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看到中美关税大战,印度高呼“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他们在2018年就划出一片面积不小的土地,并积极游说跨国企业转移产供链到印度,至今已近7年,他们的设想实现了几成?
刘宗义:总体来看,印度在制造业发展上呈现出“点状突破”的特点,即在少数几个行业取得了较大进展,如智能手机、玩具以及制药业等领域;而在其他众多行业,发展进程则相对迟缓。不过,综合来看,印度制造业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
2018年报道:《三星在印度的诺伊达建了“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
观察者网:制造业有所发展,但为什么在印度GDP中的占比总体却呈现出走低的态势?现在已经降至14%左右。
刘宗义:莫迪刚上台时曾提出目标,要让制造业在印度GDP中的比重达到25%。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制造业占比不升反降,从莫迪刚上台时的约17%一路下滑至如今的水平——不同统计口径下,这一比例存在差异,有的说法是降至约14%,也有说法是12%或13%。
不过,若从制造业总量来看,由于印度GDP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按照相应比例计算,印度制造业总量其实是在增长的,只是其增速明显慢于其他产业。这背后的关键原因在于,美西方国家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服务业领域。受此推动,印度服务业发展迅猛,其占GDP的比重长期维持在60%左右。在服务业快速扩张的背景下,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自然就相对下降了。
观察者网:说到产业链转移,若美国对华关税长期处于高位——不论是夸张的245%还是现在流传的分级方案,关税税额都远超特朗普对印度加征的关税——您判断,这一差额是否会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印度建厂?
刘宗义:即便美国对华关税下调至五六十个百分点,对于企业而言,开展生意依旧困难重重,毕竟很多企业的利润率未必能达到这一水平。
从印度主流媒体所反映的声音来看,大部分印度媒体对中国抱有极深的仇视态度,充斥着幸灾乐祸的论调。在此背景下,我们看到印度方面正借机炒作相关话题。
在特朗普加税之前,印度对中国投资就已提出了诸多苛刻条件,比如要求中国企业员工实现本地化,特别是管理层必须由印度人担任,中方股权占比要严格限制,同时还要求中国企业转移技术。而如今,印度的标准愈发严苛,而中国企业则不得不“低头”。据他们所言,在特朗普再度加征关税后,有中国企业迫于形势,主动降低与印度合资的标准。有一家中国公司正在谈判出售其印度业务51-55%的股份,原来只愿意出售26%;另一家中国企业,愿意以占有更低的股权与印度塔塔旗下的公司成立合资企业。
在印度看来,这就是所谓的“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们企图借此机会吸引中国企业前往投资,进而空手套白狼,攫取中国的资本和技术。
从企业行为的角度来看,资本逐利是本性使然,很难要求所有资本尤其是私人资本讲政治或爱国,除非有严格的约束措施——私企的首要目标是生存,很难对其提出过多要求;不过对于一些国企,我认为应当讲政治,国家也可以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标准。
某中企印度工厂内,一名工人正在进行焊接作业。 资料图:彭博社
观察者网:过去几年,小米、vivo等中企在印度的经历已提供足够多的风险预警。据您了解,就化解风险方面,中企的策略有什么提升吗?
刘宗义:近期我留意到,义乌小商品市场针对印度商家采取了现款结付的交易方式,即要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除此之外,可采取的交易保障方法少之又少。
比如有的人建议循法律途径维权,然而现实是印度在法律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印度的法律程序极为冗长,而且法律条文经常为满足自身利益而做出改动,且改动后的法律追溯期甚至能长达几十年。
所以,对于印度市场,我认为更适合采取“短平快”的商业模式。不要想着让我们中国的企业在印度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印度婆罗门和巴尼亚等阶层掌控着大量政治资源与国家机器,如果不是中国官方下场与这些势力正面抗衡,那么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利益将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一言概之,对中国企业而言,在印度市场的最佳策略是专注于短期、快速、灵活的贸易活动,赚取一定的利润后就可以离开,而不是想着长期大规模的投资。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心动榜”发布,新增18城共2117家餐厅上榜
2025-04-25 18:56 观网财经-消费 -
政治局会议:加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04-25 17:48 观网财经-房产 -
申通财报:2024年营收近472亿,净利润大涨超两倍
2025-04-25 16:20 观网财经-金融 -
美PC巨头:尽力维持在华生产战略
2025-04-25 16:02 观网财经-科创 -
微信更新,安卓用户也能在朋友圈发实况照片
2025-04-25 15: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业绩成长期遭遇关税压力,90%产品销往美国的匠心家居该如何应对?
2025-04-25 15:14 -
新旗舰发热能煎鸡蛋?OPPO回应
2025-04-25 12:08 观网财经-科创 -
汇源果汁“卖身”失败
2025-04-25 10:41 观网财经-消费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 Turbo,价格仅为DeepSeek的25%
2025-04-25 10:35 人工智能 -
三星电子与苏州中方财团控股续约:延长合作期限30年
2025-04-25 10:35 观网财经-科创 -
政府关税收入激增,民众债务、失业率攀升
2025-04-25 09:34 观网财经-海外 -
我国成为AI专利最大拥有国;智谱多款大模型降价;京东外卖日单量破千万
2025-04-25 08: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红米新机首发高通芯片,王腾称“友商抄袭不讲究”
2025-04-25 0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全国首张!美团自研无人机获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2025-04-24 21:35 观网财经-科创 -
京东美团对攻腹地,打打更健康?
2025-04-24 21: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茶咖日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锁定第六家新茶饮上市企业席位
2025-04-24 21:28 观网财经-消费 -
一年狂开近万家门店,卖零食的“好想来”母公司3年营收暴涨58倍
2025-04-24 18:43 观网财经-消费 -
卖梅子年入16亿,“溜溜梅”身负赌约赴港IPO
2025-04-24 18:04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
2025-04-24 17:15 观网财经-科创 -
腾讯游戏新动作,《和平精英》将接入DeepSeek
2025-04-24 16: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199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62“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1“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