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林丰:“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大家做一天唐‘潮’人”
最后更新: 2024-05-08 23:27:20观察者网: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现在也是一个网红打卡地了,其实西安近年创造出了很多爆火的旅游IP,比如不倒翁小姐姐、盛唐密盒。在这样一个网红经济时代,我们该如何抓住流量风口?
邹林丰:其实我们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想打造的不仅是一个个独立的创意点和IP,我们是希望在我们营造的全唐空间内,游客能看见、听见、接触的每一景每一人每一物都是有来头有故事有趣有梗的,都有可能成为网红IP。
但最重要的是,网红IP的属性要求我们要不断去创新,创新是核心。我们专门有一个创新团队,类似于迪士尼幻想工程部。这个团队就是不断去抓热点,创新产品、节目、打卡场景,确保我们的街区里每一周都有不同的点吸引大家过来。打造一个点不一定火,但是打造10个点的时候,可能就会有一两个点火起来。我们这个项目能常开常新,就是因为源源不断的创新。
我们去年刚开业的时候,很多人就说你们是一个网红景区,能活多久?再有别的网红出现,你们也很快就会被遗忘。我说这个其实不用担心,第一我们虽然是一个网红景区,但是我们是立足于西安这座城市的文脉,只要不断有年轻人、有国潮爱好者来西安寻找长安,我们这个项目就会永远在他的日程上。
第二,我们要保证第一个进来的人和第二个进来的人看到的不一样,这会促使第三个、第四个人进来看,也会吸引第一个人再回来看,这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去年4月28日开业,我们里边的演出和NPC加起来只有17个,现在已经将近200多个,就是用不断的创新,不断的迭代,找到新的点去刺激大家。
观察者网:其实也是有一个尝试的过程,因为一开始并不知道哪一个点会火。
邹林丰:一定要尝试,所以说创新机制很关键。有时候设计一个节目,我们自己感觉很好,但是游客并不买账。比如我们之前设计了一个唐代制灯大师毛顺的项目,这也是《长安十二时辰》这部剧里的人物。但是对游客来说他其实很难理解,所以就有一个很大的沟通成本,看到这个项目不成功,我们就快速把它撤回来。
从IP本身的打造来说,第一要是强文化符号,第二是差异化经营,第三要做到高附加值,另外还要有引导,就像刚开业的时候,其实没有太多人愿意穿上汉服,我们就安排了很多NPC换装,扮演电视剧里的角色,告诉大家汉服有多美,引导大家穿汉服回到唐朝。
观察者网:我们刚才提到网红经济、流量IP,在这样一个时代,和传统的文旅宣传相比,我们做了哪些适应和改变?
邹林丰:我们这次已经完全按照新媒体模式在运营了,不再是我们自己去宣传,而是让大家来帮我们宣传。我们要让所有的游客,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一些网红、KOL达人、大V,都成为我们整个街区的一份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融入到我们的场景里,让他沉浸进来,和我们的演员进行互动,让他有存在感。现在的消费者已经不喜欢传播千篇一律的内容,他们更喜欢传播跟他们有相关的。这很好理解,人都有一个思维,就是如果这个东西谁来看了都是这样,我就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想去分享。但是如果这个地方与我有强联系,有互动,我能和NPC飙戏,我的体验是独一份的,那我就很想去分享。
那么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就是让他进来以后,变成当年唐朝市井中的一份子,就像穿越回去了一样。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我们刚开业时街上没有几个人换装的,整个大唐不夜城这片区域也不过只有两三家换装店。现在街区的换装率已经达到70%,周围的换装店有四百多家。我们换装的档次也不一样,从一百多到一千多的都有,有些小姐姐甚至能花几千块买一整套的换装造型和跟拍。我们想做的就是给大家一个场景,给大家一个梦,让大家换上唐装,进入到这个梦里来。他会告诉别人,我换装了,我见到李白了,我跟白居易斗诗了,我跟胡姬斗舞了,我和贵妃牵手了,会很有欲望去分享,分享就是最好的传播,这个宣传效果比打多少广告,在多少媒体上去讲要好得多。
观察者网:其实就是把游客先变成粉丝,然后再变成参与者。
邹林丰:对,让他告诉别人我参与了,对方就会想为什么我不能去参与呢?特别是女生,每个女生天生爱美,再加上唐朝是最包容的朝代,无论是瘦的胖的高的矮的,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其实是找到了一种自信。
我们以前老说女生都喜欢买LV、Gucci、爱马仕,实际上不是中国没有奢侈品,或者做不出来奢侈品,而是咱们的奢侈品要比西方奢侈的多,一块砚台上的墨,要做整整三年时间,成本比LV、爱马仕高得多。咱们的汉服也不比LV、爱马仕要差多少,只不过之前是没有太多人穿,没有将我们自己的这些奢侈品融入到现代人生活中。
观察者网:但来到这里的游客构成很复杂,但每个人的需求可能很不一样,如何实现旅游产品受众的最大化,实现雅俗共赏,让更多人接受并有获得感?还是说我们会更重注对市场做细分研究,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邹林丰:我们刚开始策划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人就问我你的受众群体是什么?一般会区分是当地人还是游客,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是男性还是女性。其实我觉得这个并不矛盾,我们并不一定要把游客进行一个整体细分,而是要做一个普适性的产品,因为我们的IP就是普适性的IP。在这里,女生可以换装,男生也可以换装。小孩可以换装,老人也可以换装。外地人来西安要寻找长安,我们西安当地人也要寻找长安。我们去年开业半年后大概有120万人来体验,当时因为疫情很多外地游客都来不了,基本都是西安当地人。
这个产品就是做普适化的大唐梦,而且把它做到极致,只要让他能实现心中的那个大唐梦,每个人都会愿意来尝试。所以我们当时定位的时候就没有把目标受众进行细分,而是尽可能地把年轻人喜欢的,老年人喜欢的,男性喜欢的,女性喜欢的都放进去。当然不同群体肯定会有不同的偏好,比如女生在里边逗留时间更长一些,男生时间稍微短一些,但对我们来说都是受众人群。
观察者网:现在也运营一年多时间了,又刚刚升级开业,有没有找到这个项目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位?
