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90集:对西方的双重标准说不
最后更新: 2021-02-07 09:27:52第三,“双标”会失去信用。西方的拥趸一度非常热衷于吹捧西方的各种标准、纪录、奖项,鼓吹一切与西方接轨。但是当世界越来越清晰地看到西方的“双标”,它的标准自然就失去了公信力。所以虽然中国有人今天仍然以获得西方的认可为荣耀,但是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已经看破了这个“神话”。我想几年之后,可能很多曾经戴着神圣光环的西方标准都会被人们当成破抹布一样弃之不顾。
第四,面对“双标”,我们应该怎么做?其实司马光的那句话讲得就非常睿智:“叛则讨之,服则舍之。”一方面,对于西方的这种恶劣做法,我们要坚决斗争,以正视听,所以我非常赞同我们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揭露西方“双标”的做法。另一方面,我们没有必要放低身段跟它缠斗。狗咬了人,人不用咬回去,而是自己回家打狂犬疫苗,对吧?所以对西方“双标”最好的回应是让我们自己成为更强更高的标准,you go low, we go high。我们追求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正义,是人间正道。还是回到孔子那句话,政者,正也。我们要树立一个世界的正确标准,要以有道驳斥无道,以文明的标准来战胜这种“盗贼之谋”。好,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两位刚才的演讲。说到深度解剖,我想问一个问题。美国跟欧洲双重标准做法的由来、具体表现是完全一样还是略有不同?
张维为:我觉得恐怕有一点是很明显的,就是美国是国家治理司法化,所以美国的“双标”跟它一整套所谓的法律程序直接相关,比如美国涉外法案。当时我们收回香港,它就要修正,后来也通过一个“香港政策法案”,进一步地通过法律手段来用“双标”打击中国。当然我们现在越来越自信,这种法案形同一张废纸,不用在乎它。欧洲很可能也想这样做,但不容易做到,因为欧盟作为一个整体,欧洲议会是一个相对比较弱的机构。但美国国会是比较强势的,这是我想到的一点差别。
主持人:在操作手法上还是有一些不同。
范勇鹏:在程度上可能也略有差别。美国是世界霸主,是西方的大哥,所以很多事情做起来就不考虑后果。但是其他一些西方国家,除了“五眼联盟”,可能对美国跟得不是那么紧。比如在伊朗、中东问题上,它们的态度可能更缓和、更实事求是一些;对中东欧、巴尔干地区可能也更谨慎,不敢玩得过火。说白了,总体上都是围着自己的切身利益转。当有利益需要的时候,它们会肆无忌惮地玩“双标”,也可能会实事求是。比如说,在“一带一路”和中欧投资协定的某些方面上,欧洲人能认识到自己的利益所在,所以可能就不愿意跟着美国去玩“双标”。
2020年12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同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马克龙、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视频会晤。中欧领导人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图源:新华网)
主持人:他们在推行一些理念,制造一些概念的时候,背后一个非常大的驱动力量就是利益。这些国家在对外运用双重标准的时候,获取利益的途径是怎么样的?能不能再给我们剖析剖析?
张维为:首先是把你“污名化”。它站到个很高的“道德高地”,然后从这个角度说你这个不对、那个不对。它变成了法官,对你进行审判。这个地位一旦确立的话,那就是完全不对等的关系了。对很多小国家它可以做到这样,对像中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就很难做到了。但小国家真是被它欺负,真没有办法。所以这次美国国会受到袭击之后,各种各样的民间段子都被编出来,说美国做得太过火了。你一讲人家都懂,就发出会心的笑声。
范勇鹏:它还会釜底抽薪地挖掉你发展的机会。气侯变化就是一个很著名的“双标”例子。西方不强调它历史积累下来的排放量,天天讲什么“共同的责任”。而我们中国人讲的是“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如果完全被西方牵着走,那等于认可历史上它发展的阶段过去了,现在到了我们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发展了。
这方面的“双标”非常多,比如国际上一些媒体批评中国人吃肉。我们中国人的人均食肉量还没有美国人高,但是它们现在开始说,你看你吃肉,导致了地球气侯变化。这说白了就是用一种看似很高大上、充满正义感的话语剥夺你做正常的发展和提高生活水平所需要做的事情的权利。奥巴马在接受澳大利亚媒体采访时说得赤裸裸的:十几亿中国人都来享受我们的生活水平,那地球是承受不了的。西方的“双标”就是为了让你永远达不到它的生活水平。
主持人:也就是说让整个世界的资源围绕着他们来进行服务。
范勇鹏:对,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双标”。
主持人:如果我们用思辨的方式去思考,就能够发现双重标准的存在,但是乍一看,尤其刚刚您说的他们用污名化、或居高临下的价值、道德判断时,确实有些人会抵抗无力。判断双重标准有没有比较简单易行的办法?
张维为:我觉得比较好的方法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实事求是,用实践来证明。现在可以说,几乎在西方讲的每一个标准方面我们都可以找到不同的案例来证明它是搞“双标”。这样一来就可以解剖它。
但是应该承认,西方话语长期以来主导了世界上很多问题的讨论,所以话语实际上是一种霸权,背后就是西方整体实力数百年间比较强盛。但随着西方实力的走衰,非西方世界的走强,特别中国的崛起,很多人就能更加清楚地看问题了。
这次疫情防控也是。比如说,2月份刚开始的时候,西方都说中国这个制度肯定是完了、这是中国的“切尔诺贝利”、只有西方民主制度才能解决疫情,结果是现在打脸打得啪啪响,他们的制度根本什么问题都解决不了,反而使这个危机更加严重。
范勇鹏:西方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的操作手段最大的问题是不公正,而不公正就意味着它能在某一段时间欺骗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所以最近西方的“双标”不断地暴露出来。
除了刚才讲的西方实力的衰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科技、媒体、互联网这些东西带来的转变,让信息流通更容易了。另外,我们中国人也逐渐成长起来。有了自信和批判意识,再看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容易发现它们的自相矛盾之处。
张维为:我补充一点。实际上有些西方人是真的信这个东西,觉得“我们是上帝的选民”,就是要改变你的信仰和你整个的思维方式,给你洗脑,我见过很多这样的人。如果你和这样的人进行话语交锋,往往一下子可以点住他的要害,比如他说你们为什么不搞选举?我说我们找到比你更好的制度,一句话就把他给怼回去,我们可以比较嘛,对不对?
