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一周军评:为什么朝鲜能走出自己的技术发展道路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席亚洲】
本周,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隆重纪念了祖国解放战争胜利70周年。而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对于美国来说,这是朝鲜停战协议签署70周年。而对于没有在朝鲜停战协议上签字的南朝鲜来说,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发生,他们只是被动执行美国人的命令停止军事行动而已。
这件事说起来是颇为微妙的,也就是说朝韩双方在停战协定这件事上完全是不对等的。
朝鲜停战谈判并非一个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协议,它其实是一个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与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签署的一个军事协议。
它所规定的内容也仅仅限于军事,而不涉及政治上的安排。
经过70年风雨,其实今天朝鲜停战协议本身也经历了时代的考验。1991年,由于美国企图让韩国人担任停战委员会的所谓联合国军方的代表,朝鲜认为南朝鲜根本没有参加签署这个协定,因此没有任何权力担任这一职务。最后双方不欢而散,委员会名存实亡。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并无“大韩民国”参加
而到了1994年,朝鲜人民军明确表示退出停战委员会,也不再承认所谓联合国军的委员会机构。稍后,中国宣布召回志愿军代表团。
换言之,朝鲜停战协定已经是一个仅在名义上存在的协定,此后双方从法理上来说回到了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之前的状态,朝鲜半岛从此后,在法理意义上来说,处于随时可能继续展开军事行动的状态。
所以唯一能够保持朝鲜半岛和平状态的基础,就只剩下了双方军事实力上的“平衡”了。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朝鲜半岛出现军事失衡,苏联解体的影响加上朝鲜自身经济政策的失败,导致其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开始了“苦难行军”。
尽管中国仍然保证朝鲜的安全,但当时的情况之下中国的军事力量也无法和美国相提并论,而且中国当时需要担心的军事威胁也不止朝鲜半岛一个方向,东南方向的威胁更加严重,客观上只能投入有限的力量来帮助朝鲜。
因此当时“国际观察家”口中的判断奇妙地回到了志愿军入朝前的状态,也就是如果美国支持南朝鲜对朝鲜动武,那么朝鲜会被打败,最后可能只剩下紧贴着中国东北边境的一小块国土,维持象征性的存在,“给中国留点面子”,免得走到需要使用核威慑的程度。
在这种危机之中,朝鲜被迫实施“先军政治”,在经济极度困难的同时将几乎所有可用资源投入到军事力量的发展建设当中,发展导弹、核武器,扩编军队,与上世纪80年代着重扩大机械化师团不同,这个时期朝鲜的国力也只能支持他们重点扩编民兵预备役,并大量装备远程火炮、火箭炮、对距离三八线仅40公里的汉城进行有限的威慑。
进入21世纪,对于朝鲜来说情况并未马上好转,虽然其经济形势有所缓解,但南朝鲜的发展速度却在这一时期完全甩开了朝鲜。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在东北、华北地区做过生意的朋友们应该都见过当时一片兴隆的南朝鲜在华开设的企业,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南朝鲜当时经济发展之迅速。
而经济上的宽裕为南朝鲜发展军事力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今天经常被人吹捧的“韩国陆军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大口径现代化自行火炮”,就是在那个时期陆续装备上的。当时南朝鲜经济之景气已经到了连乡土师团这类理论上应该属于填线鱼腩的部队,都装备上了K9自行火炮,实现了相当程度上的机械化。
相比之下,尽管在先军体制下努力发展,朝鲜人民军的实际实力提高还是相当有限。而且更严重的是,朝鲜虽然当年在苏联支持下建立了技术水平相当不错的机械工业体系,但这套体系并不具备自我维持,自我升级的能力,它需要外部的输入,许多加工设备在寿命耗尽后,无法通过外部购买新的设备,甚至也无法重新翻修,因此其工业能力也随着连续多年的高负荷运转,正在加速耗尽寿命。