邹林丰:我们的定位一直都很准确,就是让大家来做一日唐“潮”人。通过我们的唐风演绎、餐饮小吃、换装体验、NPC互动,让你梦回唐朝。对于受众人群,其实我们一直在努力把它做到更全。针对男士有胡姬酒肆,可以听相声、民间说书,看李白酒词演出,针对女生,到处都是拍照打卡的场景。我们还希望增设更多小朋友能够参与的项目,比如研学游,服务不同人群需求。
我们可以看到有80多岁的老奶奶换装成皇太后,5个儿子全是她的保镖,三四岁的小朋友换上小衣服也特别可爱,还有男士把自己换装成皇上。我觉得就像迪士尼一样,大人小孩、老人年轻人在里面都玩的很开心,它就是一个普适性的梦王国。因为唐代本身就很包容,我们的项目也要尽可能体现这种包容。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小婷 
-
舒肤佳香皂再现刀片,真的是偶然吗?
2024-05-08 17:14 观网财经-消费 -
业绩大降后,爱旭股份借道TOPCon能否自救?
2024-05-08 14:51 -
全国化布局战略受阻,金徽酒突遭股东亏本减持
2024-05-07 18:53 观网财经-消费 -
流量之外的中国家电业,正在走向巅峰
2024-05-07 18:43 -
蓝月亮母亲节营销“翻车”:刻板印象还是感恩表达?
2024-05-07 16:56 观网财经-消费 -
华熙生物2023年报:研发投入4.46亿,以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
2024-05-07 12:38 观网财经-健康 -
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等超50城推房屋“以旧换新”
2024-05-06 18:21 观网财经-房产 -
“讽日”事件引发购买热潮,香飘飘股价涨停
2024-05-06 16:01 观网财经-消费 -
五一档电影市场激战正酣:票房预测破十亿
2024-05-01 11:04 观网财经-消费 -
旅游市场迎五一热潮:出境游性价比飙升,游轮回归成新亮点
2024-05-01 10:45 观网财经-消费 -
晨光股份阴跌背后:抢不赢的低端市场,融不进的“高端圈”
2024-05-01 10:18 观网财经-消费 -
风雨中前行—中国锂电产业上市公司2023年报数据巡礼
2024-05-01 10:10 -
稳健经营,新希望地产连续六年保持“绿档”
2024-04-30 22:48 观网财经-房产 -
郁亮:市场有前景,社会有需求,万科未来聚焦三大主业
2024-04-30 20:20 观网财经-房产 -
光伏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四 晶澳科技去年净利超70亿元
2024-04-30 16:37 -
车展“魅力攻势”背后,锂电业近忧与宁德时代的远虑
2024-04-30 16:37 -
元气森林的“反腐”案细节披露,8封悔过书暗指真相
2024-04-30 16:13 观网财经-消费 -
豪赌出首个“十亿美元分子”,创新药“烧钱一哥”去年净亏67亿元
2024-04-30 16:10 观网财经-健康 -
业绩掉队,贝因美失约年度目标
2024-04-30 15:46 观网财经-消费 -
上市首年业绩变脸,“新能源园林机械第一股”遭监管灵魂拷问
2024-04-30 12:02
相关推荐 -
最新闻 Hot
-
“美国几代人的亚太布局被毁,盟友终将望向中国”
-
“我们投给特朗普,现在他的关税搅乱了我们的行业”
-
美媒吐槽:全员滑跪,除了中国…
-
“别用中国的”,美国务院内部文件曝光
-
越南总理表态:越美谈判,不能影响其他市场
-
“关税正在扼杀企业对美投资意愿,市场重心或转向”
-
“谈判推迟,美国又提要求”
-
换防长?“美国后院起火”
-
带着石破茂的亲笔信,他来中国了
-
斗争升级!哈佛大学起诉特朗普政府
-
外媒紧盯中方“警告”:孤立中国,特朗普恐难如愿
-
特朗普称未来三天公布俄乌和平方案,美媒曝细节
-
工业电化学奠基人郭鹤桐教授逝世,享年95岁
-
挑衅!英军高官:台海问题,准备好了
-
美元主导地位遭削弱,“人民币必须抓住机会”
-
前十占九!“中国机构正在主导全球芯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