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东勃:对中国革命史感兴趣的年轻人,为何越来越多?
我就讲一个例子。这本书中谈到了延安时期毛泽东做青年作家萧军的思想工作。萧军可不是一般战士,东北人性子直,直到看见什么不满的都会说出来。他说话冲,冲到冷嘲热讽怼起人来连自己最好的朋友比如艾青都不放过。他眼光高,高到基本上除了鲁迅,很少有他放在眼里的人。
他确有才气,也为鲁迅所偏爱,但这不是说他达到了什么高深程度。但是他在四十年代的延安,是一位代表性人物,是文艺界重要的统战对象,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毛泽东不信这个邪,就是要广交八方朋友,碰碰这位作家。他给萧军写了一封信,这信写得很有技巧,推心置腹,不卑不亢,进退有据,不怕“热脸贴冷屁股”。
陈晋先生把毛泽东的谈心谈话技巧概括为三点:诚意交流,取得信任;直面个性,指明弱点;化解牢骚,分类处理。我以为第一点尤为重要,我们做社会调查和访谈,也是同样的态度和方法,一定要换位思考,想他人之所想,以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成长之艰辛不易的敬叹,倾听对方的倾诉,共情对方的感受,同情对方的遭际。由此才能获得对方的接纳,解除对方的戒备,进入对方的世界。思想工作说来容易,其实不凡。话是开心锁,可要把话说好,不容易的。
再举一例。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特点,就是有特别强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底线思维,经常从最坏的角度出发,去争取最好的结果,即“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胜利来到了,高歌庆祝,但绝不自满,打起背包踏上新征程,再出发。抗战前的“论持久战”,建国后中美苏三角关系极为紧张的时期讲“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甚至“再上井冈山打游击”一类话,都不是简单的一时意气,而是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一种信念和风格。
《觉醒年代》片段
据此,就不难理解毛泽东在传统神话传说中格外钟情“愚公移山”这个典故的原由了。他在七大闭幕会上,还列举了抗战胜利后可能出现的十七种困难,如“外国大骂”“国内大骂”“内战爆发”“延安被国民党占领”“党内意见分歧”“党员散掉三分之一”等等,提醒全党高级干部要“准备吃亏”,应付不利局面。
后来,这些困难大多被毛主席言中,但也大多都预备了应对之策,绝地反击打得虎虎生风。出于保密需要,参加七大闭幕式的人笔记本都上交,但几十年后,他们回忆当年,印象最深的还是毛泽东说的十七条困难,有的人甚至能背出很多条。
2020年第18期《求是》杂志刊发了2020年6月2日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的讲话,开篇第一句就是:
“2018年1月,我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风险,其中特别讲到‘像非典那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也要时刻保持警惕、严密防范’。”
经历了去年的抗疫斗争,我们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分量,这也不失为向毛泽东《愚公移山》及其背后向死而生的勇气、绝不低头的骨气和久久为功的锐气的由衷致敬。
观察者网:面向00后的党史教育,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有哪些值得推广的形式?能否分享一下您的课堂经验?
