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宇舟|阵痛与希望:中国经济的“破茧”时刻
最后更新: 2024-08-27 07:44:087、新模式牵引下的以旧换新,会将原有火车头改造为经济发展的新车厢。
上文六节,已经覆盖了第三章所列的前三组关系,我们在协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双循环战略与内外大市场这些核心要点上,有挑战、有冲突,但是危中有机,有足够的条件转危为机。这不是空中楼阁画大饼,而就是现在实实在在发生在眼前的真事。而它们已经在向我们发出新动能这只大公鸡破晓时的打鸣声。
但是不限于此,随着新动能的形成,随着由此带来的新经济增长模式的铺开,旧模式中那些看似到头的行业与动力,会在新模式的牵引下,开出自己的第二春。
首先就是基建,基建又有新旧之分,新基建的范围,国家发改委早在2020年就已经标示过了。
当前在新基建领域,我们的进步很大,每年百分之十几的增加,像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更是十倍、几十倍地增长,吸引着大批政府和社会投资。仅仅像上海深圳,每年投资额就能在上千亿左右。
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建成运行3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了200多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600多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31.2万个,5G用户达5.61亿户,全球占比均超过60%。全国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5亿户家庭能力。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数达到18.45亿户,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
我国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5年年均增速超过30%。在用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超180EFLOPS,位居世界第二。工业互联网已覆盖工业大类的85%以上,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000万台(套)。车联网由单条道路测试拓展到区域示范,已完成智能化道路改造超过5000公里。约有8400万劳动者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约占全国就业人数的11%。
这已经展现了它巨大的经济拉动前景,但是即使这样,依然面临着供应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相互融合不到位、人才供应不充足等问题,后续潜力巨大。
传统基建领域,已经让我们一次次感受到来自大国工匠的鬼斧神工,但也并非饱和。像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就给我们找了一堆短板,覆盖了道路质量、航空运输服务效率、港口服务效率、供水稳定性等等,都在40甚至70开外,有些指标甚至还不如印度。
因疫情原因,该报告已停更。目前还能看到的一个比较新的报告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发表的《2023年世界竞争力排名报告》 ,其中中国的基建排名第18位,但该报告对此的指标测算相对粗糙,仅列示了科技教文卫环这几个维度,并无进一步展开,中国在教育、健康、环境等领域的基建排名相对靠后。
按照笔者自己全国调研的感觉,我们的基建在一些具有极强外部效应、社会关注点偏弱的民生工程,或者回报周期跨越地方任期的项目上确实还存在短板,而且近年来由于地方财政的吃紧,这些问题还有抬头之势。不管是西北有些大城市的断头路,还是西南某些产业园农场的进出与通信配套,确实都还有改造空间。
情不自禁想贴张某市夜景了,在这里,我既能感受到现在的鬼斧神工,当我走出市区面向那大江大山时,我仿佛还看到了未来的鬼斧神工。
而随着卡脖子技术的陆续突破,不管新老基建都会迎来更新迭代,也会继续提供新的增量。互联互通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此外,我们的基建还有一块很重要的后手,便是持续走出去,并能和外贸与技术输出互为表里。
“十三五”期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累计新签合同额约1.27万亿美元。2021年,有78家中国内地企业入选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评选的“全球最大250家国际承包商”,占250家上榜企业的31%,在全球基建中我们至少占到了1/4的份额 。而且在我们技术突破、产业互联与对方无法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空心化中此消彼长,尤其是我们的地缘布局有声有色,后续同样前途可期。
作为经济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型城镇化是与产业发展、技术推广和基建提升息息相关的大方向。笔者自己走访过中西部一些产业聚集地,它们随着自身的自然资源禀赋、曾经的产业规划、如今的产业迁徙所形成的产业集群,以及由这些集群带动的城镇繁荣让笔者印象深刻。而且随着疫情结束,这种繁荣的印象与前文所述部分三四线活跃的记忆联系到了一起,让我相信新型城镇化非但不是扶贫,还有其肥沃的市场土壤。
近年来通过对沪深广苏蓉汉等城市的观察,笔者并不认为大城市会无限吸附人口,一些为了附加属性而提升的生活成本必然会导致人口流出。此外,正如上文所分析的,技术进步后未必要天天趴在大城市才能取得资源,这都为人口的均衡布局创造了条件,由此必然带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当前对于像农村水利、农业产业现代化投资、生鲜仓储物流的投资和布局已经有声有色 ,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远不止于农村和农业,它是一个包括了三线以下城市直到农村,围绕产业布局和市场发展所形成的区域集成,已经从“两横三纵”格局向“四极支撑,中部强化”的“钻石型”结构演化,由此覆盖从经济生产,到医疗养老、生态环境、文化生活、健康安全等一系列领域的协同开发[17]。