朝鲜的工业体系规模是庞大的,但不足以自我维持,自我更新
因此在2010年前,朝鲜开始出现一系列工业体系崩溃的迹象,当时一个很明显的迹象就是朝鲜坦克工业因为部分关键设备无法更新,已经无法维修朝鲜人民军装备的大量坦克,使得这些坦克大批趴窝。而同样,朝鲜空军在上世纪90年代从全世界搜集来的零备件航材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耗尽,使得其空军飞机也大面积趴窝。
在这样的此消彼长之下,2010年黄海危机来了。
趁着朝鲜人民军作战能力下降到一个低谷,南朝鲜和美军当时已经做好了“北进”的准备。
不过对于朝鲜来说,幸运的是,“血盟”这次没有坐看。
今天朝鲜谈起2010年危机的时候,他们对血盟的感激之情可以说不亚于1950年志愿军入朝参战。
当然,这也是因为当时朝鲜领导层对于现实有了新的认识,朝鲜毕竟是一个小国,在被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定为“流氓国家”,欲除之而后快的前提下,不论是投降还是单靠自己的力量硬扛,都是死路一条。唯一的生路在于坚定站在“血盟”一边,借助大国的力量,才有可能解决自己发展的瓶颈。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张鲁宁 
-
中俄海军编队通过宗谷海峡进入太平洋
2023-07-29 16:07 中俄关系 -
日本将中国定位为“前所未有的最大战略挑战”,国防部回应
2023-07-29 11:10 中日关系 -
中俄海军舰艇在太平洋海域联合巡逻
2023-07-28 15:12 中俄军演 -
“乌军投入预备队进行谨慎反攻”
2023-07-28 11:21 俄乌冲突一周年 -
美军面向西太组建新侦察机部队
2023-07-27 13:55 -
什么朝鲜新型武器绍伊古戴上眼镜驻足细看?
2023-07-27 13:20 -
美第二老航母完成部署前演习,将接替“福特”号
2023-07-26 18:09 -
美陆战队成立首个“战斧”发射连,配备无人发射车
2023-07-26 16:17 -
韩消息人士称朝鲜将于27日零时阅兵
2023-07-26 16:16 朝鲜现状 -
西方知道乌军武器不足 但希望乌用“足智多谋”弥补
2023-07-25 16:34 俄乌冲突一周年 -
印度送给越南一艘 32年舰龄护卫舰
2023-07-24 22:32 -
爆炸受损5年后,德国军舰终于等到配件
2023-07-24 16:48 -
汉光军演期间 我军舰抵达台宜兰外海
2023-07-24 10:22 -
韩国武器出口猛增,会成为所谓的“民主国家兵工厂”吗?
2023-07-24 08:45 三八线之南 -
俄称击退乌军进攻 乌称打击俄军目标
2023-07-24 07:19 乌克兰之殇 -
中俄海上联合演习圆满结束
2023-07-24 06:53 中俄军演 -
花了超2500万英镑,修了9个月,英国这艘航母终于出坞
2023-07-23 19:00 -
一周军评:两场兵推,揭示“台独”不愿面对的现实
2023-07-23 09:30 一周军事观察 -
中泰空军联合训练圆满结束
2023-07-22 19:11 -
她将领导美国海军?
2023-07-22 15:47
相关推荐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评论 56“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评论 109“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评论 164“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评论 89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评论 68最新闻 Hot
-
NASA资助的高校借到月壤,美国尴尬不?
-
中方出手,“肯尼亚完全转向中国”
-
信中国还是信特朗普?CNN直播吵起来了
-
俄方定性:恐袭
-
加速!被欧美阻击,中国车绕道非洲
-
“美方高估了自己,以为中国很急…”
-
被中方约谈后,沃尔玛找补:积极响应号召
-
“为了和平,我们可能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
-
巴防长警告:可能爆发“全面战争”
-
“美企库存只够用60天,要是中国还不批准…”
-
“西方企业从中国买零件,运到全球组装,太蠢了”
-
“特朗普执意破坏全球规则,中国会打败我们”
-
暴跌72%!5年来,中国取消美国猪肉订单最大规模
-
“美国开始找台阶了,中国没停手”
-
关税风暴下,日德巨头“对中国投下信任票”
-
日本也不跟,“拟抵制特朗普联手遏华贸易的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