曹东勃:我先谈谈对00后的观感。我是2010年博士毕业后任教的。11年来,我的教学对象从90后变成00后,整体的印象,就如总书记在今年两会期间所讲的,这是平视世界的一代人,随着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增强,这一代年轻人的心态、思想也在改变。
其实,习总书记在最近一年之内另一次表扬00后是在去年九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他说:
“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他们有一句话感动了中国:2003年非典的时候你们保护了我们,今天轮到我们来保护你们了。长辈们说:‘哪里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
我去年曾有机会对上海的援鄂医护人员做调研访谈。一位专家对我说,各行各业,做任何工作,都需要像汽车的养护一样,要经常拉一拉高速,往郊区开一开,把各个零部件练一练,在高速运转的情况下看一看,是不是经得住考验。常在市区开车,常在温室中成长,是不行的。医生们每年都去农村做卫生健康扶贫,到了那里,你能感受到这一身知识更大的用武之地,更大的意义。前段时间去兴国给老百姓看病,那是将军县,当初那些牺牲了的红军战士,也都很年轻啊。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这批年轻人,绝对是大有可为的一代!他们在武汉,每个人都小宇宙爆发,有很强的素质。可能他们年资还低,未必能够进入人们的视线,但确实值得我们用心培养、关注和重视。
我讲上面这些就是想强调,00后是很有主见、很有定见、很有洞见的一代人,是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成长起来的具有开放视野和世界眼光的一代人。
如同80后在18岁左右遭遇到北约炸馆、中美撞机事件,20岁左右遭遇到非典疫情一样;00后在他们18岁左右遭遇了中美贸易冲突,20岁左右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这既是对我们国家治理能力的两场大考,同时也是对当代青年的两场思想大考。事实证明,他们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所以我想作为教师面对00后的时候,一是要接触信任,不要犹疑疏离;二是要平等交流,不要颐指气使;三是要破壁共生,不要刚愎自用。经常有人觉得年长者跟00后有深厚的代沟,有次元之壁。其实,他们在认真地研究我们,我们没有很好地研究他们。他们是有品位的,不然他们为什么在重复地去追我们当年看过的那些影视经典——老《三国》、老《水浒》、《雍正王朝》、《亮剑》、《大明王朝1566》,他们可以“鬼畜”诸葛亮王朗、李云龙和楚云飞,但那是一种善意的“二次创作”。
抗疫一线,22岁感染科护士的双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
加拿大为发现215具原住民儿童遗骸降半旗
2021-05-31 06:40 -
《觉醒年代》编剧龙平平:弹幕这句话,让我流泪了
2021-05-13 00:25 建党百年 -
“一个共产党员与广大群众取得密切联系时就具有无比的勇气和力量”
2021-05-08 08: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河南巩义宋陵上种田,河南考古院:正在进行环境整治
2021-05-06 23:15 -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哪些“至暗时刻”?
2021-05-04 08:17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累计接待国内外参观者逾亿人次,毛主席故居修缮开放
2021-05-03 15:16 -
基辛格:毛主席亲自指示邀请美国乒乓队访华
2021-04-24 15:22 中美关系 -
“中国抗战的希望在西北”
2021-04-20 08:2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他是国家占人口80%的农民的化身”
2021-04-19 07:10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是我度过余生的地方”——“纸老虎女士”的六次访华
2021-04-15 10:19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打仗总要死人的…不要是我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2021-04-04 15:32 -
抗美援朝老兵的遗憾:没能看到台湾解放,祖国统一
2021-04-04 08:38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这件国宝级器物,证明三星堆人是“龙的传人”!
2021-03-24 08:49 -
仅剩70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蔡丽华逝世
2021-03-01 11:24 -
大明之耻,为何后世史官要抹白?
2021-01-28 08:49 观学院 -
登上《国家宝藏》的王贞仪,是当时“才女”无奈的缩影
2021-01-07 08:27 -
航天603基地入选国家工业遗产:中国第一个探空火箭发射场
2020-12-31 08:08 航空航天 -
中组部部长:历史的苦难不能忘记,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息
2020-12-13 11:41 -
南京大屠杀史实展62天,收到20550条留言
2020-12-13 10:24
相关推荐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62“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71关键时刻,外贸大省如何突围? 评论 50“特朗普会输,‘用谈判孤立中国’行不通” 评论 95“中国代表团访问巴西,探讨两洋铁路”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想得挺美!特朗普威胁他国别买中国货
-
河北衡水中学再换校长,3年前启动“破内卷”改革
-
全球最大矿企:全球经济得靠中国
-
“美国把枪顶着各国脑门,谁还愿意跟它坐一条船?”
-
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
怕谈崩了,欧盟准备“留后手”
-
“特朗普收手吧!中国又要领先了”
-
靠中国,加拿大发上“美国财”
-
美股再跌,特朗普:鲍威尔越早走人越好
-
农文旅项目投资1700万后被告知是禁养区?南京浦口通报
-
“中国学生对赴美留学迟疑,英国成了热门地”
-
为获提拔,他送给中管干部张福生25万
-
7天内连发3起事故,主力机队飞行训练暂停?台军方回应
-
广西吃了自然保护地划得过多的亏?自治区党委书记要求廓清模糊认识
-
“美国GDP的水分在不断增加,他们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