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建国:《无问西东》对清华传统的片面呈现
——兼论民国精神的凋零
关键字: 无问西东电影无问西东抗战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清华精神贵族精神清华传统三、从伪造的沈崇诲驾机撞舰故事看中国贵族的失败
《无问西东》试图将沈光耀这个“三代五将”出身的清华与西南联大学生塑造为一个“高大全”的精英或“贵族”典范。有位推崇该片的影评人对“沈光耀”的显赫出身与精神“高贵”做了如下解读:
“王力宏演一个西南联大的富家子沈光耀,后来参加了空军。沈光耀这角色到王力宏身上百分之一百二地贴合,相互成就。沈光耀的人设是来自广东的富家子,最好的物质和最好的教育里长大,岭南有习武传统,还有师父教他武术,所以文武双全。王力宏本人一直有出身名门的标签,家中个个高学历。王力宏是坚持keep fit的优质偶像,沈光耀是体能超棒的飞虎队飞行员。最重要的是:他是海外长大的华人,所谓‘阳光没心机没有被欺负过’的脸,正好适合去演出类拔萃的世家子弟,干净、清朗。米雪和王力宏共同完成了‘贵族’的塑造。她一登场,就解释了这么出色的孩子从何而来。因为沈光耀和他的家族足够可爱,他死的时候才催泪。”
那么,抗战中乃至整个近代以来的中国的精英或“贵族”们真的那么“出类拔萃”“足够可爱”吗?
不客气地说,1840年年以来,中国的精英世家、上等阶级,就其在抗敌御侮方面的表现来看,实在是德不配位、才不配位,徒有其名、徒有其表。就拿近代第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来说,这次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以及庚子之变,中方并没有处于明显弱势,与日本实力相当,可是仍旧一触即溃一败涂地。北洋水师的将领中,固然有邓世昌这样的欲与敌舰同归于尽的忠于职守者,但更多地则是一群既无能又胆怯的猥琐之辈。北洋水师战败投降,整个舰队最后竟然被日军全部掠走,写下近代全球海军史上最耻辱一页。投降后,北洋水师的将领们也有不得已而自杀的,但他们大多数选择的方式竟然是吞鸦片,军人之尊严荡然无存,仅有一位开枪自尽,为自己保留了些许颜面(姜鸣:《龙旗飘扬的舰队》)。
绅士精英、“三代五将”们若真的像《无问西东》里描绘得那样“出类拔萃”、那样“高大全”的话,那么中国又怎么可能会接连不断地遭受长达一百多年的耻辱呢?
即使是令《无问西东》无比推崇的那支精英化的国军空军,其战绩也并不出色,对此最有力的证据就来自沈光耀的原型沈崇诲。沈崇诲“驾机撞沉日舰出云号”的故事,流传已久,沈崇诲也是因此而被民政部于2015列入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但是,这并非是真实的历史,因为日舰出云号直到1945年7月才被美军炸沉。我没有贬低沈崇诲烈士的意思,烈士就是烈士,无论是失事而牺牲还是被日寇击落而牺牲,他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我想批评的是国民党自己打仗无能表现不佳,就靠编造情节极端的故事来“鼓舞人心”的做法。。
近年来,吹捧国军空军的神话很流行,老的如驾机撞沉出云号,新的则有“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的故事(类似的还有被写进小说、搬上舞台的“八百冷娃投黄河”之类的)。与这些广为流传的神话相反,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空军只是偶有亮点。
国军空军为何战绩不佳?原因之一恰恰极有可能就是被《无问西东》所欣赏的精英化。近年来因为国军空军中尽是豪门世家子弟,而被众多人赞为中国唯一一支精英军队。世家子弟从军报国,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当时空军待遇要比陆军等好得多,不能不说这也是吸引世家豪门子弟的原因之一。时任国民政府空军顾问的美国人克莱尔•李•陈纳德后来在回忆录中指出,国军空军正是因为精英化导致战斗力受损:
“尽管意大利人搞了不少花架子,中国空军的实力并未得到实际增强。有件事情很说明问题——意大利人开办了一家军事航校,实行‘宽进宽出’的政策。也就是说,不管能力如何,学员只要耗完必须的学时就可以毕业。据说,蒋介石对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满意’。众所周知,中国飞行员主要来自上流社会,美国航校出于各种原因将不合格人选扫地出门时,经常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蒋介石也会被搅得寝食不安。较之美国人的严肃认真,意大利式的殷勤显然更符合中国人的胃口。他们的办学方式迎合了中国人一团和气的固有心态,却毁了中国空军。”
美国飞虎队
这种一刀切重出身而不重能力与表现的弊病,其实正是几千年来东西方精英社会或门第社会一直无法摆脱的伴生物。抗战初期中国空军损失很大、牺牲很多,战果却与之不成比例,很难说与过于精英化没有干系。
还要指出,影片讲1938年西南联大刚迁到昆明时,美国人就在大规模地帮助中国空军,这也是与当时的事实不符的。抗战初期,只有极少数美国人作为空军教官在昆明,所起作用也非常有限,当时对中国进行大规模军事援助其实是苏联,其中就包括给中国空军提供飞机与直接派遣援华飞行队来与日寇作战,从1937年到1940年,苏联援华飞行队取得了辉煌战果。陈纳德直到1942年才组建起来的飞虎队,也是名大于实的,飞虎队是雇佣军而非正规军,其中好多飞行员只是民用航空退下来的。
