与政治示威活动,但与前次执政的大规模血腥镇压、法外处决有所不同,此次执行方式大体是选择性的逮捕、拘留、殴打和威胁,当然如此做法还是相当粗暴,但与塔利班的过往经验相较,已算“人道细致”。
例如在2021年9月各国人员相继撤出后,塔利班便驱散了第一批全国抗议活动,其成员主要是喀布尔和各大城的知识精英,以及阿富汗各地的妇女组织;接下来几个月里,策动示威、在媒体上批评塔利班的知识分子、媒体人、人权活动家等,纷纷被情报部门拘留,有些人只被拘留数天,有的则被拘留长达数月。
虽说多数人的结局都是平安获释,但这般恫吓已然引发寒蝉效应,如今的阿富汗从媒体到学术界,皆开始自我审查。对只能留在阿富汗、无法远赴海外的反塔利班人士来说,其必须学着适应新生活,并设法在截然不同的政治文化氛围下求生。
而在展现政治包容度上,塔利班此次学会了适时“容纳异己”,但依旧是“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以乌兹别克人、塔吉克人为例,即便其可进入塔利班成为战斗人员,高级军事指挥官的职位仍多由普什图人担任,塔利班高层依旧是普什图人的天下,建政后的国家安全关键职位则由“哈卡尼网络”(Haqqani network)成员担任。
如此现象引发了部分少数民族武装的不满。2022年1月,塔利班以涉嫌绑架之名逮捕指挥官马赫杜姆·阿莱姆(Makhdum Mohammad Alem Rabbani),法里亚布省的乌兹别克人便群起暴动,原因是阿莱姆身为极少数担任塔利班指挥官的乌兹别克人,在北境具有一定影响力,却不仅没高升还锒铛入狱。如此境遇诱发了乌兹别克人的普遍共情,认为自己正被塔利班过河拆桥、兔死狗烹。此次危机最后以塔利班大军压境、同时派出当地亦颇有威望的塔吉克指挥官前来劝说,才缓缓散去。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
俄拟立法:扩大总统军事合作决策权
2022-08-25 08:26 俄罗斯之声 -
夏宝龙会见即将离任的俄驻华大使杰尼索夫
2022-08-25 08:01 中俄关系 -
张军:决不允许世界滑向“新冷战”
2022-08-25 07:36 乌克兰之殇 -
王毅谈中韩相处之道:君子信以成之
2022-08-25 07:13 中国外交 -
加外长:应德国要求,将还给俄方北溪1号所有涡轮机
2022-08-25 06:58 观察者头条 -
英首相现身基辅,宣布新一轮对乌军援
2022-08-24 23:39 乌克兰之殇 -
俄罗斯被曝与多个亚洲国家接触,讨论长期售油折扣
2022-08-24 22:54 俄罗斯与世界 -
北约秘书长:支持乌克兰的确会付出代价,可我们别无他法
2022-08-24 22:32 乌克兰之殇 -
俄乌战争半年,在普京眼皮底下搞暗杀,世界站在刀刃上
2022-08-24 22:28 乌克兰之殇 -
希拉里和卡戴珊battle法律知识,输了
2022-08-24 22:17 -
美媒:仅存几个“太平洋友邦”至今都没声援台当局
2022-08-24 21:54 中美关系 -
马克龙:好日子快过完了,但捍卫自由需要有牺牲
2022-08-24 21:27 法国来信 -
他后援会会长也与“统一教”有关?
2022-08-24 21:17 日本 -
缅甸选举委员会:各政党会见外国组织和个人需经批准
2022-08-24 20:56 缅甸局势 -
官邸又流出不雅照,这次芬兰总理道歉了
2022-08-24 20:10 欧洲乱局 -
“若不取消安倍国葬,下一个死的就是岸田文雄”
2022-08-24 19:45 日本 -
美国《外交》杂志:中国实力并未见顶,北京等得起
2022-08-24 18:34 中美关系 -
乌克兰女子在意大利被移民强奸,总理竞选人把现场视频发了出来…
2022-08-24 18:20 -
切断俄通欧陆路?立陶宛:五国寻求禁止俄公民入境
2022-08-24 18:15 俄罗斯之声
相关推荐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评论 50“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评论 103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评论 154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119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