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玮|上甘岭老战士:把下一代教育好,烈士的血就不会白流
画摆放的位置显然是精心挑选的,老人醒来便能看见。张爱民介绍:“这是2020年儿童节,信阳市的小朋友们画给父亲的,父亲非常珍惜。”
其中一副,描绘的正是“一个苹果的故事”。
小朋友的画作《英雄的故事》
室内十分安静,几人环坐在病床前等待老人醒来。感受到这种气氛,一位十五军老战士的曾孙、平日活泼好动的小朋友也一声不吭,静静地陪伴着张爷爷。
忽然,张老英雄在睡梦中发出了呓语:“对党忠诚,最重要的是对党的忠诚……”
听到这话,众人再也忍不住涕泪横流,爱军和爱民也潸然泪下,爱民喃喃自语道:“这做梦都还想着呢。”
老英雄醒了。看到年轻人和孩子前来探望,他十分高兴。志愿者掏出手机,为张老播放十五军老战友们的问候。当张老听到原十五军宣传干事魏迪仁洪亮深情的问候——“老战友啊,你好好养身体、养病!”——他中气十足地答道:“好诶!”仿佛战友们就在眼前。
孩子看着他少了半截小指的左手,天真地询问:“爷爷你手指怎么没了啊?”
年幼的孩子暂时无法明白,这残缺的小指,用张计发的话说,正是上甘岭战役留给他的勋章。上甘岭战役时,一发炮弹把张计发的小指炸掉,当时小指连着皮,为免影响战斗,他直接把断了的半截小指拽掉丢弃。
老英雄手捧勋章
张爱民说,父亲今天难得的清醒和高兴,特别是得知眼前的孩子也是经历过上甘岭战役的十五军老战士的后代时,他尤为开心。老英雄家人问了孩子一些问题,在得到答复后,张计发竖着大拇指连连说好、不停地称赞:“好宝宝、好孩子啊!”
那只满是荣耀和沧桑的手,温柔地握着孩子稚嫩的小手,伴着一声声嘱托:“好孩子,你要好好学习,长大建设祖国、为人民造福。我老了,年轻人和孩子都是国家的财产、宝藏,只要你们想着为人民、为国家,我就是死也安心了。”
心系下一代
临别前,爱军、爱民请我们稍作等候,接着从别处拿来一本书《铁血丹心》。“谢谢你们来看望他。这是我父亲的回忆录,我代他送给你们。”爱民真诚地说。
我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4
此别一个月后,在即将迎来党的百岁生日之际,2021年6月15日上午7点15分,张计发在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病逝,享年95岁。
“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时常糊涂,但他记得7月1日是党的百岁生日,他说到时候带领我们全家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每天都陪着他练习一下……”
弥留之际,张计发一字不落地把整首歌唱完,带着没能亲自为党庆生的些许遗憾“归队”了。2021年7月1日,亲人们在张计发的遗照前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与他一起完成了他的遗愿,我相信,他定是幸福的!”
