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惕美西方对华新话术,所谓“去风险”究竟是什么?
最后更新: 2023-06-23 15:06:18作为新加坡候任总理和第四代领导人的领军人物,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5月25日表示,他本人很理解为何一些国家和公司希望在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中保护自己免受风险和伤害,因为没人想在原材料、关键零部件或技术方面过度依赖单一供应商。
然而,黄循财也强调,如果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之下“去风险化”过了头,“全球经济最终将变得更加分散化和脱钩化”,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很难想象,以目前的雄心和规模,(‘去风险化’)如何能严格局限于少数几个‘战略’领域,而不影响更广泛的经济互动。”
黄循财在第28届国际交流会议“亚洲的未来”上发表演讲,谈及“去风险化”
香港《南华早报》6月10日援引五名外交官和其他参与讨论的人士的话报道称,在欧盟准备公布对华“经济去风险”路线图之际,部分欧盟成员国提出了异议。来自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的外交官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办公室主任比约恩·塞伯特(Bjorn Seibert)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国家安全”表示担忧,一些成员国警告称,欧盟不应“模仿”美国对中国的态度。
同时,欧盟外交事务委员会近期的一项内部官方民意调查也显示,多数欧洲民众视中国为重要的经济伙伴,对冯德莱恩此前提出的对华“去风险化”并不买账。调查结果表明,欧盟成员国与法国总统马克龙将中国视为战略和全球合作伙伴的想法更加一致。
沈逸:真正的“风险”是美国,而不是中国
沈逸直言,谁都知道要去掉风险,而“去风险化”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是一种标准的“政治动员”,美西方那一套首先说“有风险”,然后“把人吓得半死”,接着“声称拥有去风险的方法”,直至最后“为所欲为”,甚至有点类似“PUA话术”(精神控制)。
从“脱钩”改口变成“去风险化”,甚至抛出极具地缘对抗性质的“新华盛顿共识”,西方不断变换着话术,变着法子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发展。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月1日曾明确指出:“要讨论去风险,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风险。”
6月21日,中国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也对中外媒体表示,关于“去风险”,首先要搞清楚的是,什么是风险?风险来自哪?中国向世界注入的是稳定性、确定性和正能量,怎么就成了风险?不管怎么包装,美方的“去风险”还是“脱钩断链”,本质都是“去中国化”,最终是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不仅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还会反噬自身,拖累世界。
“去风险,就是离美国远点,靠中国近点。”沈逸在谈论什么是真正的“风险”时,提醒国际社会的所有国家,要记住墨西哥的悲剧——“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
沈逸列举了美国过去做出过的种种“风险行径”,恶意印钞、抢人钱财、窃取知识产权、任意拘押别人……他也向国际社会大声强调,想要真正“去风险”,不就是要靠近这样一个地方吗?拥有良好的营商环境、高素质的劳动人口、健全稳定的供应链、发达的基础设施、健康稳定的能源、巨大体量和利润的市场,这个地方就是中国。
中国发起“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众多成果
当地时间6月1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柏林同德国工商界代表座谈交流。西门子、大众、奔驰、宝马、舍弗勒、巴斯夫、科思创、瓦克化学、默克、思爱普、安联等德国企业负责人出席。大家按照李强总理提议,围绕如何看待当前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如何看待中国经济走势、如何看待未来技术发展前景、如何看待一些国家提出的所谓“去风险”、“降依赖”等坦诚发表看法,深入进行交流。
李强指出,我们理解各方都有自己的安全关切,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界定和防范风险。防风险和合作不是对立的,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应该辩证看待依赖问题,不能人为夸大“依赖”,甚至把相互依存与不安全简单画等号。他还强调,企业对风险的感受最直接、最敏锐,知道如何规避和应对,应该把防风险的主导权还给企业。
而与此同时,观察者网注意到,就在西方政客不断鼓噪“中国风险论”之际,外资巨头们今年却掀起了访华热潮。
3月下旬,太古集团执行总裁施铭伦,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雀巢集团首席执行官施奈德,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董事长康林松,高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蒙,开云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皮诺,辉瑞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伯乐,康宁公司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魏文德以及宝洁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慕仁等多家外企高管密集访华。
5月下旬,摩根大通、特斯拉、星巴克等国际金融集团和大企业的CEO纷纷云集中国,在各种场合表达对中国市场的渴望和信心。
西方目睹此情此景,认真思考一下,“中国风险论”可休矣。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责任编辑: 熊超然 
-
谢锋:民主不是挂在嘴上的,而是要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3-06-23 14:36 中国外交 -
越南公安部:这是恐袭,嫌犯中有人是美国某组织成员
2023-06-23 14:13 -
克里米亚又一大桥遭乌军空袭,是连接扎波罗热前线重要节点
2023-06-23 13:17 乌克兰之殇 -
拜登会见莫迪,谈及美印关系硬扯中国
2023-06-23 11:26 龙象之间 -
雅万高铁实现新突破:时速首次达到350公里
2023-06-23 09:48 一带一路 -
亚投行行长反驳加方:严肃的政府不应作出毫无依据的决定
2023-06-23 09:14 亚投行 -
5人全部遇难,失联当天美军就已听到疑似“内爆”
2023-06-23 09:04 观察者头条 -
李强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2023-06-23 08:31 中国外交 -
“十年签证”因疫情影响近3年无法使用,能否补偿?中使馆回应
2023-06-23 08:19 中美关系 -
李强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2023-06-23 07:30 巴铁 -
李强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
2023-06-23 07:20 中法关系 -
他俩“约架”,线下笼斗?
2023-06-22 23:05 -
乌反攻停滞,美国开始公关南方国家
2023-06-22 22:46 美国一梦 -
-
李强同法国总理博尔内举行会谈
2023-06-22 22:26 中国外交 -
欧盟想给华为“盖棺定钉”,欧洲电信商反击
2023-06-22 20:19 华为 -
俄方表态:他出席,不合适
2023-06-22 18:12 俄罗斯之声 -
氧气即将耗尽,“全球最精密设备”能赶到救援吗?
2023-06-22 15:30 观察者头条 -
美“斯特拉顿”号炮舰过航台湾海峡,中国海警局回应
2023-06-22 12:58 台湾 -
警惕!事关“萨德”,韩政府已批准……
2023-06-22 11:22 三八线之南
相关推荐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评论 101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评论 191果然,美媒用“亲华”来猎巫马斯克 评论 90AI与国运:AI发展到了向西还是向东的节点 评论 28最新闻 Hot
-
“7年造不了一艘船!美国对华下毒,只会毒死我们”
-
他放弃日本2.2亿元项目回国:目标是增强中国技术优势
-
“美国这个想法乍一听很离谱,但我得提醒一下,他们是认真的”
-
印度外长谈中印冲突
-
普京提议:让联合国来管乌克兰
-
王文:要消除国内对巴基斯坦安全的恐惧
-
中方没续牛肉,“美国对华出口量逼近零”
-
王文:奉劝美国不要再想侵犯中国的上空
-
由于癌症治疗副作用,查尔斯三世短暂住院
-
“美国高校总想收中国的钱,得好好检查下”
-
特朗普汽车关税,“只会让中国电动汽车领先”
-
郑永年:中国不是美国,不会加入瓜分世界的行列
-
欧洲太想“上桌”了,但…
-
真有极光!NASA拍到了
-
交割日逼近 ,“港府正接洽长和”
-
“怪事!穷国用上先进技术,富国还在用落后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