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韦诺:我这代香港青年是“后物质主义”?别逗了!
最后更新: 2019-12-23 07:25:32“修例风波”:民主、自由、人权?
现时还未完结的“修例风波”,有大量青年参与其中。很多国际媒体及政客赞扬青年为捍卫民主、自由与人权而参与抗争。上文提及的学者沈旭晖,就将参与示威游行以至暴乱的青年说成是追求后物质价值的世代。
然而,整场风波跟民主、自由、人权等后物质主义价值完全无关。起初,整场风波是围绕着《逃犯条例》修订而引起的。反对派利用香港人对内地司法系统的不信任(恐共恐中心态),透过诉诸恐惧的方式,激发市民对《逃犯条例》修订的抵抗。
试回想一下,当时反对派制作的宣传,都是围绕着条例对人身安全的侵犯及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例如,反对派恐吓市民,只要逃犯条例修订草案通过,日后只要发表过批评中央政府的言论,就会被罗织罪名,并移交到内地受审。反对派妄言,中国内地出现的食品安全及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将会在香港成为常态。
此外,反对派指出,修订草案通过后,香港的司法独立亦会因此而受破坏,导致美国取消香港的独立关税区地位,导致大量外资公司撤离,外国亦会向香港发出旅游警示,损害香港的旅游业,造成大规模失业及股市下跌,香港的经济将受到严重打击。
由此可见,反对派所宣传的,都是集中在市民的人身安全及经济生活。换言之,是针对着市民的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层次而提出,而非什么后物质主义价值。
当然,还有很多因素促使青年参与“修例风波”,详请可参考笔者之前发表在观察者网的文章《一个香港青年看“香港青年”》。
回到本节开头关于“揽炒”的问题,要与整个香港玉石俱焚,不是“后物质世代”的最佳例证?然而,所谓的“揽炒”,并非出于什么高尚理想的追求,而是一种“鱼蛋论”(例如我的鱼蛋没甜酱,我不要加,而要让你的鱼蛋也没有),因为青年得不到理想的物质生活,所以认为其他人也不能拥有。换言之,“揽炒”只是出于一种原始、丑恶、野蛮的妒忌心,与后物质主义价值完全无关。
实际上,笔者不止一次听过身边参与暴力示威的朋友说,因为“缆炒”能够破坏经济,使楼价、物价大幅下降,他们就能以低价购买房屋及其他消费品,所以才支持及参与暴力示威。
整场修例风波所展示的,并非对后物质主义价值的追求,而是对内地的恐惧及仇恨。由起初对内地的不信任,逐渐发展到对内地政府、民众,以至对整个中国的仇恨。多少内地人及拥有爱国立场的人士被暴徒殴打?多少内地企业或被视为拥有爱国立场的企业被暴徒打砸抢烧?还有无数国旗、国徽被涂污、破坏及焚烧,中联办门外甚至被喷上辱华字句。这一切展示的,都是赤裸裸的仇恨,而非高尚的理想。
这种对中国的仇恨,早在2009年就开始被反对派煽动起来。当年的“蝗虫论”,不就是指责内地来港新移民及双非孕妇将从香港人手中掠夺医疗、房屋、福利、学位等社会资源,以及指责内地旅客抢走奶粉等日用品吗?换句话说,对中国的仇恨,根源在于香港人对物质生活的重视及不满。资本主义造成的资源分配不公,其不必然导致青年反对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影响下,往往会被引导到不同方面,尤其是针对世代及族群,逐渐形成极右排外民粹主义。
五、被忽略的历史——政治条件:上一代与物质主义的关系
从后物质主义视觉来看,成长于物质匮乏环境的上一代,都会信奉物质主义,并追求社会稳定,因而反对破坏社会秩序的政治运动,甚至形成政治冷感。然而,这种视觉并不足以解释上一代的价值取向。
上一代成长的环境,除了物质匮乏之外,亦是殖民时代。港英殖民时代无疑是独裁体制,体制内外普通市民均难以参与政治活动(体制内,上世纪80年代以前只有市政局有选举,选民门槛亦非常高;体制外,警察镇压力度非常强,集会游行受到严重限制)。
更重要的是,港英政府推行“去政治化”教育,使市民的公民意识及政治参与意欲相当薄弱,导致上一代普遍形成政治冷感。殖民主义所形成的历史——政治条件,却在后物质主义理论下被严重忽略。
此外,同样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香港的大学生已经积极参与各种社会运动,运动当中除了出于物质利益的诉求(1973年“反大学加费”运动、1974年“反加价”运动、1975年“反电话加费”运动等等),更多的是出于追求理想主义的信念(1970年“争取中文成为法定语文”运动、1971年“保卫钓鱼台”运动、1973年“反贪污、捉葛柏”运动等等),但为何没有人将这些“火红年代”的青年称为后物质世代?青年的价值取向除了受生活环境影响,是否有其他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育?后物质主义理论就缺乏相应的解释。
图自维基
六、为何总要将香港青年标签成为“后物质世代”?
