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正生:海外高通胀,中国如何应对?
二、未来海外通胀形势研判
海外机构已进一步上调2022年和2023年通胀预测。IMF在4月的最新预测,2022年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通胀率分别为5.7%和8.7%,比1月预测分别高出1.8和2.8个百分点;同时预计2023年二者的平均通胀率分别为2.5%和6.5%,分别上调了0.4和1.8个百分点。美联储在今年3月预测中,大幅上调2022年PCE同比增速1.7个百分点至4.3%,上调核心PCE同比增速1.4个百分点至4.1%;小幅上调2023年PCE同比0.4个百分点至2.7%。美联储认为2023年美国通胀水平或也不会完全回归至2%的目标水平,但仍然认为长期通胀率能够维持在2%的目标水平。我们预测,在中性情景下,2022年末美国CPI同比或回落至6%左右,PCE同比或在4.5%左右。
我们认为,本轮海外通胀走势与结局有三大关注点:
一是,货币紧缩效果如何。据CME数据,截至5月15日,利率期货市场预计今年底美国政策利率在2.75%左右,达到(或略超过)“中性水平”。美联储加息路径仍有不确定性。同时,美联储已宣布6月开始缩表,刚开始以每月缩减475亿美元的资产为上限,三个月后将上限拓宽至950亿美元。我们从美国通胀结构中看到,美国通胀压力与强劲的消费需求有较大关联。随着美联储紧缩,旺盛需求(尤其耐用品和购房需求)有望切实得到抑制。事实上,近期美国金融市场利率已经显著上升,10年美债收益率高点升破3.2%,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已升至5.27%,均为2019年以来新高。相较之下,欧央行对欧元区通胀的掌控力更弱,因欧元区通胀压力主要来自能源和食品价格,货币政策难以直接解决供给问题。
二是,供给冲击能否消退。供给冲击带来的成本推动型通胀是上世纪美国“大滞胀”的重要成因。当前,能源转型、供应链中断、地缘政治冲突等供给冲击仍在推升全球通胀。但我们也看到,本轮美国消化供给冲击的能力或强于上世纪,美国石油产量在页岩油革命后有巨大提升,且美国能源支出占GDP比重较当时已经下降近一半。预计今年下半年,随着美国石油增产加快、供应链瓶颈改善等,美国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有望趋于缓和,但欧元区的供给压力或持续更久。
三是,经济衰退会否到来。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胀回归或是必然结果,不确定性在于所需的货币政策力度、以及经济增长需付出多大代价。高盛最新预计,未来两年内美国经济衰退风险的概率为35%。我们预计,今年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相对有限,这一轮“经济底”或在2023年,但经济增长放缓(或衰退)幅度将取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美联储需要一定程度的“滞”以换取“胀”的缓和,但仍会保持政策的灵活性。若下半年美国通胀压力缓和(事实上,3月美国核心PCE同比、4月美国CPI同比均已开始回落),美联储或适度放缓加息进程,以尽量弱化美国经济“硬着陆”的风险。但是,欧元区“滞胀”风险更高,欧央行的货币政策空间也更狭窄,欧洲经济衰退风险更大。若美欧经济不幸衰退,全球通胀风险将迅速转变为通缩风险,对中国及全球经济均可能造成冲击。
三、当前国内物价运行及潜在风险点
当前国内物价呈CPI读数不高、PPI高位同比下行的状态。CPI方面,今年前4个月CPI同比增速中枢在1.35%的较低位置。从CPI的结构看,不包括食品和能源项目的核心CPI稳中有降,猪肉及畜肉类CPI下行是CPI维持在较低位置的“稳定器”;能源相关CPI分项在油价带动下上行,粮油、蔬果等其他食品类价格抬升,CPI仍有潜在的上行压力。PPI方面,前4个月PPI同比增速8.6%,自去年高位回落。不过,PPI同比读数回落主要源于基数抬升的贡献,石化产业、黑色商品及有色金属的涨价带动前4个月PPI累计新涨价2.0%。从PPI的结构看,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PPI增速差收窄,生活资料中的必需消费分项强于可选消费分项。
后续看,国内仍面临结构性通胀压力回升的风险:
一是,国际粮价上涨的压力尚未充分传导,还将间接影响下游各行各业。一方面,俄乌冲突后,国际粮价快速上涨带动国内小麦现货价格上行,而极端天气多发、生物燃料替代、农资涨价或将进一步助推粮价上涨,未来一到两个季度的CPI粮食分项或继续超季节性上行。2016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相对稳定,对CPI同比增速的拉动平均约0.02个百分点,并未成为CPI波动的影响因素;但2013年粮食分项对CPI同比增速的直接拉动曾高达0.15个百分点,这与近期国内小麦现货价格的上行斜率较为接近。另一方面,粮价与下游各个行业关联密切,其间接影响亦值得警惕。以2018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估算,如价格充分传导,农林牧渔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每上涨10%,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的价格将分别上涨6.1%,4.3%、3.2%。
二是,国际原油价格上涨风险尚未消退。我们以2013-2021年的月度回归结果表明,布伦特原油价格环比上涨10%,将分别拉动当月PPI、CPI环比增速上行0.2、0.07个百分点。尽管近期美国及其盟国计划释放大量原油储备,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原油价格的上涨势头,但“踢罐子”的后果是,或把压力转到后端和中长期,抬升全年的均价,甚至将影响到明年上半年。而如俄罗斯进一步退出原油市场,或“报复性出行”带动航空燃油需求恢复,当前量级的原油储备释放或许难以弥补潜在的供需缺口。