亲人按照老人“不要惊动别人、一切从简”的遗嘱,在小区空地中搭起了简单的灵堂。若不是灵堂中的遗照,很难想象里面的逝者是一座伟岸的丰碑。
可到了6月16日,河南信阳军分区干休所外,数不清的花圈整齐地靠着围墙排列着,长长的看不到边。绵长的花圈和络绎不绝的吊唁者,和灵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们是在看到新闻后,从四面八方、不远万里赶来的。其实,除了父母两边的亲戚,张计发的女儿们再没告知其他人。
6月17日上午,张计发遗体送别仪式在金山陵园举行。
现场庄严肃穆,哀乐低回。老英雄的遗体安卧在鲜花翠柏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头上放着一顶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大檐帽——这支空降兵王牌部队,正是由十五军整改而来。
出殡之时到了,人群里出现一名穿着军装的年轻人。他是张计发孙辈中的一位现役军人,他抱着遗像,走在队伍最前头。“穿上这身衣服为他送行,他会开心。”
来送别的人多不胜数,有人低头闭目、双手合十,有人挺直脊梁、敬着军礼,还有期颐之年仍不远万里赶来送别的十五军老战士。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大雨绵绵。一长串车队打着双闪为他送行,路边,比肩接踵的群众们打起的一把把雨伞连接在一起,一眼望不到头。
张计发的墓穴里放入了《上甘岭》连环画,灵堂的灵位前,黄白两色的菊花中,一篮苹果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一代代人不能忘却的记忆。
“我父亲一生行为低调,在他辞世之时,党和政府及社会却给了他最高的告别礼遇。”张计发家人在感谢信中写道,“我们永远铭记,珍藏于心。”
多年以来,张计发所写的《一个苹果》被列入小学课本,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今年是上甘岭战役70周年,文章最后,我们再来品读一下张老英雄笔下《一个苹果》的故事吧。
参考资料:《铁血丹心 张计发回忆录》
(特别鸣谢: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吴立群 
-
跨越3000年,三星堆这件青铜文明“巅峰之作”终于合体
2022-06-16 14:42 考古 -
直播:持续上新!直击三星堆考古发掘进程
2022-06-14 13:23 -
98岁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巫吉英去世,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56位
2022-05-25 18:54 -
在乌克兰,反法西斯女英雄卓娅再一次被“绞杀”
2022-04-24 10:15 乌克兰之殇 -
“定远”沉舰残骸遗址水下考古调查工作今年将继续
2022-02-13 22:33 考古 -
苏联亡于科技?
2022-01-25 08:00 -
“大帅币”与张作霖:作为旅游资源的历史名人
2022-01-21 14:34 -
观网直播间:苏联为什么由盛转衰
2022-01-07 17:57 -
“连无助的老兵都要欺负!?”日本的历史虚无主义很“优雅”
2022-01-04 07:51 -
海昏侯去世时间首次被揭示:公元前59年九月初八
2021-12-30 15:33 考古 -
考古新发现!江西樟树国字山大墓或为越国王室贵族墓
2021-12-25 13:36 考古 -
分久何以必合?中国为何总是走向统一
2021-11-01 07:43 -
《走向共和》不靠谱?为何历史老师常常推荐?
2021-10-29 08:12 -
-
“美国应学学印度,因为印度支配了中国两千年”?!
2021-10-05 08:54 -
水墨动画《奇迹有密码》之“不平凡的扁担”
2021-09-28 16:31 -
做学问?抱大腿?胡适为何能成一代名流?
2021-09-13 07:38 -
胡适立场不正,但学问很大?
2021-09-08 07:40 -
俄解密档案:苏联要求引渡731部队负责人,美多次回避
2021-09-02 16:27 日本战犯笔供 -
河南发现世界最古老造币厂
2021-08-09 15:53 考古
相关推荐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评论 104“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评论 95“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评论 82“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评论 203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评论 373最新闻 Hot
-
特朗普“先眨眼”:很多人催我,期待和中国谈成
-
“英伟达很急:别再卡了,中国自研芯片已突围”
-
印尼让步了
-
“痛苦!关税战被中方拿捏,美国只能二选一”
-
西藏日喀则市原副市长张云宝被查,长期在水利系统工作
-
轮胎高速路上狂奔后滚进服务区致人死亡,重庆警方通报
-
中国在智利合建天文台项目,美国又伸黑手
-
哈佛一下子更有钱了
-
“再没进展,我们就撤”
-
“正事不干杂事一堆,特朗普让美国科研机构‘彻底崩溃’”
-
“中国人很团结,就连亲美人士都认为必须对抗美国”
-
又一位科学家回国!曾供职美顶尖能源实验室
-
撑不住了?特朗普暗示降低对华关税
-
国家发改委干将龚桢梽,“空降”广东
-
广西东兰干旱“农民求雨”?当地回应:视频系摆拍
-
外媒继续紧盯:中国,70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