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业银行可持续信息披露:在挑战中探寻机遇,为绿色金融发展蓄势
在由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主办的“上海气候周2025・气候投融资与可持续信息披露论坛”上,一场围绕“商业银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挑战和机遇” 的圆桌对话在下午场展开。
本次对话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北京代表处可持续金融总监李晓真主持,上海金融业联合会特聘专家、上海首席经济学家金融发展中心离岸金融研究所所长景建国,上海农商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杨贵院,华侨银行可持续发展融资部董事总经理李文镁,威海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刘宁,兴业研究高级研究员吴艳阳以及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中国资本市场业务主管朱聆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深入探讨了商业银行在可持续信息披露领域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和思路。
李晓真表示,2024年被视为中国可持续信息披露元年。这一年,多部门频出政策推动可持续信息披露,拉开了全国统一的可持续披露体系建设的序幕。目前,中国有58家中资银行在A股和H股上市,可持续信息披露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除了满足监管要求,如何从中找到内生动力,成为提升自身气候风险管理能力、优化客户筛选与风控、提高信用评级、降低融资成本并创新金融产品的关键抓手,进而赋能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这正是本次圆桌讨论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在探讨上海金融业尤其是商业银行ESG披露总体情况时,景建国指出,当前ESG信息披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从政策层面看,社会普遍过度关注ESG带来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作用,概念理解混乱、认知偏差较为严重;金融机构在ESG项目的价值评估、项目曲解和融资登记环节缺乏统一明确方法,影响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标准体系缺失,不同企业信息可比性差,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难以进行有效监管和评估。
此外,“漂绿”现象在理财领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ESG在中国的推行。尽管如此,景建国也肯定了商业银行在ESG信息披露方面的努力。他表示,目前,上海地区银行业在金融企业ESG信息披露参与度方面偏高,已占到37.14%,且80%的机构认为ESG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在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方面,商业银行在可靠性上有所提升,随着监管要求严格和行业自律意识增强,数据采集和整理更加规范,部分银行还引入了第三方评估和审计。然而,当前可持续信息披露在完整性与可比性层面仍存显著提升空间。完整性方面,银行在战略规划、物理风险及转型风险的全面披露上存在缺失;可比性方面,则面临披露范围标准不一、借款人碳排放数据采集不全等问题,亟待系统性改进。
杨贵院重点分享了上海农商行在可持续信息披露方面的实践经验。作为上海市首家加入PRB的银行,上海农商行在气候风险信息披露方面经历了不断递进和完善的过程。杨贵院认为,在信息披露过程中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我要批”和“要我批”相结合,目前国内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尚未实现完全强制性,中小银行应从规范信息披露做起,逐步提升强制性标准;二是 “批什么”和 “怎样批”,由于目前气候风险信息披露的国际准则和国内要求众多,商业银行在披露时应结合自身情况;三是“数”和“智”相结合,商业银行在碳测算方面面临挑战,尤其是客户碳测算难以完全应用物理活动法或报告法,需要社会公共配套和国家层面的大力支持。
华侨银行可持续发展融资部董事总经理李文镁先生从国际视野以及中国业务实践出发,阐述了金融机构开展 ESG 披露的重要性。他指出,作为服务型企业,银行的 ESG 披露受到多方面的关注。从股东和投资者角度,他们希望通过披露了解银行在气候和绿化方面的策略布局;从客户角度,无论是个人客户、高净值客户还是商业银行客户,对 ESG 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银行在产品创新中需考虑这一因素,同时在与企业合作的投融资过程中,披露气候风险相关信息有助于客户了解银行方针;从员工角度,员工对企业的绿色实践也越发关注,内部披露报告可让员工知晓企业的举措和战略发展;从监管角度,华侨银行受到新加坡、香港以及境内等多方监管,不同地域监管在披露方面存在异同,统一的国际标准将有助于提高运营效益、降低成本;从社区影响角度,银行在全球多地布点,其环境披露和风险管理是对当地社区的重要交代。
威海银行在对标前沿实践方面积极探索,威海银行的刘宁女士介绍,该行通过学习同业优秀案例,结合投资者关注重点优化信息披露内容。在2023年年报和ESG报告中突出绿色金融和信息科技亮点,并于去年成立了总行一级部门绿色金融部,支持业务发展。2025年,威海银行创新推出了符合 ISSB 准则、香港联交所要求以及人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的可持续信息披露样板案例,以表格形式直观展示关键信息,帮助团队更好理解准则逻辑框架。此外,威海银行积极参与监管和行业协会的 ESG 评选活动,发布可持续信息披露路线图,分享《气候风险计量研究报告》等成果,致力于提升ESG 品牌价值和市场形象。
兴业研究高级研究员吴艳阳先生从智库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信息披露面临的挑战。他认为,投融资碳排放核算,尤其是范围三类别15的投融资碳排放,是商业银行开展ESG披露的最大难点。这不仅涉及复杂的技术问题,还面临企业的顾虑,需要政策引导和监管强制要求的逐步推进。同时,多头监管和标准不统一也是银行面临的痛点,不同监管机构和境内外交易所的要求各异,给银行的信息披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此外,如何将披露转化为自身价值,将非财务信息转化为银行内部可识别、可理解的业务指标,构建长期科学的可持续信息披露动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CDP中国资本市场业务主管朱聆先生介绍了中英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组的工作情况。该工作组历史可追溯至2017年的 TCFD 试点工作组,2022 年更名为可持续信息披露工作组,旨在搭建能力建设和交流平台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市场视角。目前,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面临的主要挑战依然是核算和定量披露,此外,一些新的披露主题,如自然相关和生物多样性披露、气候变化主题项下的转型披露等,也给金融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
