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183期:“到中国去!”
最后更新: 2024-05-08 20:08:13主持人:林登对中国的了解深入到了真正的文化层面,深入到了广袤的乡村和泥土的芬芳,这是很难得的。所以,在向大家介绍中国时,林登的视角会更加独到。
林登:我发现中国的年轻人对世界的了解,已经超过了外国年轻人。所以,我曾经把美国最好的学校的学生带来喜洲,让他们在这里学习了5个月,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很多孩子在离开时都不舍地哭了。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美国的领导人(例如,奥巴马的女儿曾就就读于这所学校),他们自己也可能成为未来的美国领导人,而这5个月的经历会使他们在50年、60年甚至70年后都抱有中国情怀,进而影响他们今后对中国的态度。
主持人:国外的学生或成年人来喜洲参加文化交流时,可以在当地接触到哪些东西,感受中国的哪些文化?
林登:他们可以了解中国的农业。另外,喜洲也有白族的村落,白族的歌舞、扎染、甲马(一种版画)和食物也都很有吸引力。我们在中国的占地空间中有50%是公共空间,当地人和外国人可以在此真实地交流和碰撞。
大理喜洲的稻田(图源:IC Photo)
张维为:不同国家的普通老百姓直接交流是非常好的。秦刚外长说,普通的美国百姓淳朴、热情、友好,我们中国老百姓也是一样的,中国百姓的朴实可以打动无数的老外。
主持人:古人云,国之交在民相亲,人民之间的这个友谊可以通过长期的交流而不断加深。在当下的变局中,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显得更加必要,林登先生作为中外交流的促进者,发挥着重要作用。我想问一下林先生,在向世界介绍中国时,您最想介绍的是什么?
林登:2500年的儒家文化传下来的那颗种子。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觉得中国是最热情、最包容的国家,这就是中国的一大软实力。
美国很早就开始了软实力的建设。全世界都可以通过NBA、迪士尼和星巴克了解一个不一样的美国,很多人即便不喜欢美国的军队、不赞成美国的政策,也会觉得米老鼠和蜘蛛侠很酷。中国在这方面还有所欠缺,需要建设起这样一个传播文化的渠道。《流浪地球》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它让世界知道,中国可以拍出伟大的电影。
主持人:用秦刚外长的话说,中国的“麦克风”还是太少了。世界缺少足够的渠道,去了解生动的、鲜活的中国。
张维为:这和文化传统也有关系。17、18世纪,中国比欧洲发达时,欧洲对中国非常感兴趣,想学习中国的一切。但是,欧洲崛起之后,就自认为高人一等,不再愿意向其它国家学习。
至少在两年前,中国每年的出版物中,翻译的作品大概要占至少10%-15%。而在西方国家,翻译作品的占比连1%都不到,翻译中国的作品就更少,几乎没有任何一部外国作品的英译本能在美国畅销。正所谓“孤掌难鸣”,要实现文化交流,必须两只手一起鼓掌才行。
但现在出现了一个好的趋势,那就是互联网。我们的网络文学非常“治愈”,现在在海外广受欢迎。
主持人:这样的窗口要越多越好,以便大家看到更加立体的中国。
林登:是的。我现在经常为美国的媒体撰写文章,98%的读者都会点赞,只有2%可能说我洗脑,可见无论美国政府态度如何,很多民众还是支持中国、尊重中国的。
每当看到中国的年轻人,我都会对未来感到乐观,其它国家的年轻人则并不那么令人感到乐观。“自由”原本是一个含义非常好的词,但是(在一些国家)“自由”已经变成了“自私”,每个人都把自己视作绝对独立的(个体),所以美国人很难团结起来。
张维为:对,实际上中国的文化和软实力,有助于诊断甚至治愈西方的很多社会疾病。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社会)的特点是原子化。人们一味强调“我的权利”,而不太讲“我的义务”,这导致社会不停地分化,矛盾越来越多。当个人主义走到极端时,社会就会走向瓦解的、分崩离析,这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
林登:我觉得中国现在对世界的影响已经很大了,但大部分集中在在硬实力方面,我希望以后中国能用软实力点亮世界,把我们五千年来积累的智慧分享给世界,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提问环节】
观众:我叫刘政航,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17、18世纪西方社会产生了一阵“中国热”,21世纪的中国在国际上能否再度引发“中国热”呢?
张维为:实际上,第二波“中国热”现在已经出现了,影响力遍及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
“衣”,现在全球最大的购物软件之一是SHEIN(希音),超过Amazon(亚马逊),这很厉害。
“吃”更不用说了,中国餐馆、中国食品到处都有,谁都知道中国菜是好的。
“住”呢,现在“宅”在家里玩游戏的特别多,而中国的网络游戏正异军突起,比如,《明日方舟》引起了广泛的讨论网上,据说老外已经开始拷贝和抄袭它的模式了。
“行”也一样,中国大量出口新能源汽车。而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极富设计感,很多设计非常超现代、具有科幻感,受到广泛的好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啸云 
-
泰国新卫生部长上任首日:重新考虑大麻合法化政策
2024-05-08 19:53 禁毒战争 -
习近平宣布中方支持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建设首期6项举措
2024-05-08 19:22 中国外交 -
两年资金外流30亿美元,乌克兰农民为逃税竟出这些“奇招”…
2024-05-08 18:40 乌克兰之殇 -
-
两国元首共同宣布深化和提升中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构建新时代中塞命运共同体
2024-05-08 17:55 -
以代表威胁:若联大通过,美国将停止资助联合国
2024-05-08 17:00 巴以恩仇录 -
习近平检阅塞尔维亚仪仗队
2024-05-08 16:53 -
习近平:相信这次访问必将开启中塞关系崭新的历史篇章
2024-05-08 16:45 -
习近平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会谈
2024-05-08 16:18 中国外交 -
“黑手党式恐吓”,美议员向国际刑事法院发威胁信被曝光
2024-05-08 16:08 -
习近平抵达塞尔维亚大厦前广场 出席武契奇总统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6:08 -
阿塔否认巴基斯坦指控:已向中方保证,与恐袭无关
2024-05-08 16:04 巴铁 -
习近平将出席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举行的欢迎仪式
2024-05-08 15:54 中国外交 -
中方将公布与菲军方的通话录音?外交部表态
2024-05-08 15:51 南海局势 -
-
美国将承认越南“市场经济”地位?
2024-05-08 15:30 美国政治 -
应付高通胀,阿根廷用上10000比索新钞:中国制造
2024-05-08 15:01 -
对欧洲而言,“中国光伏电池是福不是祸”
2024-05-08 14:42 能源战略 -
“我曾15次邀请习主席访塞”
2024-05-08 14:38 中国外交 -
马克龙接待习近平的精心安排,为何选在这里?
2024-05-08 14:13 中法关系
相关推荐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