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观点 | Opinion more
-
味精谣言背后,是一场更大的利益和话语之战
有人认为味精是化工厂合成的有害化学物质。实际上,味精的化学名称为谷氨酸钠,它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广泛存在于海带、番茄、奶酪等食物中,是提取物而非合成物。[全文]
-
职业打假该不该存在?
职业打假人在选择打假对象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只有容易被发现的违法行为才会成为打假对象,过期食品、食品标签瑕疵就属于后者。[全文]
-
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难在哪里?
笔者今年6月在中部某县的市监局调研,据执法人员反映,该局执法大队不足10人,要负责全县范围的市场监管。很多乡镇的市监所只有1到2人,执法人员戏称,要是开会,不少乡镇的市监所都得关门。[全文]
-
油罐混用,消费者可以避开吗?
很遗憾,现在虽然有标准,但所有的标准都是“推荐性”标准,没有强制执行力。[全文]
-
预制菜进校园,不只是食品安全有问题
从学校自主管理食堂到公司统一配送,看似是为了规避风险,实则是将风险分摊到了学生和学校身上,而配送公司及其背后的力量成为了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的受益主体。 [全文]
-
“鼠头鸭脖”只是个例,学校食堂还有个更普遍的问题
引入竞争还必然包括消灭院校领导与承包商利益输送的土壤,特别是要对招投标等相关现有制度进行改革和探索,摆脱假竞争、真内定的情况。这必然会触碰到大量既得利益团伙的禁脔。[全文]
-
一提小龙虾,不要只想到麻辣蒜香十三香
最开始我问一些美国朋友,你们吃不吃小龙虾。他们就说,啊,那些是泥虫,像害虫一样,不是拿来吃的。但是你到美国南部,当地人非常有兴趣告诉你这是美国南部的特色。日本对小龙虾有一些偏见,我有日本朋友不断摇头跟我说,小龙虾是脏东西、饲料。[全文]
-
我一个世界五百强做食品的,被抖音卖烤虾的骗了
不知道你们在刷抖音的时候,有没有被这条广告种草:一个开着十级美颜的质朴大妈(或者小伙儿),抱着几框红彤彤的烤虾,跳到你的面前,咔嚓一下,掰开虾尾,丢进嘴里大嚼特嚼……在点开了左下角的查看详情后,一段神奇之旅开始了。[全文]
-
校园食品安全,当政府和市场都出问题了怎么办?
笔者采访了一位成都高中的一线教师,他表示在成都(中国大部分城市也是如此)公立学校仍旧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但非公立教育不仅提供了多样性的教育选择,也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一环。在面对中小学的各种“毒校服”“毒操场”“毒食堂”事件时,姓公姓私并不是评判的标准。[全文]
-
“食堂外包”能让你放心吗?
教育和食品安全都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旦“结合”成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引爆舆论、轰动全国是大概率事件。然而,食安事件的发生不能简单归因于食堂外包,也不能单单依靠外部监管,重要的是厘清学校与食堂之间的利益关系。[全文]
-
驻台代表对反核食公投“深感遗憾”,日本人自己吃吗?
通过一些民调可以看出,日本民众至今仍对福岛食品感到不安。毕竟核辐射所引发的影响是漫长的,并不是三五年内就能检验出来,或完全消退。也不怪咱们的很多网友说,让那些赴福岛灾区的中国记者先连续吃3年福岛食品再说。[全文]
-
网红“红糖馒头”查出致癌物?媒体别再误导了好么
网红“红糖馒头”被查后,媒体的反应却集中在围攻“甜蜜素”上。馒头被他们称为“毒馒头”,甜蜜素也被说成“致癌物”。毒馒头根本不靠谱,致癌物更是无稽之谈。这样引导,只会加深人们对食品添加剂、食品工业的误解。[全文]
-
为什么食品里的“香精味儿”闻起来都很假?
