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丢:《欢乐颂》,当贫穷和出身成为一种原罪
关键字: 欢乐颂电视剧欢乐颂国产剧欢乐颂蒋欣樊胜美再说得直白一些,安迪和曲筱绡不过是作者渴望成为的那种人,但是樊胜美和邱莹莹才是她的本体。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安迪和曲筱绡的人设苍白又脱离现实,“智商高情商低不擅与人相处的高冷海归”“不学无术靠小聪明也能闯出一番事业的富二代”的老套设定,和知音故事会有什么区别啊?反而樊胜美、邱莹莹和关关要真实得多。
可怕的是,作者一边对安迪和曲筱绡进行着一厢情愿无限贴金的褒扬,一边又把现实中真实自我的代表(即樊胜美和邱莹莹)狠狠地踩进烂泥里,认定她们出身的阶级和原生家庭决定了一切的挣扎都是徒劳。哎,不知道作者现实生活得有多苦,对自己也真够毒的。
其实《欢乐颂》的争议之所以那么大,不在于它是否反映了现实,而在于故事发生在一个人人都会关注的冲突点上,即阶级的对立和冲突。
比如中上层阶级和上层贫民的冲突,并抵制后者向上爬的企图,参见曲筱绡对樊胜美的“捞女”论;比如上层贫民(合租的三个女孩儿)联手对付自己同一阶级的人,讨好高于自己阶级的人,为的是自己阶级不下滑并且努力成为中产阶级——即便伪装自己是中产阶级。
△本文中使用的阶级划分法参考保罗·福塞尔在《格调》里的定义
托克维尔说,在民主时代,欢乐要比贵族时代来得强烈,有更多的人可以分享欢乐。但是在这种人人平等的虚幻氛围中,人们的希望和欲望其实更容易被不平等的现实摧毁,灵魂所受的折磨和烦恼反而要比明显划分了不同阶级的时代要大。
《欢乐颂》的剧情就是托克维尔这段话最好的诠释,它虚构出一个表面上平等的小空间——欢乐颂小区22楼,让五个出生背景成长经历完全不同的女孩子机缘巧合凑到了一起,本来以为是一个价值观激烈碰撞之后迸发出友谊火花,大家打破阶层藩篱互帮互助一起成长的故事。
结果呢,它阴恻恻地下结论告诉你:你出身所在的阶级已经决定了你一生的命运,如果你妄图努力改变命运向上爬,只会沦为被人嘲笑的话柄,在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我怀疑作者对阶级的定义和想象都是通过阅读保罗·福塞尔的《格调》和布尔迪厄的《区分》这两本书来完成的。《区分》里的主要观点认为,任何趣味都不是自然的、纯粹的,都是习性、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趣味是一种对人的阶级分类,而这一分类的构成、标示和维持,掩盖了社会不平等的根源,使不平等具有了某种合法的外衣。
《格调》里说,底层的人们相信等级是以一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来作为标准的;生活在中层的人们承认金钱和等级差别有关,但一个人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工作类型同样重要;接近上层的人们则认为品味、价值观、生活格调和行为方式是判断等级身份不可或缺的标准,对金钱、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则不加考虑。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陈佳静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16“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196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0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16最新闻 Hot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
她被提名为联大主席,“德国完了”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