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维为《这就是中国》第241期:走出国门谈祖国统一
“大家特别关注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景究竟如何?国家统一后如何治理台湾地区?”
“新出台的这个《意见》,它对‘台独’顽固分子绝不仅仅是威慑。实际上这些年国际上的很多事情已经在逐渐打破二战之后建立的结构。”
“中国统一将对马来西亚华人产生哪些层面的影响?”
前段时间,《这就是中国》节目走出国门,在马来西亚进行了几场录制,在和当地观众交流的时候,发现当地观众非常关注台湾问题。为此,在东方卫视7月8日播出的《这就是中国》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和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院长范勇鹏教授继续探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
张维为演讲
今年上半年,我们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组团走访了韩国、蒙古、法国、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家。一路走来,我做了不少演讲,无论谈什么话题,台湾问题总是听众关注的一个重点,特别是在华人较多的马来西亚和泰国,还有与中国战略协作关系密切的俄罗斯。
大家特别关注三个问题:一是中国和平统一的前景究竟如何?二是如果美国武力阻止中国统一台湾地区,怎么办?三是国家统一后如何治理台湾地区,是否还要准备实行“一国两制”?
我发表了自己作为学者的一家之言,其中有几个演讲的短视频通过头条和B站传播,当天的点击量都超过百万,反映了在这些问题上的人心向背,我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部分。
关于第一个问题,很多听众都表示,由于种种原因,台湾主张统一的声音越来越小,更多的人要么支持“明独”,要么支持“暗独”。
一位马来西亚学者问我,这个趋势如果发展下去,“台独”势力在以后的“大选”中可能会永远获胜,大陆怎么才能实现和平统一呢?听到这个问题,我笑着问她:你有没有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台湾可能不会再有下一次所谓的‘大选’了。”
我说:“祖国统一已进入了快车道,中国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祖国统一的表述措辞已有变化。过去我们的最后一句几乎总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这次变成了‘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没有‘和平’这两个字。换言之,我们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
我还向她介绍了春节期间大陆福建两个渔民因为台湾方面的原因非正常死亡,中国海警随即在金门附近海域开始常态化的执法巡查,台当局设立的所谓“限制水域”和“禁止水域”均不复存在。我想这样的巡查不久后将扩大到澎湖等地区,我们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我还多次在这里表达过一个观点,那就是“台独”只懂得“实力逻辑”。所以这次中国海警登上台湾游艇检查证件,效果非常之好,整个台湾地区都知道大陆开始动真格了。
我一直认为,统一的时间越往后拖,台湾的选择余地就越小。此外,和平统一与非和平统一之间,还有许多选项。这一切的背后是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台湾地区该回归了,我们不允许这个问题无限期地拖延下去。
我举了个例子,我们已经规划了通到台湾的高铁,而且中国政府的特点是它制定的规划绝大部分都是提前完成的。我还提到,最近福建渔民遇难事件发生后,台湾真的紧张了,担心大陆真要动真格,要动武,他们提出要设立所谓的“战争税”,绿营媒体在台北街上采访征求意见,结果发现大家都说千万不要打仗。一旦“武统”开始,台湾很多人都会马上“绣红旗”。
关于第二个问题“如果美国武力干预台海,我们怎么办?”,我的基本判断是:美国既没有这样的能力,也没有这样的胆量。
由30个国家组成的北约,现在连俄乌冲突都很难支撑下去,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主要大国长期沉溺于经济金融化,导致去工业化。美国海军部门有报告显示:中国今天的造船能力比美国大232倍——美国每年下水的船只吨位是10万吨,而中国是2320万吨。这么一来,这个仗它怎么打?你看前年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我们对台岛实行军事封锁,美国战舰必须停在1000海里之外,美国就老老实实地把战舰停在1000海里之外。
早已焦头烂额的美国,既要显示自己的存在感,否则自己的盟国、盟友都会瞧不起它,同时又意识到它今天是前所未有地脆弱。美国处在二战以来最力不从心的时刻,软硬实力大幅衰退,以至于连“拖鞋军”胡塞武装都敢于向美国驱逐舰和航空母舰连续不断地发射导弹。
中国是世界上大国中使用武力门槛最高的国家,但我们是有明确底线的,从来都是该出手时一定出手,而且一旦出手,一定是决定性地扭转局势。我也告诉我们的俄罗斯朋友,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之间一直是冷战,但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了两场热战,一场是朝鲜战争,一场是越南战争,在这两场战争中美国都输掉了。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朝鲜人民一道共同抗击侵略者。新华社