主持人:两位都说到了,他们不仅对外用双重标准,对内其实也这样用,这也会造成国内很多人感觉到您刚说的这种不公正。所以您也说了,很多人真信这个,但是随着抗疫的进行,西方的民众会不会也能更多地回归一些理性?尤其这一次冲击国会山事件会不会让更多的人来反思他们之前双重标准的弊端在哪里?
张维为:我觉得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了。某种意义上,西方知识界写的反思美国民主制度的东西开始逐渐在西方成为显学了,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西方知识分子在说我们的制度出了什么问题。特朗普对他们打击太大了,他们都没有想到特朗普这样的人会上台,这次疫情防控也是这样。
但多数人还是在西方的框架里反思他们的民主究竟还有没有生机,然后讨论怎么来进行改革的技术问题。比如美国总统从选上到就职有几个月的时间,太长了,能不能改革等。可就像中国人讲的那样,你这个道错了。这是根本的问题,要从道上进行纠正。
主持人:用范教授以前的观点说就是这根本解决不了他们要解决的问题。
范勇鹏:我觉得反思肯定是有,特别是西方的精英阶层。但是反思是需要信息能力和思考能力的。我的观察是,比如像在美国这样的国家,说句不好听的话,长期的教育就是愚民,就是它教育出来的人其实缺乏真正的反思能力,所以我不是特别乐观。西方很多方面做得不好,甚至中国比他做得好,给他们带来的不一定是反思,有可能是恼羞成怒。
所以让他们去进行深刻的反思是比较难的,可能真的要等危机深刻到危及他们的生存、生活方式时,他们才会痛定思痛。现在我觉得还没有到这样的一个程度。
主持人:不管怎么样,我们先把西方社会的这种双重标准的行为看清楚。我们来开启现场对话,看看哪位朋友要提问。来,欢迎这位朋友。
Q1:两位老师好,主持人好。我叫丁伊琳,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法学的一名研究生。刚刚两位老师提到了很多“双标”的案例,我的问题是西方绝大多数观众是否会真的相信这些片面报道?西方的这种操纵最后是否会损伤自身呢?
- 原标题:对西方的双重标准说不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徐俊 
-
昂山素季接种首针印度捐赠新冠疫苗
2021-02-07 09:06 缅甸局势 -
英媒污蔑中国记者是“间谍”,我使馆驳斥
2021-02-07 08:51 不列颠 -
美国新增确诊11.3万例、死亡2934例
2021-02-07 07:08 美国一梦 -
疫情封锁期,伦敦一晚5起持刀伤人事件:1死9伤
2021-02-06 22:07 不列颠 -
人权是什么?中国外交官推荐这两篇
2021-02-06 21:52 -
昂山素季经济顾问被捕 为首个被捕外国人
2021-02-06 20:06 缅甸局势 -
法知名作家戳穿涉疆谎言:美国有一招“无人能及”
2021-02-06 17:00 -
台湾想“芯片换疫苗”,德国:呵呵
2021-02-06 16:30 台湾 -
拜登政府转变态度,支持非洲候选人担任WTO总干事
2021-02-06 15:44 -
柬副首相已打中国疫苗,成该国首名接种者
2021-02-06 15:36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缅甸仰光爆发民众抗议 军方出动军警控制局面
2021-02-06 15:23 缅甸局势 -
拜登:特朗普这个大嘴巴,没必要再看情报
2021-02-06 15:20 美国政治 -
离达成1.9万亿美元纾困计划又近了一步
2021-02-06 14:43 美国经济 -
是否去中国之外开展新冠病毒溯源研究?世卫组织回应
2021-02-06 14: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纽约时报》:是时候信任中俄疫苗了
2021-02-06 14:17 新冠肺炎抗疫战 -
杨洁篪应约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电话
2021-02-06 12:44 中美关系 -
捷克总理:跟默克尔谈了,想要欧盟批准中俄疫苗
2021-02-06 10:32 新冠肺炎抗疫战 -
“你若知道中国疫苗价格,会为我立纪念碑”
2021-02-06 10:03 -
俄罗斯当面“打脸”欧盟外长
2021-02-06 09:50 俄罗斯与世界 -
“以现有速度,美国要10年才能充分恢复就业”
2021-02-06 09:41 美国一梦
相关推荐 -
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0从2000兆帕潜艇级热成型钢的“登天”说开去…… 评论 18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评论 126“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评论 172最新闻 Hot
-
美媒焦虑:哪怕只为跟上中国,美政府都不能这么干啊
-
特朗普“抱怨”后,日本考虑放宽汽车进口安全标准
-
“五角大楼里完全崩溃了”,3名美国防部高官被解雇
-
“趁纳瓦罗不在,他们冲进白宫劝说特朗普暂停关税”
-
泽连斯基回应:停火30小时太短,建议30天
-
韩国一战机飞行训练中掉落机炮吊舱和空油箱
-
“美国在地球上跟中国争,却把太空主导地位拱手让出”
-
内塔尼亚胡:摧毁哈马斯前不会结束军事行动
-
超900人签署“反关税宣言”,包括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
“中国正投入万亿美元,我们却在这胡搞”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