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太阳花一周年| 台南虱目鱼在大陆怎么了?
关键字: 太阳花太阳花学运太阳花学运一周年学运一周年318学运虱目鱼台湾青年台湾人民反服贸黑箱操作反“服贸”,要什么?
“占领立法院”24天,简述如下:
3月17日,台湾地区“立法院”内政委员会等8个委员会联席初审服贸协议,国民党籍立法委员张庆忠在混乱中宣布服贸审查超过3个月,依法视为已审查。
3月18日晚,“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学生代表数百人,冲破“立法院”大门,“占领”议场。
3月23日马英九回应:台湾不能不经济开放。已经列预算辅导可能被冲击行业。
晚上,部分“占领立法院”的学生冲进“行政院”院内。警方出动镇暴警察高压水龙头清场,逾百名学生受伤就医。61人被逮捕。
3月24日,超过28个学生团体发表联合声明,以学生自主性罢课,声援占领运动。
3月26日,部分劳工团体或理事长前往“经济部”呼吁“尽快结束‘立院’失序、早日落实服贸协议”。
3月30日,“330人民站出来谴责国家暴力”,台北凯达格兰大道反服贸游行,人数有说十几万,有说五十万。
4月5日,部分工会及工运团体发表“反服贸、反自由贸易”共同声明。
4月8日,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于官邸重启“朝野协商”,讨论议场重建与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排入程序委员会。
4月10日,“占领立法院”学生发布宣言“转守为攻,出关播种”,撤离“立法院”。
“反服贸”有时被称为“太阳花学运”,但这里要明确的前提是:将“反服贸”视为一个累积了重重社会矛盾而引爆的事件,则媒体聚光灯下最闪亮、最被关注的“学运”只是其中一部分。
“占领立法院”一星期后,台湾《破》报记者有一段入夜后的现场报道:
说运动而非学运,纯粹是不想太浪漫化,毕竟场内外也有好几支NGO社运团体或知识力量的介入,还包含那些被排除的流氓烟酒金发飞车伯伯妈妈……最精彩的自发组织行动几乎都发生在(“立法院”)外面,一批对纯洁学生知识分子看不太顺眼的直走挂年轻朋友们在济南路放起电音街头派对到深夜,全国关厂工人联机和TIWA(台湾国际劳工协会)的女将们(俗称肖婆)天天拉着音箱用哑掉的声音跟每个来的人讨论:为什么反服贸也要反自由贸易协议?为什么解除管制加速资本流动的结果是劳工受害?[2]
这个场景或可以作为一个象征。场外的人们并不只是场内学生的“声援者”或“补充”而已(学运内部,也既非铁板一块,也不是只有激进的程度差别),他们各有日常组织和阵地,代表一定群体的利益与认识,其立场差异、声音高低、力量对比乃至交织的关系,或许才是“反服贸”投射、但无法涵盖的社会面貌。
“立法院”内外,人们以“服贸”为媒介,都在诉求什么?
1.青年“反黑箱”
“反黑箱操作”是最初、最大的声音,也是学生“占领立法院”能够迅速获得社会支持的原因。还不清楚“服贸”怎么回事,看到“黑箱”就上街头的人,可见对马政府的不信任程度,也可见代议民主的深入人心。无论蓝绿还是拒绝蓝绿,程序民主,仍是社会动员的“最大公约数”。
由此相应的诉求,其实有两个方向,一是“退回服贸,建立监督法制”;一是“逐条审议,重新谈判”。
前者主要是“立法院”内的学生主张。场内“黑色岛国青年阵线”如此宣言:
政府以广大台湾人的权益为筹码,开出了一张虚无飘渺、难以预测的繁荣支票,换来的代价却是基层产业的结构崩坏、中小企业业者与无数劳工的生存危机、中国政府与资本对台湾民主自由的渗透与威胁。[3]
“立法院”的内的学生并不只“黑岛青”一支,但是中心位置的一支,其中的几位组织者成了学运明星。如果说“对执政当局傲慢的不满、对政党恶斗心寒、对社会不公无所适从、对阶级流动绝望”,是全球化下世界青年世代“占领运动”的共通背景,台湾青年还多了一个“对两岸政策恐惧”。[4]