所以,在旧有的发展模式下,资源如金字塔一样向一二线集中,那么当前66%的城镇化率,可能只有4%的增量。但是在新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回头去对已经达到的66%去做巩固提升,那就是面向至少40%增量的再出发与再提升。我们在这方面有着具有较大投资空间和潜力,正待在新模式的基础上一一实现。
而在新型城镇化的基础上,房地产行业也将迎来自己除了保障房、长租公寓和产业园 的新空间——精品化住宅。在社会主义国家,精品不该是、也不会是少数人的特权。正像知乎上有个问答“要不要在农村老家建房”,向我们所展现的那样:
这个问答,所蕴含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甚至远远超出题目限定的农村本身,这将是房地产下一程围绕住宅精品化的起点。而这种精品化不只是基于返乡自用与生活舒适的考虑。
笔者有些好友也正是业内人士,反复宣导并来回体验着一种新型的、又没有脱离工薪阶层的新型居住模式,它是建立在上文所述的一系列基础之上的、产业与生活资源有序分布(不是生硬地在一大片区域划分居住区、生产区、商业区)、基础设施铺设并能够升级迭代、通过大工业传导与智能化赋能的生活环境。
这种现象不只出现在农村中,也不仅只出现在长三角、珠三角这样的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在一些中西部区域也已经开始萌发。
早在约十年前,笔者在看宝岛台湾一些地产企业报表时,实在难以理解这种龟速的开发对于企业效益究竟有何益处。但随着这些年的从业经历,尤其是在上述地方的走访,让我看到了这种模式对房地产行业可能的重塑。
这条道路似曾相识,因为某些拥有大面积土地资源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道路,大豪斯大牛排曾带给我们带着香味的感性印象。但这条道路会在中国升华,因为它将会建立在社会主义的制度之上,根据我们对新型城镇化的开发探索,以产业为基础、以交通为骨干、以技术为引领,将居住环境与建筑设计、工作环境、通信互联、交通出行相融合的新业态。而首先接触并投身于该类业态的,将会是地方上那些没有高杠杆、顺利度过本轮行业周期、并能够将建筑业的专业与对高科技的洞察结合起来的那一批人。
虽然这种新业态还需要顶层设计,在包括土地、规划等方面创造更多空间,虽然眼前地产行业还如同白垩纪末世,被撞击、火山与森林大火渲染得满目血红,但那些与恐龙相比看似不起眼的、匆忙搬运坚果的小小身影已经在预告着下一纪的风起于青萍之末。
摄于某GDP万亿规模的城市,在上文所设想的 “精品住宅”雏形前,看着金霞满天、垂钓泛舟。
有时候经济和自然演化真的是很像的。身边已经不止一个学经济的最后自学了生物学。
就这样,我们会看到,沿着正在发展中的新经济,由大基建,再到城镇化,再到现在还硝烟弥漫的房地产,旧模式在退出模式主导权后,反而也会迎来自己的解放。又想起入行初期师傅的话,只有会做垮的企业,没有会做垮的行业。在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推动下,任何行业都会迎来自身的重塑与迭代。
就此,我们已经把第三章制约新动能的四组关系重新进行了梳理,论证它们在困难中依然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已经展现出的前景。这远远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观点,正像宁南山在新作中说,中国的隐患绝不是制造业无法升级,技术无法突破的问题,而是生育率以超速度下滑带来的中国未来市场规模、社会活力等下滑的问题。
笔者更乐观一些的,因为坚信随着新模式的推广,我们的人口会有修复,而且还可能会是三四线先于东部沿海修复[18] 。在建立具有积累功能的养老保障体系、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参与率扩大的基础上,我国也有可能实现第二次人口红利[19] 。而且如上文推导后的结果,随着技术进步,我们也未必需要保持现有的人口基数,要做的只是用先进生产力为支撑,让人口基数有序后撤。
上述七节,对经济发展新动能做了基本的梳理,这是我们新阶段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动力所在。
当然,在实现经济破局之时,好的政策供给无疑能实现良性加速,诸如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体制改革,对地方财政和地方治理形成符合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政策方向引导和激励;通过对金融监管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促进金融行业与当前形势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并形成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金融人才队伍” ;通过完善市场公平竞争机制、落实完善减税降费退税缓税、减少信贷双轨制、完善政策性担保体系,来提升民营企业的信心和积极性。通过完善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增加人民群众对经济发展的获得感。
这些方向的供给侧改革作为上述七节以外的制度保障部分,如果能够加以提高完善,将会助推新经济以更快速度到来。
回港的航船已见得开来的身影,早晨六七点的太阳正在穿破乌云,楼梯上的人儿正在精益求精地描摹最后的妆容,仲夏之夜,我们将看到她最为闪亮的登场。
注释:
[1]基于可支配财力视角下的地方债务情况分析,https://user.observersnews.com/main/preview?id=1249234。
[2]地球知识局:人口拐点,肉眼可见,https://baike.observersnews.com/tashuo/browse/content?id=c400d7cfed1003d3041ad44b。
[3]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给出的测算结果,根据新增家庭数量估算,存量住房恐需十年左右才能消化完。
