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GB1986:该是终结谣言的时候了——漫谈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谣言
最后更新: 2022-01-26 10:04:48第二个计划是制造和管理的计算机化的自动化。这些应用所使用的系统称之为自动控制系统,工业为主要的计算机应用领域,这些系统可分成:自动过程控制系统(APCS),工厂自动管理系统(PAMS),分片自动管理系统(BAMS),区域自动管理系统(RAMS)。后三项相当于英国的管理信息系统。PAM只限于一个企业。BAM限于几个片的指挥机关,RAM管某个行政区,如一个市。
苏联自动控制系统的计划始于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即从1968年到1970年,大约有400多个系统在工业的30多个部门中投入运行,总费用100亿卢布,基础研究的费用尚不包括在内。
苏共二十四大上宣布,在1971-1975年间,实现了大约2000个自动控制系统,这包括65个全国性的,15个加盟共和国BAMS性的,1000多个PAMS性的和670个过程控制系统。1974年有614个新系统投入运行。
另一个计划是:建立全国性的用于国民经济核算、计划和管理的数据收集和处理的自动系统,全国性的自动管理系统(SAMS)。SAMS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1971-1980年,全面设计和制定标准和步骤,建立一个联合自动通讯网(UACM)。这个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国数据通讯系统,任何计算机和适当终端都可与其联络。第二阶段是建立大量的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据估计,要求约1万多个多道存取计算机公用设施。
苏联计算机的应用如下表:
下表为苏联(70年代当时)使用的主要计算机型号:
第二代计算机有:
第三代计算机有:
(苏联自产民用电脑和网络等话题稍后在3.3中继续讨论)
3.2 苏联的现代化通讯与光导纤维通讯
“信息技术中的光导纤维通讯,苏联与西方的差距就更大了”
“电信系统陈旧不堪。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
今天,当手机满世界横行的时候,人们恐怕不会想到,便携移动通话设备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的发明地并非是美国,并非摩托罗拉,而是那个早已被扣上“闭塞落后”帽子的苏联。
(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正在测试便携移动电话。来源:《Наука и жизнь》(科学与生活)杂志,1958年第10期,第66页。在此之前的1957年,他已获得该项发明的专利证明)
通常,会这样来讲移动电话的历史——1973年4月3日,一位名叫马丁·库珀的摩托罗拉工程技术员站在曼哈顿街头,他决定用砖块样大小的Dyna-TAC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一次通话。该设备重一公斤多,能持续工作半小时,它的出现标志着移动电话正式进入人们的生活。
世界上第一个商用汽车移动电话网是1979年在日本启动的。
对此,文章作者只能一笑置之。国内某些酸腐学究终归是不切实际,脱离生活的。知识和对于部分知识的垄断仅仅是他们卖弄的资本,选择性失明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
保罗·高尔文投入了1500万美元和10年的时间,终于在1973年取得成果,他的巨大贡献无人能否定。然而,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却被有意遗忘的事实:1958年,当保罗·高尔文和他的团队还未开始绞尽脑汁的时候,远在大洋对岸的“铁幕中”,就已经存在着便携式移动电话试验机和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了。
(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在车上测试ЛК-1型便携移动电话,设备左侧装有扬声器。来源:《За рулем》杂志,1957年第12期)
1957年,苏联杰出的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发明了ЛК-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已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库普里扬诺维奇的便携移动电话在当时来说代表了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便携通话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配套网络安装费用太过昂贵,而不是有人认为的,是苏联政府出于安全原因不允许:库普里扬诺维奇对自己的发明估过价,单价约为300-400苏联卢布,当时这样一笔钱可以买到一台优质电视或一辆摩托车。昂贵的价格使便携移动电话无法普及,即使是条件较好的苏联家庭,使用这样的通讯工具也需要一大笔开销。(类似的,80年代初美国商务移动电话的价格为3500-4000美元,不是每个人都能买得起用得起,到90年差不多才有百万用户。)
那么苏联是不是因此就放弃了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直到90年代初,才力图引进美国技术实现电话通讯的现代化呢?文章作者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苏联政府在当时选择了更加实际的方案来满足人们的移动通讯需要。同样是1958年,苏联开始研制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тай)。1959年,性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阿尔泰”系统的用户终端(其实就是话机)和基站由沃罗涅日通讯科学研究所负责研制,天线系统由莫斯科国立特种工程设计院负责开发(那里也是苏联电话的诞生地)。为“阿尔泰”系统做出贡献的还有列宁格勒人,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的生产企业。苏联各地的科技工作者们为研制当时全球独一无二的自动移动通讯产品而共同奋斗——新系统必须是完全意义上的电话设备,可在汽车上配备使用,通话质量要达到正常座机的水准,即话音可双向同时传递。要求仅需拨号就可开始“阿尔泰”系统与系统之间,“阿尔泰”系统与任意座机之间的通话,要像正常座机一样,不能有串线,不能出现调度错误杂音。
(50年代末60年代初推出的“阿尔泰-AC”系统(左)在如今看来还略显笨重)
就当时来说,实现这样的技术要求不容易。数字通讯显然在那时还不存在,话音传递只能采取常规方式。除了话音问题,还必须解决专用信号的接收发送,因为只有在它的辅助下,话机才能够自动搜索到无线信道,建立连接,拨打已输入的号码。1963年,“阿尔泰”系统在莫斯科进行了区域测试,并改进了用户舒适度方面的问题:增加话筒,以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以按键替代拨号盘,方便人们在汽车上拨打电话。
- 原标题:该是终结谣言的时候了——漫谈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谣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赵坤昊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
1921-2021党史百问汇总
2021-07-06 10:25 建党百年 -
李光耀观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方式”
2021-07-06 09:52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没有列宁主义,五四运动的归宿就是街头政治
2021-07-03 08:41 人间正道·中共建党100周年 -
朝鲜发掘9座高句丽古墓:有助于研究“千年强国”
2021-06-30 10:17 朝鲜现状 -
我在狱中读毛选 ————曼德拉与中国革命的不解之缘
2021-06-15 09:54 中共100个对外交往故事 -
机密文件首次证实: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骨灰被美军扬进太平洋
2021-06-07 09:50 日本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24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9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5“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错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