不仅仅是空军,当时整个上层统治阶级或精英集团,无论老精英还是新精英,无论老军阀还是新军阀,他们在抗战中的表现也大都无法令人钦佩。
如淞沪会战,是国军主动发起的,国军试图调集精锐重兵,赶在日本本土大量援军未开到之前,将驻守上海的三四千日本海军陆战队予以歼灭,可是,即便是这样一场握有明显兵力优势与战机的战役,国军竟然也不胜反败,国军不仅未能实现任何阶段性目标,而且多年培育的精锐部队,毁于一旦。
会战期间,数以万计的国军士兵前赴后继冲向日寇,其英勇精神世所罕见,可是这一切都低消不了上层指挥者的无能。除了盲目驱赶士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冲向敌人的炮火白白送死这种最简单的战略战术之外,以靠伪造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履历才得以在军界起家的蒋介石为代表的精英集团,几乎没有展现出多少值得称道的军事素养。“三代五将”、世族豪门,平日里看起来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可是关键时刻,有几个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
淞沪会战
肉食者鄙,这话用到国军抗战上面,再恰当不过了。
早在淞沪会战三年前的1934年,鲁迅就已经通过《非攻》(收入《故事新编》)这篇小说,准确地预见到了民国精英集团的幼稚与低能:
“我们给他们看看宋国的民气!我们都去死!”
这堪称是对民国精英集团在凇沪会战中采用的战略战术指导思想的最准确的概括。自1928年济南惨案开始(国民党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始于此而非始于九一八),精英集团先是认怂不敢抵抗,后来又跳向另一个极端,绝望地歇斯底里地驱使士兵、人民去做无谓的牺牲,那种为战胜敌人所需要的勇气与智慧,整体上讲,他们始终就不曾拥有过。
抗战胜利,主要是靠任常伦、于华虎、马应元、刘黑仔这样的农民,靠节振国、马立讯这样的矿工用刺刀、手榴弹、炸药包拼出来的,是靠王二小、安顺花、戎冠秀这样妇幼扛起来的,而不是靠什么“三代五将”的“少爷”(《无问西东》中仆人对沈光耀的称呼)的神话吹出来的。抗战胜利,就是最最普通的中国人民的荣耀,靠着他们,靠着“全民抗战”的铜墙铁壁,中国才抵挡住了强大的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才赢得了近代以来第一场反侵略者战争的胜利,才没有亡国灭种。
也许有读者会质疑我说:你提到的这些平民抗战英雄,全都来自八路军及其支持者,一个国军的也没有,你这种态度难道不也是选择性的、不公正的吗?很遗憾,这并不能怪我,因为我不知道任何一个国军普通士兵英雄的名字。国军牺牲的士兵以百万计,可是几乎没听说能有一个被视为英雄获得荣耀并被广泛传颂的。民国精英不把自己的基层平民士兵放在眼里,只把他们当作炮灰,只愿驱使着他们去牺牲,而不愿授予他们应有的荣誉。
2016年我到云南临沧时,才得知除了鼎鼎大名的滇缅公路,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还开工修建过滇缅铁路,但未能修通。当地纪念馆称,为了修铁路,先后征用了30万民工,其中,死者竟然高达将近十万!说是视人民如草芥,一点也不为过。
滇缅铁路
正因为国民党高高在上,名义上标榜全民抗战但内心仍旧是信奉精英抗战,视士兵、视被抓的壮丁、视人民如草芥,才令中国人民付出的无比惨重的牺牲与所取得的战果不相匹配。
当然,也不是说国军毫无闪光之处,像入缅远征军脱离蒋介石控制改由史迪威直接训练指挥后,战斗力就有了较大的提高。不过,《无问西东》结尾斩钉截铁毫不含糊地断言孙立人手下的部队“击毙日军三万三千余名”,这“战绩”的水分未免就太大了些。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小婷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评论 19“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评论 223“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评论 202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评论 253MAGA基本盘还能“忍”特朗普多久? 评论 181最新闻 Hot
-
“特朗普这是在邀请中国抢走我们的科学家,太可怕了”
-
白宫:特朗普力挺赫格塞思
-
罗马教皇方济各去世,曾呼吁“不要害怕中国崛起”
-
“美国牛肉太贵,换澳牛,味道一样”
-
特朗普、普京、泽连斯基等发文哀悼
-
“原来,中国早就有预判”
-
“拜他所赐,美国变成了流氓国家”
-
“特朗普会输,但中国不会轻易给他台阶下”
-
“MAGA巨星”唱反调,阿根廷业界:中国制造真香
-
又一起!白宫平面图遭万人共享
-
“特朗普非常愤怒:再砍10亿”
-
“我们被美国梦骗了,精英把我们出卖了”
-
“美国太自满,恐在这三方面落后中国”
-
泄密不止一次,美防长在“家人群”也发了
-
特朗普喊话:俄乌别打了,一起跟美国做大生意发大财
-
中方出手,日欧车企“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