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宗义:看到中美关税大战,印度高呼“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4月24日,美国副总统万斯结束为期4天的印度之行。期间,其既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新德里谈论了美印国防合作、贸易协议等诸多议题,又作为“印度女婿”,携妻带子参观了泰姬陵、出席了私人婚礼。
万斯是尽兴而归了,而莫迪还要面对众多非议:自己对万斯一家的“格外热情”引来印度民众的不满,而与美国的一项贸易协议遭遇国内农民群体的激烈抗议;在关税问题上,此前对特朗普政府服软示好,至今却仍未收到期待的“回馈”。
如何看待万斯此次访印?对于“特朗普2.0”,被万斯评价谈判“强硬”(“a tough negotiator”)的莫迪却多次让步,背后有何深意?对于当下中美之间油滚汤沸般的关税之战,印度社会又有哪些看法?围绕相关问题,观察者网连线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宗义。
【对话/观察者网 李泠】
观察者网:这次会面,不论是莫迪办公室还是万斯团队,都表示谈判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您是否了解具体进展有哪些?
刘宗义:我也没有内部信息,而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等信息来看,此次相关合作与谈判主要涉及国防、能源、战略技术和贸易等几个层面。
国防合作方面,美国想向印度高价出售美式武器装备,一方面为了增强印度自身的军事能力,进而利用印度来牵制中国,另一方面试图借此影响并阻止印度与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
能源方面,美国主要是向印度高价售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和一些核能设备。
贸易谈判方面,双方就要谈判的条款达成了一些初步共识,并制定了贸易谈判路线图,不过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更多具体信息。
战略技术方面,双方讨论的合作可能涵盖多个领域,包括芯片生产、关键矿产资源生产等。例如,美国想要协助印度寻找稀土等关键矿产资源,并在印度进行生产后提供给美国。此外,他们也要加强如武器网络、芯片技术、先进量子通讯等关键技术的战略合作。过去十多年,美印之间合作最显著的就是国防领域。
这些进展实际上是对2月份莫迪访美时与特朗普达成的一系列协议的细化和推进 。
莫迪把万斯儿子抱腿上
观察者网:在贸易谈判方面,我看到美、印的一些媒体报道提到,特朗普政府施压莫迪政府进一步降低美国农产品进入印度市场的关税。
刘宗义:特朗普确实不止一次地提到印度的农产品关税问题,但印度农民对农产品及农业进口谈判较为敏感,因此莫迪政府可能面临不小挑战。
美国农产品如玉米、小麦等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成本较低。一旦放开进口,将对印度农业造成严重冲击,印度毕竟还是一个以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国家,印度农民可能会被迫减少种植面积,农业生产积极性会受到打击。
在印度,农民的力量十分强大,尤其是旁遮普一带的农民。过去几年,莫迪政府多次尝试进行农业改革,这些农民为此好几次向新德里“进军”。因为农民群体的选票对印人党至关重要,所以莫迪政府最后也基本都妥协了。因此,莫迪政府在农产品谈判问题上可能会十分谨慎,很难与美国达成协议。
2025年4月21日,印度海得拉巴,农民高呼口号,抗议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图自美联社
观察者网:对于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莫迪政府表现出相对“顺从”的态度,但并未获得特殊优待;与莫迪期待相违的是,比如美国后来还威胁征收药品关税,让印度的仿制药出口商十分紧张。在让步示好失效后,莫迪政府是否有调整自己的策略?
刘宗义:面对特朗普2.0,莫迪政府以顺从为主。特朗普上台后的2月份,莫迪便主动前往美国“拜见”特朗普,并在特朗普提出的诸多要求方面做出明显让步。
对于美国对印度增加关税这一情况,莫迪政府虽表示要反制,但实际行动力度极小,所谓的反制更多只是姿态性的。其根本目的在于寄希望与美国达成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借此在当下全球秩序崩塌、贸易秩序混乱的乱局中谋取利益、趁势崛起。
实际上,近10年来,印度的战略核心便是乱中取利、趁乱造势,以实现大国崛起的目标。印度设想通过牺牲其他国家利益,尤其是中国的利益,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达成双边自贸协议,推动“印度制造”发展,进而实现经济腾飞,这便是其战略目标。
因此,尽管近年来,特别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中印关系有所改善,但印度想要超越中国、取代中国的野心丝毫未减,将中国视为其经济腾飞、大国崛起的牺牲品和垫脚石的思想也从未改变。
观察者网:您刚提到印度认为自己可以借“踩”中国“乱中取利、趁乱造势”,那对于中国被美国征收数值夸张的关税,印度舆论界有哪些看法?