首先,当然是提高青年的优越感,激化世代与族群矛盾。将青年标签成后物质世代,将青年塑造成不吃人间烟火的纯洁形象,而且将青年理想化及浪漫化,认为青年追求民主、自由等后物质价值,显示青年不是出于自身利益,而是为了整个社会而行动。这就能赋予青年高尚的道德性,将青年的行动说成是“无私”及“正义”的。
这样一来,青年在社会运动的所作所为,以至是违反法律、危害公众安全的恶行,在后物质主义理论之下,都变成追求后物质价值的“正义”行为。比如说,沈旭晖将参与“修例风波”的青年说成是“后物质世代”,试问四处打砸抢烧、围殴、向人淋泼易燃液体并点火,甚至用石头砸死路人,这些暴行跟追求后物质主义价值有何关系?
与此同时,香港的中、老年人,以及内地人被标签成追求物质主义价值的群体,将追求物质视作为肤浅、庸俗、低层次的需求,甚至贬称上一代为“港猪”,只求温饱不知荣辱,借此突显香港青年的进步性。
事实上,将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用金字塔图表来呈现是极其错误的。本来,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求虽然分为五类及五个层次,但这些层次并非有先后之分,五个层次的需求都能够同时对人发挥作用。
由此可见,生理需求应被视作最先的层次,但并非最低级的层次。物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基础,即使物质生活变得丰裕,亦不代表人们能够弃物质于不顾,能够不吃人间烟火,转而追求后物质主义价值。而且,如上文所述,后物质主义不等于能够脱离物质,更不等于反物质。所谓物质/后物质的区分实为模糊,后物质主义价值本来就包含着物质性。
- 原标题:梁韦诺:我这代香港青年是“后物质主义”?别逗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陈轩甫 
-
全网刷屏的“勋章民警”,曾被毒贩拿枪抵住脑门
2019-12-23 07:14 禁毒战争 -
西藏74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
2019-12-23 07:05 扶贫攻坚战 -
台当局又拿这案子炒作,港府:反感
2019-12-22 23:34 香港 -
中国舰长亚丁湾抓海盗:对峙十几秒,3海盗乖乖举手
2019-12-22 23:07 中国海军 -
国旗又遭暴徒拆下 港警火速收旗逮人
2019-12-22 20:38 香港 -
刘鑫账号被封,微博回应
2019-12-22 19:41 -
情满濠江 习近平走进澳门听“小城故事”
2019-12-22 19:30 澳门回归20周年 -
-
警方通报:3人被拘,主办民警停职
2019-12-22 19:05 -
中央意见:在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
2019-12-22 19:02 中国经济 -
外卖员因口角刺死商场员工 警方通报
2019-12-22 18:50 -
香港入境事务学院结业会操,向祖国表白
2019-12-22 18:33 香港 -
撒狗粮挑衅港警不成,反被“整治”
2019-12-22 18:04 香港 -
他谈师门“规矩”:男人半斤50度以上酒量
2019-12-22 16:54 -
亚马逊智能音箱:主人,这边建议您自杀呢
2019-12-22 16:19 美国一梦 -
特首也被“起底”!林郑:受害的是全社会
2019-12-22 15:48 香港 -
师生冲突从教室打到办公室 官方通报
2019-12-22 15:27 -
南方小伙自备滑雪板到东北上学,没想到…
2019-12-22 13:59 -
大爷将被轧死的流浪猫剥皮吃掉,怼喂养者:猪肉你为什么吃?
2019-12-22 13:53 -
看到考研考卷 感觉自己根本不配进场
2019-12-22 13:12
相关推荐 -
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3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18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25“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5“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99最新闻 Hot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