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林丰:“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大家做一天唐‘潮’人”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27:20观察者网:让每一个人沉浸其中,这和以往旅游那种游客来了看了不同,现在的旅游主打一个体验,游客更注重的是参与感和获得感。您怎么看沉浸式旅游近些年的发展?
邹林丰:我们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作为一个主打沉浸式的唐文化主题街区,其中一个创新就是把这种沉浸式产品和传统商业进行结合,作为城市更新项目,这也是一种全新的模式。我认为未来这种沉浸式景区包括沉浸式商业的兴起,一定是一个大趋势。
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火了以后,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做类似项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的传统商业受互联网、受现在消费习惯的冲击,已经很难再激起年轻人到现场去体验。沉浸式体验就是要把这些“网络人”拉回到现场,现在都有实时直播,你可以在网上看到华山的日出,但是你永远没有现场在华山顶上看日出那一刻的感动,这就是一种沉浸。我们利用一个封闭空间给游客带来这种沉浸式体验,是你通过互联网、包括其他科技手段无法实现的,你可以听到商贩的吆喝声、看到潇洒的李白,甚至能成为其中一员,这些都是互联网无法带来的感官享受,是人与人之间真实的交流。
观察者网:这种模式是可复制的吗?
邹林丰:它有可复制的部分,也有不可复制的部分。不可复制的部分是指它的文化,但是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是可复制的。
管理模式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总结了一个“六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就是在“观、听、演、品、玩、购”六个维度进行全唐化精细运营管理,其实核心只有一点,就是让游客从进门开始不能出戏,他眼睛看到的就是唐朝的景象,耳朵听到的就是唐朝的音乐,鼻子闻到的就是唐朝的烟火气,他还能自己换装,变成唐朝人,买到的礼物也是唐朝的,绝对不能在这儿买到上海的咖啡或者说别的东西,他就出戏了。
为了使游客能真正变成沉浸场景里的主角,我们提出“游客是主角”的口号,我们所有的演员、NPC都是配角,工作人员是群演,所有人都在配合游客演戏。我们有将近300多人维护一个2万多平米的场景,运营成本还是非常高的。
观察者网:说到运营,文化IP变现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常常是叫好不叫座,我们是如何让文化场景转化为消费场景,实现文化旅游和商业效益的双丰收?
邹林丰:我觉得IP首先能够减少沟通成本,因为能成为IP,说明已经是大家非常熟知的一个东西,比如说《长安三万里》《长安十二时辰》,这个IP火了一段时间以后,你再去做这样的项目,就减少了沟通的成本。
但是如何变现,实际上是一整套商业体系的构建。比如说《长安十二时辰》这个剧火了,我们会围绕着这个项目,开发文创、文艺演出,进行一系列的研发。所以首先还是要先有一个成功的IP,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变现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也是在《长安十二时辰》火了以后,之前跟LV、蒂芬尼合作过的品牌才会愿意来尝试国潮风。它不仅仅是一个项目,还形成了一种国潮代表,所以现在很多产品都想往国潮上转,尤其是一些电子性产品,合作起来大家比较容易接受,也能给这个项目带来更多的附加值。
观察者网:这是一个完全人造的场景和品牌,也会有人觉得人造景区太多太新太豪华,现在很多旅游项目又有VR这样的高科技加持,反而会遮盖原来的历史沧桑感。在历史遗迹、人造景区、科技加持之间,如何平衡?
邹林丰:这个其实还蛮好平衡的,就是用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尽可能地去进行文化的溯源。其实我们刚开始策划这个项目的时候,有很多合作方来找到我们:我给你用VR做一个杨贵妃、唐明皇,虽然一次性投入高,但是后续成本低。但是我觉得至少在我们这个景区里,再逼真的VR杨贵妃也比不过我们真人杨贵妃手的温度。
因为我觉得沉浸式一定是有温度的,一定要让别人沉浸进来,让他有身份认同感,这个认同感一定不是通过高科技去实现的,未来也许可以,但目前还达不到。而且我们现在面临的人群还有很多60后、70后,他们对VR这些东西的接受程度没有年轻人那么高。他更愿意看到一个像不倒翁小姐姐那样的真人手把手的触摸,VR就没有这种体验,会让沉浸感变差。
另外一个就是历史还原的问题。我们刚开始时候有媒体写了一篇稿子,觉得我们街区不是那么还原,至少厕所还是很现代的设施。但如果真正做到百分百还原的话,其实现在街区里的150多种小吃,我们只能吃到10多种,因为在唐代牛不能吃,猪肉也不受欢迎,主流是吃羊肉,没有辣椒,很多蔬菜都没有,炒菜的锅也很少见,大部分是蒸或者煮,这些要是都百分百还原,我们的消费者恐怕也不会满意。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尽可能去溯源我们历史的原生性,但前提是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
当然我们还是尽力在为游客提供唐朝的氛围感,街区刚刚开始营业的时候,有人就投诉说找不到厕所,后来一看为什么找不到?因为我们的厕所不叫厕所,叫东净,在唐朝厕所就叫东净。我们里边的装饰也是尽量按照唐朝的纹路、风格装饰的。
观察者网:其实还是一个思维的问题,是不是从游客的角度出发。旅游文化产品的打造只是整个旅游链条中的一环,要真正实现旅游市场的良好发展,还需要旅游市场服务环境的整体打造。未来我们在加强旅游服务这方面,还会做哪些工作?
