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为什么朝鲜能走出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
90年代初,朝鲜曾经对未来“血盟”是否还能依靠,产生了疑问,并且采取了一些“谜之操作”,而到了2010年以后,这段历史的影响其实已经在双方努力下逐步消除。此后的朝鲜才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应该说到了今天,朝鲜的经济形势和军事技术发展,都逐步走上正轨,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主导的所谓对朝鲜制裁,至少在限制朝鲜获得外部技术、经济援助上来说,已经名存实亡了。
事实证明,朝鲜背后依靠的是当代世界上实体经济最有活力的实体,只要这个国家对朝鲜敞开大门,哪怕只是部分敞开,也足够让朝鲜获得巨大的发展。
在解决“输入”、“输出”问题后,朝鲜军工领域取得快速的发展其实并不意外
今天的朝鲜、伊朗,它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拥有自己的工业体系,由于它们多年来在工业发展上的积极投入,这个工业体系的规模和水平都是相当可观的。但问题是这个体系并不完整,它是必须依托外部输入才能维持运行的,美国针对它们的封锁很大程度上就是针对它们的这个弱点。
朝鲜和伊朗的工业体系要发展,既需要技术知识的输入,也需要先进设备的输入,还需要原材料的输入,如果再能得到一个向它们开放的市场,那么它们的工业体系将会很快得到腾飞。
为什么二战后欧洲能够快速发展?为什么亚洲四小龙能够崛起?为什么金砖国家当年能够创造经济奇迹?因为工业体系就是这么一个东西,一旦你解决了它的输入和输出的问题,那么它就会迅速的增殖、发展,创造出远超乎任何其他产业运行模式所产生的巨量物质产品和相关的经济利益。
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在2010年到今天这十多年来,中国已经从原来需要美国的市场,美国的技术来解决自身工业体系输入输出问题的状态,发展到了可以自己解决自己的输入输出问题的地步。反过来,美国在实体经济上反而变成了要依赖中国为它解决输入输出问题,双方的工业体系和经济运行已经形成了高度的互相依赖。相比之下,当年中国需要美国多于美国需要中国,而今,是美国需要中国多于中国需要美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美国来说,脱钩断链是一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行为,但他们仍然因为政治因素拼命推进,而美国产业界和政治界在这方面因此正产生越来越大的矛盾分歧。
回过来说朝鲜,这十多年来,由于背靠血盟,朝鲜至少首先解决了自身工业体系的输入来源问题,而军事压力给了朝鲜军事工业巨大的“输出”市场,因此朝鲜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出现突飞猛进毫不奇怪。
当然,也由于目前的客观现实,朝鲜更广泛的国民经济领域的输入输出问题尚未得到真正解决,这件事还有待国际形势的进一步变化。但是我们通过朝鲜在军事工业领域的发展,可以推想,一旦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一旦朝鲜成为一个可以正常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实体,那么依托今天的中国经济体量,朝鲜完全可能演出一场有声有色的“大同江奇迹”,就如同当年南朝鲜的“汉江奇迹”一样。
如果能够解决输入输出问题,朝鲜是具备创造“大同江奇迹”的条件的
当年我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为了国际主义义务,为了共同的理想,在朝鲜与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打了一仗。在今天这个时期,朝鲜半岛南北双方又各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尽管现在的局势是否已经恶化到可能引发新的军事危机的程度还尚无法定论,但双方这次的阵营是清楚的,没有人还在采取模糊态度,要等事到临头再决定,所以事情也就很清楚了,没有什么误判的空间。这其实是朝鲜半岛南北两边人民的幸运,因为这几年的国际形势已经向全世界说明了,在安全问题上,模糊是容易出事的,划清阵营,紧张对峙,双方如果势均力敌,往往反而没有实质性的危险。
至于这次朝鲜展示的新装备,其实并不特别出人意料。朝鲜的很多装备体现出了一种利用国际市场上获得的商用零部件拼凑组合成能用装备的特点,比如他们坦克上的主动防御系统,这种系统整合能力也是目前对于朝鲜来说最实用的东西。
这次朝鲜展示了他们的新型主战坦克主炮射击的画面,但是这门炮显然还不能达到中俄新型125毫米主炮的水平,否则你无法解释为什么还要在坦克炮塔侧面安装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这本身就说明它的火控系统和高性能穿甲弹还不能达到足够水平。
另一方面,朝鲜的导弹技术进步还是足够让包括俄罗斯在内感到重视的,这次绍伊古在参观朝鲜军事展的时候也在模仿“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火星-11导弹展板前驻足细看,这也表明即使是俄罗斯也对朝鲜的这种导弹有兴趣。在目前俄军打击乌克兰纵深目标的武器当中,伊斯坎德尔非常重要,但目前俄军的装备数量相对不足,如果能够直接买一些,即使是对于绍伊古来说,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当然,总体来说俄罗斯向朝鲜购买武器装备,对于战场能够产生多大的影响,恐怕也不好说。至少有一点,朝鲜的几种新型高性能无人机,都装备了卫星通信装置,而朝鲜自己显然是没有保障这些飞机的卫星的。那么他们租用谁家的卫星信道呢?大概不会是俄罗斯就是了。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向朝鲜提供卫星通信服务的这一家不愿意直接向俄罗斯提供通信保障支持,那么绍伊古也就是看看,说不了什么。
不过这次绍伊古访问朝鲜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可能性,比如朝鲜人民军可以和俄军通用不少类型的炮弹,如果俄罗斯需要,那么理论上来说,这个渠道就是畅通的了。
当然朝鲜生产额外弹药所需要的火炸药、钢材这些原料从哪儿来,这又是另一个问题了,所以现在朝俄如果展开军事合作,其实说到底还是绕不开一个两国共同的朋友。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中俄海军编队通过宗谷海峡进入太平洋
2023-07-29 16:07 中俄关系 -
日本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国防部回应
2023-07-29 11:10 中日关系 -
中俄海军舰艇在太平洋海域联合巡逻
2023-07-28 15:12 中俄军演 -
“乌军投入预备队进行谨慎反攻”
2023-07-28 11:21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美军面向西太组建新侦察机部队
2023-07-27 13:55 -
什么朝鲜新型武器绍伊古戴上眼镜驻足细看?
2023-07-27 13:20 -
美第二老航母完成部署前演习,将接替“福特”号
2023-07-26 18:09 -
美陆战队成立首个“战斧”发射连,配备无人发射车
2023-07-26 16:17 -
韩消息人士称朝鲜将于27日零时阅兵
2023-07-26 16:16 朝鲜现状 -
西方知道乌军武器不足 但希望乌用“足智多谋”弥补
2023-07-25 16:3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印度送给越南一艘 32年舰龄护卫舰
2023-07-24 22:32 -
爆炸受损5年后,德国军舰终于等到配件
2023-07-24 16:48 -
汉光军演期间 我军舰抵达台宜兰外海
2023-07-24 10:22 -
韩国武器出口猛增,会成为所谓的“民主国家兵工厂”吗?
2023-07-24 08:45 三八线之南 -
俄称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打击俄军目标
2023-07-24 07:19 乌克兰之殇 -
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圆满结束
2023-07-24 06:53 中俄军演 -
花了超2500万英镑,修了9个月,英国这艘航母终于出坞
2023-07-23 19:00 -
一周军评:两场兵推,揭示“台独”不愿面对的现实
2023-07-23 09:30 一周军事观察 -
中泰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
2023-07-22 19:11 -
她将领导美国海军?
2023-07-22 15:47
相关推荐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评论 88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150“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48“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73“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90最新闻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