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90集:对西方的双重标准说不
最后更新: 2021-02-07 09:27:52张维为:西方的洗脑很厉害,而且是从小开始的。他们的小学生教科书会讲“我们的文明怎么优越,其他都比我们落后”之类的内容。这个偏见形成的时间非常之长,所以要去掉是不容易的。不光是媒体,整个的文化氛围是这样的。比如说,他们对自己的一些历史轻描淡写,鸦片战争多数人是不知道的。
范勇鹏:我回答一下对外的“双标”会不会反噬到自己。当你用一种不道德的方式来对付别人和获利的时候,你不可能不因为这个而伤害自己。所以西方的这种做法对自己心灵的腐蚀也是很严重的。因此,在未来的政治斗争里边,我们有望看到越来越多的“双标”会暴露出来。
主持人:他们会被这个反作用力所伤。
范勇鹏:对。
主持人:说到这里我也想问一下,除了我们看得比较清楚的“双标”,比如在政治领域里的,还有没有其他领域,比如经济、文化上的“双标”?
张维为:有,比如文化领域里有对孔子学院的关闭。好几年前,我去旧金山开会,当时他们正好关了芝加哥的两个孔子学院。我说你们怎么这么没有文化自信呢?你们这么多大学用的是美国教材,我们孔子学院教点汉语就害怕了。
主持人:包个饺子他们都害怕。
张维为:就是啊。学术领域也是的,比如政治学。西方所谓“顶尖的学刊”对中国最和平、最客气的定义就是“威权主义”,更多的是“集权主义”。这个解释框架以外的文章它们是不接受的。所以我们国内有些人为了在国外期刊发表文章就不得不修改。比如说不能讲“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改成“资本主义经济”,或者“市场经济”,反正不能加“社会主义”。这样的“双标”有很多。
后来我看到好像教育部出台一个文件,说不要因为这个原因牺牲自己的立场去国外英文期刊上发表文章。这也是个警示。
主持人:对。听您刚才一说,我觉得政治生活领域当中的“双标”我们大家还比较容易看得明白,因为很快会有事实打脸,但刚刚您说的这种隐含的双重标准可能是很多人不知道的,危害非常大。好,我们继续讨论,再看这边有没有朋友要提问。来,欢迎这位。
Q2:主持人好,两位老师好。我叫杨安,是一名园林工程师。西方的这种双重标准对我们民众造成的是偏见和诋毁,但随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届时我们的实力会与西方相当或者会反超西方。那么我们又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西方?我们的民众以什么的方式理解这些?
张维为:我觉得现在我们民间的力量对怎么解构西方的“双标”,然后进行反击实际上已经很厉害了。我前面提到的乌合麒麟的画就是一个最经典的例子。我画了一幅画,你说我这个不对,那我再画一幅,继续调侃你,而且非常犀利。他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里边用的这些经典形象,比如一只羊、一面旗帜、一个建筑图案、一个手势等,有什么含义西方人一看就懂了。它非常有震撼力和冲击力。
所以我觉得,反击西方的“双标”就是要更好地发挥我们年轻人的作用。我经常讲,这个问题我们都不需要担心,交给90后、95后,他们可以全部解决。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办法,知道怎么跟西方同龄人,或者西方的互联网媒体以他们听得懂、看得懂的语言来调侃他们、挖苦他们。
范勇鹏:未来真的在年轻人手里。其实我们对“双标”的回应最早就是年轻人打起来的。大家想想在90年代,包括更早,我们面临这种“双标”的时候很生气,但是发泄不出去。
后来有一年,我觉得可以算得上分水岭吧,就是2008年。当时出现了一系列的事件:奥运会、汶川地震,“西藏314暴乱”等,西方媒体的这种“双标”也来了一次集中性的总爆发。中国的年轻人受不了了,当时有一批出国、上网的年轻人发起反击。一个健康的社会里,年轻人必须要有勇气,有活力,有批判精神。
但是过去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在西方文化的影响和我们国内那些所谓“公知”的引导之下,我们把这个批判精神只引向了内部的批判。所以在过去几十年有个怪现象,就是西方社会的年轻人很有批判精神,但是只批判别人,中国的年轻人也很有批判精神,只批判自己。可这也未必是坏现象。中国人自我批判了一百多年,把我们的文明、历史、制度、文化全部批判了个遍,批判到今天还没有倒的我觉得真的是精华了,对吧?从这个角度讲是好事,但是今天我们要超越这一点,我们要有更高的批判能力、批判精神。
从这一点来讲,近几年我们很多年轻人表现得非常好。比如说从“帝吧出征”到“饭圈女孩”,到现在乌合麒麟这样的。在香港骚乱期间,我们有一个女孩子是rap歌手,做的那个视频非常棒。这些就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再往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对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应对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拿出更高的文化。我们将来如果有一天能够拿出更高的文艺、科学、音乐、艺术作品、电影、社会科学,甚至散文、小说,说白了就是让我们成为一个更高的标准,自然就把它的这个“双标”压倒了。
所以我非常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像我们的祖先,比如张骞、班超、玄奘这样的人走遍世界,传播中国的声音,让世界欢迎我们的商品和文化。当你把最优秀的东西拿出来,变成标准的时候,“双标”自然就无所遁形了。我们好几代领导人都讲我们中华民族要为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我觉得这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提供更高级的文化。
敦煌壁画中的一副“玄奘取经图”(来源:敦煌旅游网)
主持人:对,这是我们的一个远景目标。我们现阶段的做法是利用他们的逻辑,并且推到极致,就会发现它有很大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就是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女士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蓬佩奥说中国离北极有900公里,不要去参加北极的活动,但其实我们是在保护人类共有的资源。你美国离我们南海8500公里呢,最近的夏威夷离我们还有5300公里,你来干什么?你在这儿有什么幻想?
