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中国经济季度观察·圆桌纵横谈”(2024三季度)上篇:供给侧还是需求侧?中国经济改革该朝哪边走
最后更新: 2024-10-21 14:34:22鲁政委:所以沿着刚才说的供需协调,我再解释一下张燕生老师所讲的,为什么1997年到2002年的“钢筋水泥铁公基”等投资项目,最后会带来2002年至2008年中国TFP的高增长率?我们在2008年到2015年的投资重点还是“铁公基”,但为什么带动的TFP增速没有当初那么高?这中间体现的其实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
彭文生首席讲的收敛在发展经济学上还有另外一重含义,隐含的意思是在人均不变收入的GDP轴上,在大致相同的收入状态下,全球不同经济体之间存在一个大致相同的模式。
如果我们按照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大概在1997年到2002年那段时间,中国正在走向经济起飞,为所谓的快速工业化准备条件,包括投资基础设施、修路架桥,否则其它都搞不动。所以那个时候的口头禅是“要想富,先修路”。
可是到了2008年以后,中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经历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人们开始富起来了,发展开始迈向成熟阶段,甚至一些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已经走向了大众消费阶段。这个时候再继续投资“铁公基”就错位了,供需两边就不协调了。
李世默:但是我们从“铁公基”转型的时候,不一定是从供给侧转向需求侧,而是供给侧再发生一个新的提升。张老师刚才说2002-2008年算新质生产力,但那是相较2002年之前的情况而言。
城镇化在供给侧基本完成,但在需求侧还没有
张燕生:另外,我还想请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始终没有想明白,1998年商业银行的行为和2008年是一样的吗?1998年的股市行为和2009年是一样的吗?如果真的去研究,会发现1998年和2008年是完全不一样的。
鲁政委:所以张老师这个问题就显得更尖锐,1997年到2002年那个时候似乎并不怎么健康的商业银行,在投资之后却让中国呈现了史上最强的TFP增长,而2008年到2012年,中国史上最强劲的商业银行并没有让TFP达到那个时候的水平。
彭文生:这就回到我刚才讲的土地的“规模不经济”。由于社会资源是有限的,将资源投入到具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地方,就能够提升TFP,反过来则不能提升。土地和制造业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制造业产品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下降,对整个经济发展、生产力的提升产生正面的贡献。
规模不经济一个最重要的体现是,对它的需求只能体现在价格的上升,而不是规模的增加。上海、北京市中心只有那么多土地,上海、北京房地产需求的上升只能体现在每平方米价格的上升。所以它对其他行业形成了非常强的成本挤压,会导致社会资源被引导进来,就像一个艺术品,它的价格可以无限升值,把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全部投入到这个行业,必然会对经济造成伤害。
鲁政委:也不能全然地说,土地一定是规模不经济的。如果我们对土地的投入确实显著地提升了城镇化水平,相对其它(产业)来说,我觉得它应该是规模经济的。因为现代的城镇化已经不是早期那种“摊大饼”的模式,而是竖着往上长,所以20世纪20年代发明了高楼和电梯,产生了更大的贡献。
彭文生:判断是规模经济还是规模不经济,唯一的指标就是看随着需求上升,单位价格和成本是增加还是下降?
城市化恰恰体现的是集聚效应,它的规模经济会体现在制造业、服务业上。但因为土地是规模不经济,所以房地产的价格升得很高。
1996—2022年中国城镇化率数据。
张燕生:我请教一个问题,现在的一揽子增量政策的一个举措是县域城镇化的发展。由于过去几十年特大、超大城市的发展过度,出现了“大城市病”,而县域城市、小城镇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合理的界限。
我想请教大家的问题是,下一步,通过将自然村、行政村的公共资源、乡镇的公共资源提升到县,农村转移人口的新市民化也会提升到县,有没有可能随着人与公共服务走了,农村三块地改革(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观察者网注)到了一个新阶段?这个因素是否可以带来未来TFP的提升?
彭文生:我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是对的,我认为我们的城镇化基本上已经结束了。不用看很多统计数字,你就看现在农村还有多少年轻人愿意留下来,其实很少了。我们安徽那边有的地方,上百亩的土地只有一对夫妇在耕种,其他年轻人都已经离开,最起码也是到县城居住。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在供给侧基本上完成了,作为生产者的农村劳动力已经大量到城市里从事生产了。但是在需求侧还没有得到满足,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户籍制度等等。需求侧是个分配问题,我认为在未来不会带来TFP的提高,当然我们可以说需求分配做好了,通过资源的再配置,效率有可能会提升,但要看怎么分配。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郭涵 
-
“‘快牛’比‘慢牛’好,生病的时候必须打强心剂”
2024-10-21 14:18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地方“隐性债”不必转为中央债,建立国家住房银行就是条路子
2024-10-21 14:12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这是我在麦当劳的第一天,我正在找工作”
2024-10-21 10:33 特朗普 -
男子高空扔8块砖2桶水3罐饮料砸死路人,被核准死刑立即执行
2024-10-21 10:09 依法治国 -
“把公共财政支出挪到家庭部门,未必会促进消费”
2024-10-21 09:31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市场在给国家出点子,能解决地方债务问题吗?”
2024-10-21 09:22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房地产越扩张,越能带动就业”
2024-10-21 07:42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苏联赢了,美国才意识到科技竞争要靠政府”
2024-10-21 07:42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海南琼海市委书记田志强被带走,曾任落马省委书记罗保铭秘书
2024-10-21 07:13 廉政风暴 -
骑手带着患儿送外卖?美团回应了
2024-10-20 21:54 网络谣言 -
警方通报贩卖婴儿事件:已解救
2024-10-20 21:38 -
男子为讹钱将3岁女儿抛向大货车致被碾身亡!已被执行死刑
2024-10-20 20:45 -
提升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占比 博士生教育以质图强最新部署
2024-10-20 18:52 中西教育 -
区委书记就学校臭猪肉事件表态:从血的教训中反思
2024-10-20 18:43 食品安全 -
“臭肉事件”后昆明市委书记发声
2024-10-20 16:27 食品安全 -
“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高到8000元”
2024-10-20 13:57 2024中国经济季度观察 -
小西天保安大叔透露涨薪后被传辞退,当地文旅部门:不实
2024-10-20 12:11 基层治理 -
师从梁思成,著名建筑师、规划师凤存荣逝世,享年89岁
2024-10-20 11:35 -
四川发现“恶性外来入侵物种”
2024-10-20 11:01 观察动物 -
韩国围棋少女金恩持:人生如棋,许多智慧藏于其中 | 老外讲故事·中华文化圈粉记⑫
2024-10-20 10:55 老外讲故事
相关推荐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7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1“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29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4最新闻 Hot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
“前220名持币大户可与总统共进晚餐”,特朗普币飙升60%
-
六大重磅团体罕见联名抗议,“特朗普考虑豁免中国汽车零件”
-
“脏话满天飞”,马斯克与贝森特被曝激烈争吵
-
在中美之间二选一?韩国表态
-
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
又发癫!“没了中国,英国你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