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航机长:当时我真的没把握 心里也在喊完了完了
关键字: 四川航空机长川航机长刘传建3U8633航班记者:其他的空乘?
毕楠:他们是同样的,要通过他们的一些口令还有拍打座椅让旅客系好安全带,拉下面罩吸氧,同时也安抚了旅客。
记者:你们怎么安抚旅客?
毕楠:有旅客抽筋,可能紧张了,抽筋,乘务员就一直帮他按摩,一直给他放松,还有旅客在哭,乘务员一直在拍拍他的肩,牵着他的手,一直给他信心。
近万米高空,破了一个大洞的驾驶舱,还迅速导致了的另外两个致命后果,一个是低温,另外一个,失压后驾驶舱内的空气会迅速流到窗外去,进而迅速导致驾驶舱内缺氧。
记者:这种冷之前,如果用温度来显示可能是大概零下多少?
刘传健:如果在9800米,温度,按理论算应该是零下40多度。
记者: 零下40多度?
刘传健:对。
记者:但是正常像你们驾驶飞机应该不会穿太厚的。
刘传健:对,平时。
记者:也是穿这样?
刘传健:对,也是这样的,实际上我们客舱正常的温度,旅客应该是调到24度左右,我们平时驾驶舱的温度也在这个温度左右,比较舒适的一个温度。
记者:但是一下子温度从20多度,下降到零下40度,整个肢体的操作是否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刘传健:前期实际上我没有影响,因为前期我太紧张了,肌肉是非常紧张的,我真的没有感觉到。
记者:有戴氧气罩吗?
刘传健:有,我们训练里就有氧气面具,像刚才我说的一样,我想拿出氧气罩来戴,但是我戴不上。
记者:原因?
刘传健:风太大了,吹得我无法拿出任何东西,我把氧气罩拿出来了,无法拿起来。
记者:自己戴不上?
刘传健:对。
记者:没有氧气罩对你而言?
刘传健:当时没有意识到缺氧的问题,当时一心想把飞机操纵好,当时真没想到这个问题。
记者:完全要靠自我的那种,极限的挑战能力来控制,是吧?
刘传健:对,应该说这个时候我觉得,那天我下来的时候,这个地方我觉得应该叫意志力,我觉着这个是非常准确的一个词,意志力用在这个地方,非常恰当。
但意志力不能持续太久,人是有生理极限的。刘传健当时需要马上做的,是尽快降低3U8633航班到有氧气并且温度适宜的飞行高度,否则,机组人员就会被逐渐冻僵或者因缺氧而窒息,整架飞机以及119名乘客也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记者:但是底下的状况你知道吗?
刘传健:下面是山我知道,下面是山我的高度不能下到多低,我是很清楚的。
记者:你的底线是多少要下降?
刘传健:我的底线当时我心目中想的,第二机长没进来的时候,我想的是两万三千英尺。
记者:如果再下可能会和山体有一些。
刘传健:对,接近安全高度以下了,就可能有撞山的危险。
但在当时,飞机已经飞到了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由于这一带山地密布,山高大多在5000-6000米,飞机不能贴着山头飞行,至少要有600米的安全裕度,客舱一旦失压,最低安全高度必须保持在7300米左右,也就是23000英尺高度。
记者:要从三万多千英尺下降到两万三千英尺?
刘传健:对,没有出山就是两万三千英尺,我就不能再下了,一定要出山以后才能继续往下下。
记者:但是如果持续在那个高度上,这么操作不可能吧?
刘传健:也不可能,持续两万三千英尺也不可能,时间太久了,旅客氧气是有限的,温度很低,人体是很难受的。
特殊的航线意味着驾驶舱失压的飞机不能一次性下降到有氧气而且温度适宜的高度,飞行员必须要咬牙坚持在7千多米即23000英尺的高度上继续飞行,直到飞出群山到达盆地上空后才能再次下降。
记者:这个时候,你需要做的是稳定飞机的姿态往下降,当时气压产生了非常大的失压之后,气压对里面的压迫是什么样的?
刘传健:很强的冲击力往里灌,压迫感,为什么我们减速,为了这种压迫感小一点,对我们整个机体的伤害,会小一点,对我们人的伤害会小一点,速度太大了,吹起来会不会把后面吹裂,从这边吹过去。
记者:你说风,从风挡那儿直接吹到?
刘传健:后舱去。
记者:乘客舱?
刘传健:对,如果速度太大了,是不是会后面还会不会坏。
记者:你当时还想到这些问题?
刘传健:对,我当时想的主要就是这个伤害,这个风的伤害不要把我造成的伤害变成对我们机体造成伤害,我就想着减速,我前面也说了,我在大速度还是小速度,大下降率还是小下降率这一块我是非常纠结的,是我心里非常纠结的问题。
记者:为什么会纠结?
刘传健:因为我速度太大了下高度会快一些。
记者:快带来的问题副作用是什么?
刘传健:机组的安全机体的安全可能无法保障。
- 原标题:独家专访川航英雄机组:万米高空如何完成生死迫降?
- 责任编辑:奕含
- 最后更新: 2018-05-20 08:50:13
-
陕西七旬夫妇在镇政府院内坠亡 原因正在调查
2018-05-20 08:30 -
中国妇女报:别把“严书记”被查又归因“红颜祸水”
2018-05-20 07:50 基层治理 -
河北武安扫黑除恶 10个村党支部书记被采取刑事措施
2018-05-19 19:57 依法治国 -
女生称险被房东强奸警方取证不全 警方回应
2018-05-19 18:18 依法治国 -
西方驻华记者圈到底有多乱?
2018-05-19 17:35 外媒看中国 -
无底线,“情感教主”竟称慰安妇是女性性别优势
2018-05-19 16:21 -
疑似川航机长录音曝光,刚淡定说完“风挡裂了”就…
2018-05-19 16:01 航空安全 -
武汉“爱心学校”停办风波:68个大凉山孩子的求学之路
2018-05-19 15:04 基层治理 -
滴滴顺风车恢复 乘客司机都要完成6步
2018-05-19 14:55 -
男子疑用格斗技术当街打人 北京警方回应
2018-05-19 13:44 -
女子深夜遭滴滴司机猥亵案宣判 乘客曾被勒住脖子不停亲吻
2018-05-19 10:35 -
“我们不红,始皇不容!”刷爆朋友圈的“文物戏精大会”啥来头?
2018-05-19 10:00 -
新疆贫困户680只羊拖3年才发 33人被处理
2018-05-19 09:48 基层治理 -
厦门查处违法网约车超千辆 滴滴已被罚500万元
2018-05-18 21:30 依法治国 -
无需提前购票!铁路首次实现刷手机进站
2018-05-18 15:56 -
广电总局司长:不要因为没有艺术才华 就怪罪题材不好
2018-05-18 11:30 以艺术之名 -
雄安新区:蓝绿空间将占70%,街道100%林荫化
2018-05-18 08:5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正式发布 最高时速25公里
2018-05-18 08:25 -
毒贩被便衣警察追捕 情急之下掏手机报警…
2018-05-17 21:36 -
一男子故意开车飞溅行人取乐,被拘15天
2018-05-17 21:02 中国雷人秀
相关推荐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93“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59“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8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7“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124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
日本和歌山县4只大熊猫,将于6月底送返中国
-
特朗普:俄罗斯没占领整个乌克兰,让步很大啦
-
日本:中国不买美国大豆,要么我们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