在探讨上市商业银行所需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时,杨贵院先生提出“双向奔赴”的理念,希望银行与政府、监管部门相互配合。他建议做好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推动绿金业务提升,同时呼吁政府在数据方面给予支持。此外,上海农商行还在推进上海银行业的 ESG 评价标准制定,希望将 ESG 评价结果纳入贷款评价和全流程风险管理。
刘宁女士则补充,中小银行在绿色转型金融发展中,期望获得更多财税补贴和绿色信贷补贴,以缓解利差收窄带来的生存压力。同时,在建立绿色金融管理系统和碳排放核算平台过程中,希望得到国家层面的标准建立和方法学支持。吴艳阳先生分享了兴业银行的实践案例,如与天合光能合作的国内首单响应 ESG 指引的多指标挂钩贷款项目。该项目严格遵循监管要求设计企业汇报报表和定量算法,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为市场展示了从 ESG 信息披露到业务落地的闭环过程。他强调第三方力量在可持续信息披露和业务实践中的重要性,同时建议银行、智库和专业机构协同合作,将非财务 ESG 信息纳入银行风险和授信管理。
华侨银行的李文镁先生在回答关于推动中国绿色投资市场引进来、走出去的问题时表示,由于国内外绿色认证标准存在差异,外资银行在信息披露时面临多套汇报口径的挑战,资源配置成本较高。他期待能有更高的国际标准对标,例如借鉴欧盟和中国联合编制的《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经验,使境外投资者和国内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有更好的参考,促进资金的有效投入和运营。
最后,在探讨上海如何借助打造国际绿色金融枢纽的契机,提升可持续信息披露水平时,景建国先生认为,金融机构应对标国际标准,同时遵循并超越国内政策,积极呼吁监管政策的调整,以提升可持续报告质量,防范风险,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朱聆先生从国际机构视角分享了两点体会:一是探索如何利用披露数据,设计和落地可持续金融产品,从而形成信息披露的市场内生动力,上海是外资金融机构的聚集地,在这方面正在做有益的尝试;二是关注中小企业可持续信息披露,上海在年初出台了《上海市中小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实施方案(试行)》,中小企业披露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条件,也为金融机构自身披露提供数据支撑,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转型最终也会体现在自身的信息披露中。
本次圆桌对话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商业银行可持续信息披露的挑战与机遇。尽管当前面临着信披标准不一、数据基础薄弱等难题,各位嘉宾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和创新实践思路。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技术的持续进步以及市场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商业银行可持续信息披露有望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进而为 包括银行业的金融机构以及企业客户的气候风险管理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责任编辑: 王力 
-
多地放宽公积金贷款年龄上限:男68岁、女63岁
2025-04-26 10:40 -
英特尔18A制程获英伟达等巨头制造测试
2025-04-26 10:17 观网财经-科创 -
又砸百亿资源,支付宝再加码“碰一下”
2025-04-26 10:0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对话千里科技董事长:锚定“AI+车”,加速迈向收获期
2025-04-26 10:05 观网财经-科创 -
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心动榜”发布,新增18城共2117家餐厅上榜
2025-04-25 18:56 观网财经-消费 -
政治局会议:加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04-25 17:48 观网财经-房产 -
申通财报:2024年营收近472亿,净利润大涨超两倍
2025-04-25 16:20 观网财经-金融 -
美PC巨头:尽力维持在华生产战略
2025-04-25 16:02 观网财经-科创 -
微信更新,安卓用户也能在朋友圈发实况照片
2025-04-25 15: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业绩成长期遭遇关税压力,90%产品销往美国的匠心家居该如何应对?
2025-04-25 15:14 -
新旗舰发热能煎鸡蛋?OPPO回应
2025-04-25 12:08 观网财经-科创 -
汇源果汁“卖身”失败
2025-04-25 10:41 观网财经-消费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 Turbo,价格仅为DeepSeek的25%
2025-04-25 10:35 人工智能 -
三星电子与苏州中方财团控股续约:延长合作期限30年
2025-04-25 10:35 观网财经-科创 -
政府关税收入激增,民众债务、失业率攀升
2025-04-25 09:34 观网财经-海外 -
我国成为AI专利最大拥有国;智谱多款大模型降价;京东外卖日单量破千万
2025-04-25 08: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红米新机首发高通芯片,王腾称“友商抄袭不讲究”
2025-04-25 0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全国首张!美团自研无人机获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2025-04-24 21:35 观网财经-科创 -
京东美团对攻腹地,打打更健康?
2025-04-24 21: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茶咖日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锁定第六家新茶饮上市企业席位
2025-04-24 21:28 观网财经-消费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50“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48“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3“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9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