第三个问题,统一后如何治理台湾地区?会不会坚持“一国两制”?我主张处理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展示高度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有人认为我们军事上解决台湾问题不困难,难在治理台湾,特别是如何肃清“台独”势力和“台独”思想。其实台海双方的实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背后是我们的制度优势和台湾的制度劣势。
台湾所谓民主化起步的初期,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台湾地区的经济规模大约为中国大陆的45%;三十多年过去,台湾地区今天的经济规模只有大陆的4%都不到,而且是根据官方汇率计算的,如果按购买力平价算,比例还要小。以我的判断,大陆整个发达板块的现代化程度、人民整体的生活水平和治理水平已经普遍高于台湾地区。
有人说“台独”思想的影响很难消除,我倒认为“台独”思想寿命不会太长。它既没有多少文化和历史底蕴,又没有任何法理根基。只是过去三十来年,“台独”势力由于种种原因能够为所欲为,造成了“台独”思想的泛滥。这使我想起了二战前法西斯主义在德国也曾经猖獗于一时,但随着希特勒政权的瓦解,法西斯思想迅速走向崩溃。
我们当然要尽量做好准备,谋定而后动。但同时,我自己长期研究中国模式,中国模式有个特点:我们从来不是等到万事俱备、万无一失才开始行动的;我们从来都是认准大方向,就抓住一切机遇、抓住战机,大胆探索前行的,而且往往是边实践边总结,见招拆招,在斗争中学习斗争,最终所有问题都有解。我们的改革开放大业、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是这样推进的。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编造国外某武装发言人不实信息引热议,云南一网民被警方处罚
2024-07-13 23:10 依法治国 -
八所海事局:警告!北部湾海域有四艘沉船
2024-07-13 21:17 -
“348名参选人全部通过国安委审查”
2024-07-13 19:49 -
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张存浩逝世,享年96岁
2024-07-13 19:22 -
我军引导官兵将更多精力投入作战所需的综合身体能力训练
2024-07-13 17:15 习主席带领我们强军 -
中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开工建设
2024-07-13 16:36 能源战略 -
“南海仲裁非法裁决根本不构成国际法,反而对国际法治造成冲击”
2024-07-13 11:33 南海局势 -
辽宁一市监局被指未到午休已集体离岗,官方:已进入问责程序
2024-07-13 11:05 基层治理 -
民航局:航空公司要避免关舱门后长时间机上等待
2024-07-13 10:35 -
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4-07-13 09:53 -
男子持仿真玩具枪窜至某金店抢劫后逃离,警方通报
2024-07-13 09:35 -
彩钢棚坍塌致6死3伤,多部门发现问题仅口头提示整改…
2024-07-13 08:25 安全生产 -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石秀英离世,曾赴日参加证言集会
2024-07-13 07:47 -
夏粮产量再创新高,大面积单产提升是主因
2024-07-13 06:58 聚焦三农 -
国台办:刑事惩治措施只针对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
2024-07-12 23:01 两岸关系 -
国防部:第十一届北京香山论坛将于9月举行
2024-07-12 15:17 -
男子拒服兵役被部队除名并被联合惩戒
2024-07-12 14:21 依法治国 -
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6.1%
2024-07-12 11:13 中国经济 -
“考古中国”4项最新成果:绍兴稽中遗址发现战国大型建筑基址
2024-07-12 10:42 考古 -
间谍用校园贷逼迫大学生窃取国家秘密,国安部披露细节
2024-07-12 08:24 国家安全
相关推荐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评论 79这场贸易战,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评论 79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评论 232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239“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147最新闻 Hot
-
真急了!“白宫拟成立涉华关税应急工作组”
-
黄仁勋访华盼继续合作,特朗普回应
-
中国男子在TikTok“神评”美国关税,米尔斯海默秒答:赞同
-
“内地电影票房过亿那一刻,香港电影就被颠覆了”
-
美国税局代理局长刚上任三天就被免,“贝森特抱怨他是马斯克的人”
-
特朗普也直说了:不行,就放弃
-
“中国深知‘广场协议’是致命的,特朗普别想了”
-
“中国稀土,关乎美国人生死”
-
美军高官着急:中国速度太快了,是美国3倍
-
德银:中国客户减持美债,转头买欧洲资产
-
美国对中国再下黑手,“黄仁勋道出最大担忧…”
-
跟特朗普谈,拿中国当筹码?英财相:蠢死了
-
加总理扬言:除了中美,还有其他人
-
美方将不再斡旋?梅德韦杰夫喊话欧盟:学着点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