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徐高:中国经济就像自行车,快了什么都好说
最后更新: 2024-02-23 19:44:14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4年中国经济的定调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如何理解这12个字的内涵和深意?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引擎的传统项目房地产,在新的一年会有怎样的表现?今年全国GDP增长目标定多少比较合适?
中银国际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接受“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访谈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内需不足,最核心原因在于收入分配结构。因此,他提出让规模庞大的国有资产,给居民贡献财富效应,即“全民国企持股计划”设想。
至于整体国民经济,徐高有个比喻,中国经济就像自行车,“经济快了什么都好说,就算有问题,可以通过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而慢下来了很多问题会集中爆发,因此要通过一定的经济增长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系列,是观察者网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联合推出的重磅访谈节目,邀请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从房地产、地方债、乡村振兴、金融强国、高质量发展等诸多领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国经济,敬请关注。
【访谈/观察者网 王慧 整理/张菁娟、范维 编辑/冯雪、王恺雯】
观察者网:徐高老师您好,今天想要从“先立后破”这个词开始,和您聊聊中国宏观经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经济的定调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其中“先立后破”这个表述引起广泛关注。为什么这时候强调“先立后破”,“立”什么?“破”什么?什么程度就算“立”起来了,什么时候就能“破”了?
徐高: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的8个字“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很有针对性。“先立后破”的提法并不新鲜,2021年12月高层在当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针对“双碳”政策执行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倾向就提出了这一点。
当时在新能源供给仍不充足的情况下,我国对传统能源供给过早亮了红灯,使得我国总体能源供给有些跟不上,给经济发展增加了障碍。从当时提出“先立后破”至今,能源供给一直没有出现较大问题。但是2023年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仍然比较大,“立”和“破”之间可能又出现了一些处理不妥当的地方。
“先立后破”的核心,就是在新旧增长点转换的过程中,一方面不断树立新的增长点,另一方面稳住中国经济的基本盘,比如房地产等传统增长引擎;否则就算浮现出新的增长点,仍然难以补上传统增长引擎滑落之后留下的空当。
举个例子,2023年我国汽车行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借能源转型的东风,我国汽车出口去年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个了不起的历史性突破。但另一方面,房地产面临下行压力较大,地产投资显著走弱。地产本身体量较大,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4左右,且有较长上下游产业链联系,因此地产投资的弱势导致整体经济承压,这种压力也很难被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所对冲。
我认为,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我国既要把新动能、新引擎“立”起来,同时也要在“破”的时候,更加慎重。
地产、基建这些传统增长引擎,在维护中国经济稳定、守住中国经济基本盘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短期内不可替代。所以调控时,要在度上有更好的拿捏,不能过度去“破”,否则经济大局很难稳住,即便再想去树立新的增长点也会变得困难。
现在中国很多行业已经步入世界技术前沿,再想进一步发展,自主研发十分重要。然而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很难预判,更多需要企业自发投资研发,如果宏观经济稳不住,大量企业都在琢磨自己未来会不会倒闭,那么其投资研发的积极性、能力和意愿恐怕都会小很多。
“立”和“破”本质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你要“立”,那么你“破”,也不能“破”得过分。当然毫无疑问,化解某些较大问题的风险点是应该的,但就整个传统增长引擎的基本盘而言,“破”的时候还是要慎之又慎。
观察者网:有没有一个度,比如说怎么样就可以断定新的动能已经“立”起来了,怎么样传统的动能就可以“破”掉了?
徐高:更恰当的说法,就是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思就是,市场既会去培育出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会淘汰掉一些不符合经济发展要素禀赋或导向的产业。
这其实是市场自发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我看来,有一种说法对中国经济的理解比较偏颇,即从政府的角度人为选择哪些要“立”、哪些要“破”,然后人为“破”掉某些被认为不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传统引擎。我认为,这仍然体现了计划经济的思维。
事实上,我们对未来真正发展方向,无法预判。最终还是要把决定性作用或者决策权交给市场。
过去几年,我国之所以在“破”的方面做过头了,还是因为欠缺对市场的尊重,人为觉得房地产不好,并且采取非常紧缩的措施,最后导致的结果大家有目共睹。
我认为,在“破”的方面,我们还是要对过去不合理的政策做反思、做纠偏。
2023年8月3日,沈阳,市民在一房产中介贴出的学区房、二手房信息旁经过。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菁娟 
-
中央财经委员会: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
2024-02-23 19:23 -
70城房价出炉!1月一线城市二手房价格继续领跌,仅两城上涨
2024-02-23 16:38 观网财经-房产 -
2024年对台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王沪宁出席并讲话
2024-02-23 16:38 台湾 -
重庆市公安局原局长胡明朗,任应急管理部副部长
2024-02-23 15:43 高层人事 -
人社部新规:“外卖小哥”等纳入最低工资保障
2024-02-23 15:11 -
西安、青岛赴港澳“个人游”,3月6日起可签发签注
2024-02-23 14:48 -
船只为何偏航?桥面为何如此断裂?大桥事故四大焦点
2024-02-23 14:19 -
“地产维护中国经济稳定发挥重要作用,短期内不可替代”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如何增加老百姓收入?全民国企持股”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今年想买房,要出手了,一二线城市大概率要涨”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政府必须要站出来,在实体经济中创造需求以应对当前困难”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经济增速快,可以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一旦慢下来,问题会集中爆发”
2024-02-23 13:10 经济学家建言2024中国经济 -
苏州多车追尾交通事故,警方通报
2024-02-23 12:13 极端天气 -
外交部部长助理农融调任国务院港澳办副主任
2024-02-23 11:24 高层人事 -
广州南沙:取消元宵烟花汇演
2024-02-23 10:41 -
贵州山火频发:一线消防员将朋友圈设为家人不可见
2024-02-23 10:13 -
安徽省委书记调研“三只羊”,创始人网红“疯狂大杨哥”陪同
2024-02-23 09:59 -
道路结冰,苏州工业园区一高架多车相撞,伤亡情况调查中
2024-02-23 09:44 极端天气 -
南京一高层住宅发生火灾,4人死亡
2024-02-23 09:40 -
龙宝宝扎堆报到:或迎生育小高峰,有医院增长71.9%
2024-02-23 07:47
相关推荐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25“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175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63几经波折,美乌要签了? 评论 125“不吃够自己种的苦果,某国就不会放下身段老实谈判” 评论 197最新闻 Hot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
中央巡视组刚进驻吉林,正厅级赵明任上被查
-
“中方把波音飞机退回美国”
-
巴西毛遂自荐:听说中国停了近400家美国牛肉商…
-
“特朗普破产过6次,想用这样的手段吓中国?”
-
“毛主席总讲,既要看到它是‘纸老虎’,又要看到它是‘真老虎’”
-
泽连斯基猛批美国特使:散布“俄罗斯叙事”
-
就因两张超速罚单,日籍博士被美国吊销签证
-
果然,特朗普对中国船只动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