三是,黑色系商品价格仍有上行风险。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山西优混(Q5500) 4月下旬价格相比3月下旬环比下跌22.2%,而3月下旬相比2月下旬上涨了48.3%;螺纹钢、焦煤、焦炭分别上涨1.5%、3.4%、11.6%,涨幅也有回落。不过,当前国内外动力煤价格严重倒挂,已经影响到煤炭的进口供应,1-4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下降16.2%。更重要的是,国内基建稳增长的预期较强,焦煤等商品供需缺口依然存在,黑色系商品价格回落的根基尚不稳定。
四是,PPI向CPI传导的风险增强。今年4月物价数据中,PPI向CPI传导的迹象增多:一是,PPI生产资料中,加工工业价格的表现依然较强,意味着PPI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传导较强。二是,PPI生活资料环比增速并未跟随生产资料收窄,而是持平于上月;生活资料的同比增速相比上月提升了0.1个百分点。三则,CPI家用器具分项环比上涨0.4%,相比2015至2021年同期均值高出0.3个百分点。经过去年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中下游行业的毛利已压缩至较低位置,其“缓冲垫”的作用有限。如后续成本进一步攀升,越来越多的居民消费品将被动涨价,PPI向CPI传导的风险增强。
五是,新一轮猪周期渐行渐近,或扰动下半年CPI读数。2021年CPI一篮子商品权重调整后,猪肉项在CPI中的权重约2.1%,畜肉类总权重约4.3%。由于猪肉作为替代品对其他肉类价格有一定的拉动作用,我们估算猪肉价格上涨对CPI整体的影响约2.4%(2016至2021年的回归系数)。短期看,上半年生猪供需失衡格局仍在延续,猪肉价格处于“磨底”阶段。但如下半年新一轮猪周期反转开启,猪肉价格的涨幅或可达40%-60%。
除此之外,本轮海外粮食原油价格波动的背后,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也在加大,或将助推输入性通胀的风险。2022年4月19日至5月16日,离岸人民币累计贬值幅度达6.6%。2020年6月至2021年末,人民币汇率累计升值了11.3%,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海外大宗商品价格蹿升对国内的影响。我们在《人民币汇率下一步》中指出,近期人民币贬值的触发因素或仍在演绎,人民币汇率可能还会震荡调整一段时间。
- 原标题:国内外通胀形势再审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刘惠 
-
小米净利润骤降53%,高管称手机“站稳高端”
2022-05-20 17:54 观网财经-科创 -
东吴证券:稳地产!五年期LPR一次跨三步
2022-05-20 13:37 观网财经-宏观 -
林毅夫:建议向每个封控区家庭发放1000元人民币
2022-05-20 12:34 观网财经-宏观 -
市监总局:市场主体达1.5亿户,个体工商户达到1亿户
2022-05-20 10:59 -
加拿大禁止华为中兴参与5G建设,我使馆:强烈不满
2022-05-20 09:53 观网财经-海外 -
5月LPR报价:1年期不变,5年期下调15个基点至4.45%
2022-05-20 09:41 观网财经-宏观 -
手机寒冬:安卓阵营频传砍单,苹果要逆势增产1000万部?
2022-05-20 08:19 观网财经-科创 -
招商银行:聘任王良为本行行长
2022-05-19 18:55 观网财经-金融 -
商务部:中国吸收外资的诸多有利因素未变
2022-05-19 18:42 观网财经-宏观 -
谷歌俄罗斯分公司申请破产:账户被政府查封
2022-05-19 15:52 观网财经-海外 -
浙江: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
2022-05-19 15:42 观网财经-健康 -
美国证监会主席:更多虚拟币会崩盘
2022-05-19 15:18 观网财经-海外 -
福建漳州:5月16日起公积金可直接用于购房首付
2022-05-19 14:48 观网财经-房产 -
中国民航局:去年全行业亏损842.5亿元,比上年减亏149.2亿元
2022-05-19 14:10 -
把华为4G手机秒变5G,“5G通信壳”是炒作还是救星?
2022-05-19 12:53 观网财经-科创 -
美股创两年来最大跌幅,耶伦呼吁取消部分对华关税
2022-05-19 12:47 观网财经-海外 -
沃尔玛、塔吉特通胀压力下暴雷,道指大跌1164点
2022-05-19 10:42 美国经济 -
恒大回应“无限期推迟电动汽车预售”:量产时间调至9月
2022-05-19 09:46 观网财经-汽车 -
一季度净利下滑23%,腾讯怎么了?
2022-05-18 23:58 观网财经-互联网 -
李克强:各地各部门要增强紧迫感,努力使经济较快回归正常轨道
2022-05-18 21:10 观网财经-宏观
相关推荐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评论 72“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评论 83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评论 130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评论 271最新闻 Hot
-
尴尬!“特朗普上回庆百日的美国工厂,已迁至中国”
-
美码头工人集体声讨:这是对工人阶级的经济战争!
-
“特朗普关税反倒加强了中国决心,危机正化为机遇”
-
“我们无法在美生产任何产品,销美商品将涨价”
-
“我们努力实现100%美国制造,但连个轴承都买不到”
-
“短短100天,特朗普就把美国推向危机边缘”
-
微软总裁着急:这项竞争不能落后中国,美国输不起!
-
美国工人造手机?“做大头梦,最小螺丝都是中国造…”
-
中方直说了,美农彻底崩溃
-
“中国发货吧,关税美国人自己出”
-
卡尼宣布胜选:对美国,决不“跪”
-
董袭莹本科相当于国内三本?“什么是协和4+4”冲上热搜
-
0人付款!美国人买美国货还是中国货?结果扎心了…
-
中国取得EUV技术重要突破,阿斯麦CEO还在嘴硬?
-
美学者出新书《日本大屠杀》,日本右翼坐不住了
-
清华“挖”来美国顶尖AI学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