刘宗义:特朗普宣布对世界加税,尤其是针对中国大幅提高关税,印度人对此非常高兴,特别是像印度商务部长皮尤什·戈亚尔等人,公开宣称这是印度“又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实际上,“千载难逢的机遇”这一说法,我在短短几年内就听到至少三次了。
第一次是在2018年,特朗普最早发动对华贸易战时,他们就认为“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打算借此大力发展“印度制造”。当时,印度政府专门划出一片面积相当于卢森堡的土地,推出优惠政策,积极游说1000多家大型跨国企业,力劝它们将产业链从中国迁移至印度。
第二次出现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当时印度外长苏杰生的儿子德鲁瓦也抛出“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的观点。他认为,新冠疫情过后全球秩序必将迎来重大调整,印度此次面临的机遇,堪比美国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在八九十年代所遇到的发展良机,是印度实现工业化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然后就是现在,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做出对全世界加税的疯狂举措,印度商务部长再次高呼“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了”。他们认为,这依旧是推动全球产供链向印度转移、助力印度实现工业化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抖音生活服务2025年“心动榜”发布,新增18城共2117家餐厅上榜
2025-04-25 18:56 观网财经-消费 -
政治局会议:加力实施城市更新,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2025-04-25 17:48 观网财经-房产 -
申通财报:2024年营收近472亿,净利润大涨超两倍
2025-04-25 16:20 观网财经-金融 -
美PC巨头:尽力维持在华生产战略
2025-04-25 16:02 观网财经-科创 -
微信更新,安卓用户也能在朋友圈发实况照片
2025-04-25 15:47 观网财经-互联网 -
业绩成长期遭遇关税压力,90%产品销往美国的匠心家居该如何应对?
2025-04-25 15:14 -
新旗舰发热能煎鸡蛋?OPPO回应
2025-04-25 12:08 观网财经-科创 -
汇源果汁“卖身”失败
2025-04-25 10:41 观网财经-消费 -
百度发布文心大模型X1 Turbo,价格仅为DeepSeek的25%
2025-04-25 10:35 人工智能 -
三星电子与苏州中方财团控股续约:延长合作期限30年
2025-04-25 10:35 观网财经-科创 -
政府关税收入激增,民众债务、失业率攀升
2025-04-25 09:34 观网财经-海外 -
我国成为AI专利最大拥有国;智谱多款大模型降价;京东外卖日单量破千万
2025-04-25 08:5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红米新机首发高通芯片,王腾称“友商抄袭不讲究”
2025-04-25 08:00 观网财经-科创 -
全国首张!美团自研无人机获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合格证
2025-04-24 21:35 观网财经-科创 -
京东美团对攻腹地,打打更健康?
2025-04-24 21:29 观网财经-互联网 -
茶咖日报|沪上阿姨通过港交所聆讯,锁定第六家新茶饮上市企业席位
2025-04-24 21:28 观网财经-消费 -
一年狂开近万家门店,卖零食的“好想来”母公司3年营收暴涨58倍
2025-04-24 18:43 观网财经-消费 -
卖梅子年入16亿,“溜溜梅”身负赌约赴港IPO
2025-04-24 18:04 观网财经-消费 -
上海:加快研制手机直连卫星
2025-04-24 17:15 观网财经-科创 -
腾讯游戏新动作,《和平精英》将接入DeepSeek
2025-04-24 16:18 观网财经-互联网
相关推荐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评论 25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225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70“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51“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7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