我觉得这个很有意思。你在他的逻辑里往前推,就会发现他有很大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在达到刚才我们畅想的最高阶段之前,我们至少可以先学会这招应对他们的“双标”。
范勇鹏:我还想起一个例子。傅莹大使有一次在慕安会上反驳佩洛西,说如果华为都能威胁到你们美国的民主体制,你们的制度是不是太弱了。所以我觉得你讲得很对,对付“双标”我们就用“单标”。
张维为:我们现在还要解决什么问题呢?西方话语在过去二三十年里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学等影响蛮大的,所以有些人现在还是被西方话语完全洗脑,有的开始醒悟过来,有的可能醒悟过来一部分,但是潜意识还受他们的影响。我观察到这次美国社交媒体全部把特朗普禁言,这肯定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条言论自由。
你注意到没有,西方媒体有意识地把攻占国会大厦描绘成一次暴动,所以把参与的群众称为暴民。实际上,你看这次冲进去的美国普通老百姓的暴力程度远不如香港骚乱的时候。但媒体有意地往这方面引导,建立一个虚构的事实,说这是一个暴民行动,是一场暴动。这就涉及到言论自由,美国宪法有这么一个规定,这个是例外的(不受保护的)。所以他们一定要重新建构这么一个东西。
问题是我们中国的媒体人心里应该非常清楚,这是他们在带节奏,不要跟着他们用完全一样的词汇,要有鉴别力,然后做出自己的独特评论。可以进一步深挖这个东西,因为即使它是一个暴乱行为,根据美国宪法,这个界定是要最高法院来做的。或者按照美国自己的司法规定,是不能无罪推论的。在没有法庭判定之前,你是无辜的,对不对?媒体怎么能够做这个推定呢?
如果我们的媒体人,或者新闻分析者有这根弦的话,他的视角和评论会更加犀利。
主持人:更加能够触及美国的本质问题。
张维为:这就是我们这个节目做的事情。随着国家崛起,力量越来越大之后,你做的一切就是国际标准。所以我老说中国要有大国意识。崛起之后你不想影响世界,很多东西也会影响世界,因为你规模太大了。
主持人:好。今天咱们可以说把美国,包括西方其他一些国家的“双标”行为讨论了个透。我想这个透彻的讨论非常有好处,一方面是看清了他们这种“双标”的行为,也是减少这种双重标准对我们的伤害;另一方面,通过这样的透析,也对一些国家的治理模式、在运行当中的一些问题看得更加地清楚。好,谢谢两位嘉宾,也谢谢现场的观众,谢谢大家收看我们的节目,下期再见。
- 原标题:对西方的双重标准说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昂山素季接种首针印度捐赠新冠疫苗
2021-02-07 09:06 缅甸局势 -
英媒污蔑中国记者是“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1-02-07 08:51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11.3万例、死亡2934例
2021-02-07 07:08 美国一梦 -
疫情封锁期,伦敦一晚5起持刀伤人事件:1死9伤
2021-02-06 22:07 不列颠 -
人权是什么?中国外交官推荐这两篇
2021-02-06 21:52 -
昂山素季经济顾问被捕 为首个被捕外国人
2021-02-06 20:06 缅甸局势 -
法知名作家戳穿涉疆谎言:美国有一招“无人能及”
2021-02-06 17:00 -
台湾想“芯片换疫苗”,德国:呵呵
2021-02-06 16:30 台湾 -
拜登政府转变态度,支持非洲候选人担任WTO总干事
2021-02-06 15:44 -
柬副首相已打中国疫苗,成该国首名接种者
2021-02-06 15: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缅甸仰光爆发民众抗议 军方出动军警控制局面
2021-02-06 15:23 缅甸局势 -
拜登:特朗普这个大嘴巴,没必要再看情报
2021-02-06 15:20 美国政治 -
离达成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又近了一步
2021-02-06 14:43 美国经济 -
是否去中国之外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回应
2021-02-06 14: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纽约时报》:是时候信任中俄疫苗了
2021-02-06 14: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2021-02-06 12:44 中美关系 -
捷克总理:跟默克尔谈了,想要欧盟批准中俄疫苗
2021-02-06 10: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你若知道中国疫苗价格,会为我立纪念碑”
2021-02-06 10:03 -
俄罗斯当面“打脸”欧盟外长
2021-02-06 09:50 俄罗斯与世界 -
“以现有速度,美国要10年才能充分恢复就业”
2021-02-06 09:4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评论 43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评论 816“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评论 156尹锡悦被罢免 评论 346马克龙:别天真了!欧盟要暂停对美投资 评论 93最新闻 Hot
-
美国人疯狂囤货,“中国电视被买空”
-
美股开盘重挫,特朗普:我的政策永不改变
-
90亿美元还想不想要?哈佛被下“整改通牒”
-
“2300美元一台?特朗普要亲手毁掉‘美国象征’?”
-
4月10日起,对原产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
-
石破茂:这是一场“国家危机”
-
“特朗普白给,中国要赢得全世界了”
-
《经济学人》绷不住了…
-
“和她见了一面后,特朗普炒了近10名国安官员”
-
尹锡悦被罢免
-
尹锡悦发声
-
道指狂泄近1700点,美股创5年最大单日跌幅
-
巴西宣布采购2艘英国二手船坞登陆舰
-
王勋、宋思玉,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
美太空军鼓吹“太空军事化”,又拿中国做文章
-
“入境美国时要慎之又慎,那里已面目全非,充满敌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