[4]世界银行:Real Estate Vulnerabilities and Financial Stability in China,2022-6
[5]“超长期”遇到“特别” 国债之力蓄势待发,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404/t20240409_1365551_ext.html。
[6]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长征:2023年度中国宏观金融,2024-2
[7]如何看待印尼拟加征关税的意图与影响,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0430807/answer/3549570207。
[8]IRENA:可再生能源和就业2020年度回顾,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0/Sep/Key_Findings_Jobs_Review_2020_ZH.pdf?la=en&hash=99B81B5192B75AC84EC90503802D16DF7CB93106。
[9]中科院院刊:加速能源转型,将给经济社会带来哪些效益?如何评估?https://new-qq-com.observersnews.com/rain/a/20210926A040I700。
[10]数据分别见中国建筑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和2023年建筑业发展统计分析。
[11]China’s leading researchers set their sights on new frontiers,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1405-0。
[12]三个指标看中国科技实力,哪些领域已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第一?https://www.sohu.com/a/397006632_669860。
[13]专访曹远征:中国企业“卷”的背后暗藏经济增长的秘密,https://www.163.com/money/article/J5KN4TJP00258J1R.html。
[14]麦肯锡2024中国消费趋势调研:预期谨慎存在潜力,2024-5
[15]思略特:2023年数字化汽车报告(首篇),2023-4
[16]汇丰银行:海外企业看中国2023,https://www.business.hsbc.com.cn/-/media/media/china/pdf/articles/hsbc-ciie-report-2023.pdf。
[17]尹稚:城镇化改变中国 新型城镇化未来可期,https://zhuanlan.zhihu.com/p/708110168/edit。
[18]【评论】我国人口观新论:https://user.observersnews.com/main/preview?id=1132315。
[19]费兆奇:扩大内需的潜力展望与实施路径,2024-2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岳冠东 
-
拼多多陈磊:未来利润将逐步进入下降趋势,这是长期健康必要的代价
2024-08-26 20:44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台湾著名餐饮品牌鼎泰丰关闭14家门店,退出北京等市场
2024-08-26 18:24 -
英伟达、谷歌、AMD等美日企业,巨额投资中国台湾
2024-08-26 17:52 观网财经-科创 -
滴滴智驾座舱业务也要被卖了?
2024-08-26 17:43 -
赵昌文:从数据所有权到数字税,中国能做哪些创新?
2024-08-26 17:29 -
工信部无线充电新规9月1号实施,iPhone充电功率被砍一刀?
2024-08-26 17:11 -
台积电:获中国大陆和日本巨额补贴
2024-08-26 17:05 观网财经-科创 -
财政部:前7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5663亿元
2024-08-26 11:59 观网财经-宏观 -
IBM中国研发部门关闭波及上千人?公司回应
2024-08-26 11:26 观网财经-海外 -
房屋养老金公共账户资金来自哪里?
2024-08-26 10:52 观网财经-房产 -
“房屋养老金”引热议,钱从哪来?
2024-08-25 17:56 中国房市 -
吴清:希望机构投资者继续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坚持长期主义
2024-08-25 17:56 金融观察 -
每件商品最高补贴2000元!第二轮家电以旧换新实施细则发布
2024-08-25 17:31 观网财经-消费 -
东方甄选财报:GMV同比上涨43%,董宇辉分1.29亿
2024-08-25 11:11 观网财经-互联网 -
即将IPO,荣耀获中国移动投资
2024-08-25 10:06 观网财经-科创 -
阿里史诗级时刻?新增香港为主要上市地
2024-08-23 22:25 观网财经-互联网 -
金融监管总局:拟规定网络小额贷公司对单户用于消费贷余额不得超20万
2024-08-23 20:50 金融观察 -
郑栅洁主持民企座谈会,赛力斯、传音等参加
2024-08-23 20:50 -
上海叫停房贷“返点” ,存量业务需7日内整改完成
2024-08-23 20:50 金融观察 -
富士康董事长:若印度产iPhone良率仅50%,早就撤了
2024-08-23 18:30 观网财经-科创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116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51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92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52“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评论 101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