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变法:“快刀斩乱麻”或将成“乱麻止快刀”
美国面临的挑战大多数是结构性、历史性的,绝不可能通过一届政府一次变法而改变。美国的失败可能比美国的强大更危险,帝国的退缩可能比扩张更疯狂,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既要准备与美国达成新的合作共赢模式,也要准备迎接各种无底线的挑衅和攻击。[全文]
-
“洋悟”运动:中美民众大对账
很多美国朋友在小红书上走过一圈,甚至还有很多人留下来了,对于这些人来说,确实是看见了完全不一样的世界,同时相当多的人开始反思,为什么美国普通人的生活是这样?[全文]
-
谈谈西方制度的封建性
我们讨论封建性,其实归根到底是在讨论资本主义制度本身的缺陷。反封建真正的灵魂在于反自我落后的那些东西。不光是反外在的封建性,还要反自己内心的封建性。[全文]
-
德国乱、法国乱、韩国乱,西方模式怎么了?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人生病时,难道去广场上让路人随便选一个人治病,不如找专业医生更可行吗?这也是在强调治国理政必须依赖人才,避免盲目的“广场政治”。 [全文]
-
运河:从历史走进新时代
如果说人民是肌体、制度是骨架、语言文化是灵魂,那么运河就是我们的人造血管。中国人从来没有屈从于自然的阻隔和疆界,把各个地理区、经济区给结合成一个更大的有机的生命体,并且通过运河滋养着政治中心和高度发达的政治文明。[全文]
-
面对灾难,有几种现象可谓中国独有
2020年的加州山火,消防队员出动之前,要先谈涨工资,让把合同改了才去。看起来好像劳动法执行得很好,但当这样一种风气已凌驾于人的生命和人民的利益之上时,我们就要问这种程序化、僵硬化的法治,它到底是不是一个好东西。[全文]
-
对二十届三中全会“神经过敏”的西方人,注定会失望
美国的一个智库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美国制裁华为,结果发觉制裁不下去了,因为美国立法部门通过的法律不光是禁止华为产品,也禁止美国采购其它购买华为产品的外国公司的产品——这就难办了,因为华为已经无处不在了。[全文]
-
东西方对政治责任的理解,为何如此不同
一个聚焦“道”,然后从“道”出发来关注“术”,一个是直接由“术”来统领一切,结果双方政治制度品质的差距就越来越大。[全文]
-
祖国统一的日子还会很远吗?
我们一直认为这是很好的制度安排,但台湾方面从来都不接受,既然这样我们何必作茧自缚呢?[全文]
-
华尔街日报报道中国,用了“中国震撼”四个字
中国下一步会在芯片产业链全面突破,一旦突破,那时候不知道《华尔街日报》还会用什么标题了?会不会用《中国震撼的震撼》?[全文]
-
美国是否会分裂?
美国联邦制度下,联邦政府与地方州政府结构性的对抗使得美国制度难以维持稳定,就像是一枚旋转的硬币,需要你不停地施加外力,否则就会倒下——不是倒向解体,就是倒向集权,而解体自然是更容易。[全文]
-
直面西方话语对中国的围剿,让“中国学”回到中国
我们要进入西方话语,这没有问题,我们都进去过的,但进去之后要能走出来,出来后这个世界就很精彩,否则你既读不懂中国,也读不懂世界。[全文]
-
中国政治文明为何是独一份的存在?
中国的地势分为三个大台阶、“山水林田湖草沙”都不一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丰富性带来治国理政的挑战,但我们有本事把这么大的国家治理好,这当中就有很多经验。[全文]
-
“全球南方”是伪概念?西方学者解释不了就否定问题
所谓西方文明只是偶然加入到了亚洲的港角贸易——港口到港口之间的近海贸易——然后拿到了一张三等票,通过这张三等票最后上升到头等舱,最后变成了驾驶员,然后才建立起了现代世界体系。[全文]
-
我们不是生活在和平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国家
“大国的崛起是有一个规律的,都是要通过战争的,美国是符合这个规律的,而中国则打破了这个规律,中国40年没有任何战争但实现了现代化。”[全文]
-
“西方民主就不容易打仗”?
有西方学者曾提出过一种今天看起来很荒唐的理论,叫“民主和平论”,他认为采取西方式民主的国家不容易打仗。这种理论一度十分流行,在中国也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到今天还能迷惑一部分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