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娜:太阳花一周年| 台南虱目鱼在大陆怎么了?
关键字: 太阳花太阳花学运太阳花学运一周年学运一周年318学运虱目鱼台湾青年台湾人民反服贸黑箱操作【去年3月18日,台湾反黑箱服贸民主阵线等民间团体和学生突破警力,占领“立法院”,抗议《两岸服贸协议》,由此引爆持续将近一月的“太阳花学运”。时光流转,“太阳花学运”已经过去一年,这一年里,台湾经历了“九合一选举”,经济持续低位徘徊,年轻人依旧前途迷茫。当初轰轰烈烈的抗议活动早已归于平静,台湾却在“小确幸”里安然度日。时隔一年,曾经的运动到底给台湾带来了什么影响,又将把台湾引向何处?在3·18学运一周年之际,观察者网特此策划专题“太阳花一周年”,以飨读者。】
2014年3月18日晚上,台湾数百名学生冲进了“立法院”,宣布把它“占领”。孙中山像被贴上“占领XX小时”,象征“代议民主”的议事槌也不见了。这是台湾史上第一遭,原因是为了反对《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的“黑箱操作”。
消息传来,许多人怕是“醉了”。两岸交往这些年,从经济到政治,从珍珠奶茶到昆曲大戏,从政党社团到自由行个体,都越来越密切,为何我和你,却越来越不懂对方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又经受了考验。
之后,学生“再破”“行政院”、警方暴力清场、群众“驰援”、各种公民团体、社运组织“入场”,五十万人上凯道;学生开“大肠花”粗口论坛,“贱民”在“立法院”外公厕旁,另辟“解放区”;脸书、论坛、媒体、学院;抒情、表态、辩论、反思,人人都有话说——“反服贸”卷起了台湾社会各阶层,说它只是一场被台独政党煽动或利用的学运,未免太轻松。面对长达24天的“占领立法院”,再戏剧性十足,我们恐怕也不能如社论那么自得:“不妨围观。”
“占领”中的某一天,同事和我聊到一个大陆采购台南虱目鱼的案例:这个项目运作了几年,引进到福建、上海等地的虱目鱼及其加工品,因饮食习惯差异,始终打不开销路;但作为“向台湾基层人民释放的善意”,又得撑着,成了企业的政治包袱。
岂止是虱目鱼,买香蕉不是不顾海南蕉农的心在滴血?“服贸”不是大开门户“让利”?难怪有人委屈:“我们对人这么好,何苦?”
似近又远、欲亲难亲的两岸关系,在哪儿出了问题?在从未离开亚洲的美国嚷嚷着要“重返亚洲”的要紧时刻,怎么台湾同胞还是不觉悟、不知道如今团结反帝、共同发展才是出路?为何“惠台”、“让利”的行动都得不到人心,“一小撮的台独分子”就绑架了台湾民意?
追随“虱目鱼”,或许可以走近“反服贸”。
大陆与台湾合作的虱目鱼项目,并没有带来预期效果,反而“撕裂”了两岸
游过海峡的虱目鱼
虱目鱼又名国姓鱼,据说当年郑成功在安平建鱼塘养殖,虱目鱼从此成为三百年来南部人便宜而稳定的蛋白质来源。
虱目鱼多刺,很少整条吃;虱目鱼肚粥是台南名小吃,也是很多人的日常早餐。但近年来,这一传统养殖业日益艰难。价格低落、饲料贵,天灾又频,一场台风,便可令渔户血本无归,甚至背上巨额债务。
2010年,大陆与台湾签订ECFA(《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国台办官员“深入南台湾”寻访可引进的农产品时,虱目鱼入选。萧条的台南学甲小镇,一度因“阿共”和“银弹”的到来热闹非常。[1]
项目的牵线人是其时的学甲镇长和学甲食品公司。由承包商与100户渔民“契作”,总契作30万台斤,每户收购上限3300台斤,采购保证金额1台斤45元台币(当时虱目鱼的市场价格为1台斤35元台币)。大陆采购团只管上限金额,具体条件由牵线人与契作户自行订约。
这是渔户习惯了的中盘剥削方式,他们不认为自己可以问:上海水产公司提供给承包商的采购金额是1.35亿元台币,1.35亿元/30万台斤,等于一台斤450元,扣除运销费用,牵线人与承包商的暴利空间,有多巨大?
比起暴利,渔户更关心的是:契作后,台南市场上的虱目鱼价格“稳定”上升两倍;鱼苗、饲料的价格跟着上涨。扩大了养殖规模的渔户害怕:游过海峡的多刺的虱目鱼,能为大陆人青睐吗,契作能持续吗?
一个在大陆工作的台湾青年,和大陆网民掐架:不要讲你们来买东西就是恩惠……我台南人啊,吃个虱目鱼变这么贵,我还不爽呢。
一个扎根中南部乡镇的年轻人为主的社运组织,跟踪调查学甲镇的虱目鱼契作,在意的是:承包商与渔户的契作过程,反撕裂了渔户团结的基础。
而在大陆企业慨叹政治包袱的时候,学甲的承包商以“开展两岸经济合作、拯救虱目鱼业”的光环,把牵线人(前镇长,无党籍)推上了台南市议员的位置。
“虱目鱼”并非孤例,典型呈现了近年来大陆对台工作的困境。“虱目鱼”是ECFA签订后,大陆对台湾早收清单539项中的一项。这是2005年以来重提“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并且(终于)不是大词的人民,而指向基层的人民——从捐助、惠台(政策性采购过产滞销水果)到发展有持续性地扶助基层的经济关系——所遇到的瓶颈。无法突破地方中盘剥削结构的话,大陆采购团终不免成为台湾地方派系利益的禁脔。
2012年蔡、马“总统”选战,绿营得票不降反升——由“虱目鱼”或可窥一斑:其中不乏人民的赌烂票,或曰,怨恨票。马英九政府发展两岸关系,意在拼经济,但景气未见好转,两岸经贸图利了谁的疑虑,反让他的政绩时时背上卖台指控。
问题来了。
第一,谁才是能真正连接台湾基层的“中间人”?
第二,“释放善意到基层”,是不是一定只能以“给好处”的方式?
由虱目鱼之眼,看3月18日的“占领立法院”。
作为ECFA进一步落实的后续协议之一,《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定》于2013年6月21日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在上海签署。协定中,大陆对台开放共80条,台湾对大陆开放共64条,双方市场开放涉及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和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
此前几年,台湾和新加坡、新西兰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社会并无声响;“服贸”来了,却被视为洪水猛兽。当台湾岛内发明了“中国因素”这一抱有警戒、敌意、恐惧的词汇,来衡量空前密切的两岸关系时,除了有如背弃的失落之外,我们还能如何?
一直以来,大陆媒体的台湾报道,重视的是有戏看的蓝绿之争;“自由行”的大陆游客,看到的是文明、秩序和人情味,带回“礼失求诸野”的感动。而“反服贸”提供了一个把握台湾内在社会肌理的机会。它可能令人不快、也让人有点眼花缭乱。但如果矛盾能更清晰地暴露出来,对近年来(无疑包含着历史延续性)的两岸关系,会不会是化阻碍为进步的契机呢?
2012年9月,大陆与台湾第二批契约养殖虱目鱼开始捕捞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