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锡文: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 但进口绝对不能全放开
关键字: 陈锡文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陈锡文陈锡文农业供给侧改革第三届复旦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国内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前一两年,两三年,有一些这样的意见,认为大宗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低,国内市场反而需要财政补贴,农民获利又不多,何必生产这么多粮食?多进口一些不好吗?这个说法可能有道理,但它面对一些实际问题。一个问题就是最近这些年来,比如说这十几年来,国际上能够出口的谷物大约在3.5亿吨,7000亿斤,而大家知道,我国的粮食需求大概接近13000亿斤。所以我们即使有很多外汇,买一些粮食也是可以的,但是国际市场的粮食即使全部被我们买进来,也满足不了中国的需求。而且只要中国的粮食进口一加大,那么这种国际粮食贸易的格局就会被打破,国际粮价就会大幅度上涨,中国进口就会给别的国家带来威胁,这盆水就会泼在我们身上,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7月20日,在中美双方谈判十多年后,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
第二现实的问题,中国是WTO成员,WTO成员都有义务把自己的市场,向国际开放,也都有权利合理保护自己的产业,保护自己的劳动者。因为进入WTO的时候,我们是通过艰难的谈判来获得我国农产品的对外开放的限度和保护的权利。当然,这些权利和规则也是WTO所承认的,比如说粮食的关税配额制度。
我们很多同志不了解这个情况,关税配额制度就是我国允许国际市场进入我国内市场的产品,如果进口的数量没有超过我国承诺的关税配额数量的时候,我们对它实行低关税,但是进口的数量如果超出承诺的配额数量之后,我们会实行高关税。
我国现在执行的是每年关税配额进口的小麦是936.2万吨,玉米是720万吨,大米是532万吨,合在一起大概占到中国粮食产量的3.5%到4%,即使全部进口对我们也不会有太大冲击。这些产品,实际上十多年来一直都在进口,但是我们关税配额从来没有用完过。进口关税配额内的大宗农产品,我们承诺的关税率非常低,只有1%,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进口数量如果超过了我们承诺的关税配额的数量,对不起,按照WTO的规则,要提高关税,多高呢?提高到65%。
这就能够看清楚,如果想多进口一些粮食,你就不能给人家提高关税,否则人家进不来,那只有我们主动向WTO申请,提高我们的关税配额承诺,或者我们主动放弃关税配额,随便进都可以。这件事,我想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是一个很重大的政治问题,世界各国对待这个问题都非常非常慎重。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因为有了关税配额制度的保护,实际上我们包括粮食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受到的国际市场冲击不像有些人说的那么严重,因为有65%的关税这一道防护墙在那里。
当然对此我们自己要有紧迫感,因为我们现在农产品的价格绝大多数都比国际市场高,比如说粮、棉、油、糖、肉、奶,这都是老百姓生活不可离开的产品,我们都在进口。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产不出来,而是产出来的比人家价格高得多,就给了国际农产品进入中国的机会,压缩了中国农产品的利润空间。这个价差大到什么程度?从2015年到目前的情况,谷物的价格水平,大概我们要比国际市场平均高出30%到50%,大豆大概要高出40%到50%,棉花大概要比国际市场高出30%到40%。糖要比国际市场大概要高出60%,肉类,牛羊肉大概要比国际市场的价格高出70%到80%。奶类的价格,去年全球鲜奶生产者的价格,奶农卖给食品厂的价格,全球平均价格是1.85元一升,我们的价格是4块零5分钱。这些情况表明,我们的农业确实承受着非常巨大的压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应当说是我们非常紧迫的任务。
很多人会问,怎么突然之间,中国的农产品价格高出这么多呢?因为坦率说,在上世纪之前,十几年之前,我们还用不着担心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因为我们的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价格。但进入21世纪,第一个十年之后,刚才你讲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但凡有能力的国家,为了避免经济断崖式下跌,都采取了刺激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了大量的资金投入,于是在2009年以后,2010年又出现了大幅度的通货膨胀,大宗产品价格急剧增长,但是这种方式没有把各国经济提振上来,所以一个短暂的周期过去之后,需求没有上来,大宗产品价格开始急剧暴跌,特别是资源性的大宗产品,如农产品,矿产品等。如果以2015年底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市场大宗农产品价格和2011年相比,因为2011年是通胀以后农产品价格达到的高点,国际市场主要的粮食品种和大豆品种,价格大概都跌了35%到45%。
由此可以看到,一方面中国从2008年以后,确实由于没有管控好要素价格,导致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价格也在快速上涨。国内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出30%到50%,但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国际市场同类产品价格下跌了35%到45%,所以它是一个互动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中国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提高,价格上涨,也有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大宗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因素。
具体分析这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在短短的最近七八年时间中,有这么大幅度的上涨,我想当然主要责任是我们没有管控好要素价格,致使土地的租金,租金的利息和劳动成本都大幅度提高,迫使政府为了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得不去提高这些最重要农产品的最低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不断上升,正好遇到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价差就扩大了。
当然实际上还有更复杂的原因,比如说全球能源产品价格下跌,全球生物质能源就开始退出,而生物质能源的原料,主要是粮油产品,玉米和油菜籽,退出的生物质产能进入到粮油市场,导致粮油市场进一步供过于求,价格进一步下跌。还有全球石油价格大幅度下跌,导致海运价格暴跌。粮油产品和大宗商品都是通过海运做贸易,如果一吨粮食,譬如说从墨西哥湾运到广州黄浦港,一吨运价就要差五六十,六七十美元,这个对于进口以后的农产品价格也有影响。
当然还有一个大问题,就是人民币汇率的坚挺,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所以这个原因非常复杂。但是不管怎么说,如果没有信心去解决我们现在面临的矛盾,单纯依靠增加进口,带来的结果是什么?最关键的问题,如果过度的进口,就会威胁中国农业产业的安全,就会威胁中国几亿农民生计的安全。因为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还来不及大规模吸收农民,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产业安全和农民安全比我们经常讲的粮食安全显得更为迫切。
- 原标题:陈锡文:国内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 但进口不能全放开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吴娅坤
-
最新闻 Hot
-
“哪来的谈判?特朗普在臆想,中国会给他狠狠上一课”
-
俄军宣布完全收复库尔斯克,乌方否认
-
CIA副局长之子在俄乌冲突中死亡,“生前为俄方战斗”
-
“强度极大”!伊朗一港口突发爆炸,已致5死超500伤
-
罗马教皇方济各葬礼举行,英法美等多国领导人出席
-
大错特错!“给特朗普献计的人,压根不懂中国”
-
比较见真章,美国车主心态崩了:怎么中国啥啥都有…
-
特朗普称“克里米亚归俄罗斯”,泽连斯基回应
-
“美国百年优势,特朗普百日玩完,中国要赶上了”
-
领英创始人:若欧洲这么看中国,美国就惨了
-
“特朗普虚晃一招,中国没上钩”
-
日本:中国不买,我们想买美国玉米
-
特朗普:我开玩笑的
-
爱泼斯坦案关键证人自杀,曾称遭英王子性侵
-
“不跟中国做生意,美国货架要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