邹林丰:我们旅游业是服务行业,一定是从服务游客的角度出发的。其实早些年很多人来陕西来西安旅游,有时候体验并不是那么愉快,那时候陕西服务业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我们西安当地人说起自己家乡,都讲西安是十三朝古都、“一城文化半城神仙”,所以西安人是有一点小傲娇在,脾气性格也是西北特有的那种直来直去。陕西话本身也比较耿直僵硬,不像吴侬软语那么轻柔,有时候在表达上可能也会让人误会。
当然这是早些年的印象,近些年西安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服务上也在改观。近几年外地游客特别多,尤其今年,我们自己都开玩笑说感觉一直都是旅游高峰。外地人到西安来,那景区是肯定要看的,我们公司那一片景区很多,一到晚上七点多以后那真是人山人海,开车的话没几个小时从这一片出不去。但你去随便问一个西安人,外地游客这么多有什么感受,那肯定都是自豪的,欢迎全国人民来感受千年古都,至于堵车、地铁排队,那我自己少去景区不就完了。
我一直在说,我们城市拥有最棒的市民,老陕的真诚、温暖、好客是刻在骨子里的。今年整个城市都主动在让景于客、让路于客,很多人还在网上开玩笑说“从春节开始让,这一让感觉让了大半年。”我觉得这个普遍现象也体现出了,现在西安的服务意识已经比之前提高很多,我们集团就特别强调服务,尽可能去满足游客一切需求,包括退票这种,我们都会第一时间去满足。上次有一个高中生和他妈妈在街区里吵架,妈妈赌气走了,小孩也一个人走了,我们叫了十几个安保在旁边的商场把这个孩子找到了。其实出了街区和我们就没太大关系了,但只要你来到我们这里就是客人,我们一定会尽全力保障你的各方面安全和利益。我觉得作为接触外地人最多的文旅行业,就是需要不断要求自己做好服务,一点一点留下好的印象,那整体外地人对西安的印象就会越来越好。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关注观察者网微信guanchacn,每日阅读趣味文章。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舒肤佳香皂再现刀片,真的是偶然吗?
2024-05-08 17: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大降后,爱旭股份借道TOPCon能否自救?
2024-05-08 14:51 -
全国化布局战略受阻,金徽酒突遭股东亏本减持
2024-05-07 18:53 观网财经-消费 -
流量之外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走向巅峰
2024-05-07 18:43 -
蓝月亮母亲节营销“翻车”:刻板印象还是感恩表达?
2024-05-07 16:56 观网财经-消费 -
华熙生物2023年报:研发投入4.46亿,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4-05-07 12:38 观网财经-健康 -
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超50城推房屋“以旧换新”
2024-05-06 18:21 观网财经-房产 -
“讽日”事件引发购买热潮,香飘飘股价涨停
2024-05-06 16:01 观网财经-消费 -
五一档电影市场激战正酣:票房预测破十亿
2024-05-01 11:04 观网财经-消费 -
旅游市场迎五一热潮:出境游性价比飙升,游轮回归成新亮点
2024-05-01 10:45 观网财经-消费 -
晨光股份阴跌背后:抢不赢的低端市场,融不进的“高端圈”
2024-05-01 10:18 观网财经-消费 -
风雨中前行—中国锂电产业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巡礼
2024-05-01 10:10 -
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绿档”
2024-04-30 22:48 观网财经-房产 -
郁亮:市场有前景,社会有需求,万科未来聚焦三大主业
2024-04-30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净利超70亿元
2024-04-30 16:37 -
车展“魅力攻势”背后,锂电业近忧与宁德时代的远虑
2024-04-30 16:37 -
元气森林的“反腐”案细节披露,8封悔过书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观网财经-消费 -
豪赌出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创新药“烧钱一哥”去年净亏67亿元
2024-04-30 16:10 观网财经-健康 -
业绩掉队,贝因美失约年度目标
2024-04-30 15:4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遭监管灵魂拷问
2024-04-30 12:0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