这是怎样的青年世代呢?媒体报道中,“立法院”内的学生,极端自觉于“理性、文明、有秩序”的公民形象。“垃圾分十二类”,“你看不到垃圾箱在哪里,我就把你丢到垃圾箱里去”,“连线圈都绕不好,谈什么革命”。媒体记者的报道也相应的文艺腔:“议场”内的女生“有秩序到自己觉得好笑”;明星领袖陈为廷,乖萌到“让人心疼”;这是“和平的理性的爱家爱正义又勇于付出的新世代”。连“文化部长”龙应台出面回应学运时,都不忘赞叹学生宣传、分工、活动能力“漂亮”,煽情地预约这些学生来“文化部”工作。
“反体制”的这些学生,也因此被批评是这一体制的文明意识形态“驯化”的纯真/天真孩子。但学生领袖宁肯以之为“策略”:激进主张和暴力行动会失去中产阶级的支持。而他们以“超越蓝绿”、与民进党“保持距离”,召唤尽可能多的支持——这透露了,“超越蓝绿”是如今的舆论民心所向,这个对现实的把握是事实吗?这里暂且不论。
从“占领立法院”,到呼吁成立“人民的立法院”,“自己国家自己救”,学运似乎流露了从意识到体制的变革要求,但在具体行动上,是矛盾不已的。“立法院”内的多数学生,与政府和资本家一样并不反对“自由贸易”;以捍卫民主做动员之后,“反中”是进一步引导、点燃社会情绪的工具:所谓台湾面临着“民主宪政的危机或是更严重的被中国鲸吞蚕食经济与政治主权的危机”。如果说“反政府”,他们反对的是“倾中”,或曰“卖台”的政府。
因此,批评台独/民进党对青年的利用之外,或许还应该问的,是什么样的成长背景和现实处境,让这个青年世代对社会参与的热情,变成以“中国”为“敌国”的“本土民族主义”?
“反黑箱操作”是最初、最大的声音,也是学生“占领立法院”能够迅速获得社会支持的原因
2.“逐条审议,重新谈判”:朝野协商“搓汤圆”?
从“反黑箱”出发,要求“逐条审议、重新谈判”的代表,首先是3月17日“揭发”“立法院”内“黑箱操作”的“前总统府国策顾问”、出版商郝明义。他同时也写了给大陆总书记的公开信,表白台湾人不是不想要“服贸”,而是“服贸”的条款需改进。公开信的内中之意,一是某些条款涉及“国安”;二是对台湾某些行业(譬如出版业)不够开放。也即,对资本家来说,群众“反服贸”,可以是与对岸谈判的筹码。
“重新谈判”的另一支持者是民进党。被认为是“反服贸”学运煽动者的民进党,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呢?
日前宣布将动员3万人声援占领的民进党,声请“立法院”济南路一侧的路权,各地游览车陆续涌进,现场人数约2000人,与宣称的人数,有不小的落差。苏贞昌要求马英九为强行通过《服贸》公开道歉,并尽速回归当初朝野协商,进行逐条逐项的实质审查。对于占领行动第三天才动员全国党公职的质疑,党主席苏贞昌表示“并不丢脸,与学生的理想一致”。议场占领行动的新闻联络人江昺仑表示,欢迎任何人声援,但不会主动与民进党讨论合作。[5]
“朝野协商”是台湾民主的特色事物,但执政党与在野党以“公”之名进行的协商,越来越被民众质疑为“私”的利益调和,是以被叫做“搓汤圆”。在许多人眼里,民进党与国民党、出版商的立场,其实没有不同。民进党人士坐台阶“守护学生”和带旗帜去现场,也被斥责为“作秀”、“趁机收割”的戏码。
马英九把学生定性为“为反中而反中”,批评在野党煽动,以回避对政府的追责。而学运一方面痛批国民党“无能”,召唤民间积累的“反政府”情绪;同时又小心与民进党保持距离,“欢迎任何人声援”。“立法院”外,那些属于激进台独组织的阿伯也有意离学生“远些”,以免“染绿”了学生。这是一个颇有趣的细节。激烈台独并不占优势。
虽然如此,“反中”却可以是冲高声势的有效武器。东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长期致力于激进民主研究的赵刚,便指出“反中”是这场运动的“底气”。只是,反对政党与大资本联合、包含着阶级意识的社会心态,何以能与“中国因素”扣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