目前,有很多肉制品企业都会直接用烟熏香精来代替烟熏工艺。很多人都认为香精“不天然”,“不是个好东西”,但在这例子里,用香精代替传统的“天然”烟熏工艺,反而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维护了食品的安全。[全文]
-
听妈妈的话,少吃点辣条吧
大面筋的配料表非常具有代表性,简直是食品界的“添加剂应用大全”。但建议大家不要多吃辣条,不是因为辣条里面的食品添加剂,而是因为辣条盐量和脂肪含量太高,多吃不利于健康。[全文]
-
毒鸡蛋来袭,台湾这次真的吃不起茶叶蛋了
就在韩国总统文在寅已经为了本土毒鸡蛋事件向全民道歉时,自始至终,蔡英文除了“既然是禁药,为什么不检查”的提问外,就再也没有任何指示。或许,她丝毫不担心的原因是厨师做的法国菜食材来源,跟民众的不一样吧。[全文]
-
海底捞公关再棒,我还是选择不原谅
有什么样的消费者,就有什么样的商家。按照这个路数发展下去,大家发现一则角度完美的公关稿就能把所有的错像粉笔字一样轻轻松松擦掉,做好宣传远远好过你把后厨打扫得一尘不染,甚至还能成为加分项,这是对那些规规矩矩干干净净的餐饮企业的最大不公平。[全文]
-
盘点下食品标签,你就知道中国可没有“转基因木耳”
近日,崔永元“价值170万的高山木耳”刷新了众网友的“价值观”。在食品商家天花乱坠的宣传中,有几个名词频繁出现。如,这是绿色食品,那是有机食品,这东西无公害,那东西非转基因。这些标签,有些有区别,有些是商家的花招。[全文]
-
得罪中国最火辣女人后果固然严重 但还有更重要的
在食品界,食物的配方就像武功秘籍一样重要。号称国内辣酱第一品牌的老干妈最近就遗失了自己的秘籍,造成重大损失。作案者固然罪有应得,但是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才是最重要的。[全文]
-
丁磊炒热的互联网养猪,会成为下一个P2P陷阱吗
互联网大佬丁磊炒热的互联网养猪,如今规模越做越大,创业者前赴后继。互联网养猪行业又注入了新的创意,手机养猪、现实版的开心农场都在成为一种可能。连与猪相关的互联网金融+养猪模式也开始兴起,12%的年化收益率多诱人,让人不由想起了P2P。[全文]
-
用“胶水”粘的牛排,你敢吃吗?
近日有媒体曝光,市场上存在用碎肉拼接而成的“胶水牛排”,和真牛排“真假难辨”。其实,这类肉制品已有多年历史,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是食品安全风险比原切肉更高。而拼接用的“胶水”,是食品添加剂,一般也是安全的。[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广东湛江:连夜检查“保水虾仁”
-
国务院挂牌督办“杨铭宇黄焖鸡米饭后厨乱象”
-
“蔬菜之乡”寿光等地遇暴雪,中国农科院专家应急指导
-
“聚餐不得用四季豆”,网友吵翻了
-
成都一火锅店员工在后厨小便?当地通报:属实
-
上百名小学生因腹痛、呕吐就医,当地通报
-
食堂给学生吃垃圾桶剩菜?辽宁本溪市政府被联合约谈
-
活羊被灌食增重撑死流向餐桌?当地通报
-
江苏常州一地出现“染色蔬菜”?市监局回应
-
问题泥鳅药残超10倍,警方:9人被抓,涉案金额逾7千万
-
“虾滑疑吃出蛆”?海底捞回应
-
川渝火锅有标准了!
-
大肠菌群超百倍?知名卤味冲上热搜,最新回应
-
知名餐饮回应:确实是蚯蚓,开除店长
-
高校在商业街回收地沟油?校方通报
-
热搜第一!旺仔牛奶中喝出老鼠?旺旺高管回应
-
强制性国标发布:运输非食品的容器不应运输食用植物油
-
食堂员工检举过期食材被开除,广州大学回应
-
员工用公厕洗手池下水管冲洗臭豆腐?长沙多方回应
-
深圳一学校使用过期4年鸡肉?相关部门:标注错误
-
-
· 食品安全 ·
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国民生活得到了长足的改善,然而GDP的快速增涨背后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食品安全便是日益突出的一个。有毒奶粉、地沟油、塑化剂一个接一个惊悚案例使得普通人越发担忧起自己能不能吃上“安心饭”。如何应对好食品安全问题,将是我们整个社会的长久命题。
-
区委书记就学校臭猪肉事件表态:从血的教训中反思
-
“臭肉事件”后昆明市委书记发声
-
云南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大排查大整治行动
-
副食店老板在辣条里注射老鼠药,天津警方通报
-
江苏昆山“发霉蛋糕事件”涉事企业已被立案调查
-
被罚没6894万,三只羊回应
-
江西景德镇回应自来水异常:除感官外,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
事关食用油运输,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计划通知下达
-
市场监管总局:《食用植物油散装运输卫生要求》拟立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
外卖店紧挨废品站,40家共用1张执照
-
“知假买假”者恶意高额索赔,最高法发布司法解释
-
给顾客提前止泻?江苏南通一酒店厨师在菜里注射庆大霉素,当地通报
-
国内首个道路运输食用油罐式车辆标准发布
-
统一回应“酸菜鼠头”事件进展:消费者原发视频已撤除
-
浙江海宁通报“食用油罐车驶入化工企业”:大豆油用于纺织助剂的生产
-
混装罐车曾到陕西勉县卸油,当地:该批豆油未流入市场,已全部封存
-
金龙鱼、鲁花、西王表态
-
国务院食安办:成立联合调查组,彻查!
-
购置大豆油是食用还是工业用?收货方称“尚不清楚”
-
河北省市监局调查油罐混装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