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秋运:政府制定“十四五”规划,需谨防潮涌现象和产能过剩
最后更新: 2022-03-16 09:07:12现在各地政府正在因势利导布局数据密集型产业,2016年2月,贵州率先成立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2016年10月,第二批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先后成立,包括两个跨区类试验区(京津冀、珠江三角洲)、四个区域示范类试验区(上海、河南、重庆、沈阳)、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试验区(内蒙古)。
现阶段,全国各地各级政府的数据意识显著提升,逐步认识到数据技术对经济社会转型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大数据管理机构和大数据产业园区。这对于大数据产业资源集聚、降低交易成本、促进规模经济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在“十四五”期间,政府应该因势利导夯实数据密集型产业,应当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理直气壮地支持和引领新工业革命,未来着力推进大数据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推进数据密集型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大数据战略与制造强国、数字强国战略,继续支持大数据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持续开展大数据试点示范工作,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大数据企业。
第二,推动工业大数据的发展。推动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工作机制,确保重点任务落实到位,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行业和工业企业能够围绕数据共享流通数据应用数据,先行先试分析、分类等重点任务,加快建设国家的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推动工业数据的聚集。
2017年双11的区域经济闪电图,将实时订单数据与物流干线结合展示
第三,提升数据管理的能力。随着互联网或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企业会产生更多的数据,企业产生的数据会成为整个数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需要着力提升企业对数据的管理能力。
第四,优化数据发展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审慎、规范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完善数据的确权、共享、开放等制度,激发数据要素资源的潜力,推动建立数据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提升操作平台和个人信息的安全保障能力。
地方政府谨防潮涌现象与产能过剩
在政府制定“十四五”规划时需要谨防潮涌现象和产能过剩。
潮涌现象是指由过度的剩余生产能力引起的投资过热、国际收支不平衡等突出问题。潮涌现象可以导致产能过剩,在行政干预、投资冲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均出现了产能的快速扩张,但下游市场需求增速下降,产生了新一轮的产能过剩。
产能过剩具有涉及行业广、持续时间长、影响程度深、化解难度大的特点,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下图所示,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
就光伏产业而言,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后,七大新兴产业频频出现在各地的发展规划中,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把光伏产业和风电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全国600个城市中有300个选择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100多个城市建设了光伏产业基地。从2005年开始,我国的光伏产业以每年44%的增幅持续高速发展。根据中国新能源商会数据,2011年我国的光伏产能已经达到30GW,但是当期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只有27.6GW,国内光伏产能已经超过全球市场需求。2000—2011年中国光伏产品的出口额急剧上升,而且出口额居全球第一。
潮涌现象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发达国家偶尔也会出现潮涌现象,最典型的就是20世纪90年代的信息产业和互联网泡沫。同资本市场的“羊群效应”类似,“潮涌现象”也会导致实体经济投资领域的“非理性繁荣”。这意味着对于中国目前产业升级过程中的所谓新兴产业,无论是国际的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医药等),还是国内的新兴产业(比如物流、旅游和消费品等),不应该盲目乐观。
自1998年以来,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外部环境前景良好,需求持续上升,技术趋于成熟,也正处于产业升级方向上,全社会对此有很强的预期,甚至达成了共识。大量的社会投资涌入这些产业并引发了大规模的产能过剩问题。产能过剩引发了价格下降、企业亏损破产、就业压力大、银行呆坏账持续增加等后果。
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并非像发达国家的产业升级一样属于不确定事件,我们的企业和政府都可以通过相对准确的信息来做判断,政府对于整个经济中的投资、信贷总量、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等信息比个别的企业和金融机构有优势,政府可以利用这种总量信息的优势,形成产业政策,从市场准入和银行信贷入手设定标准,并及时监督、检查这些标准具体实施的过程;同时,适时发布投资规模、信贷总量、市场需求情况等信息,让企业和金融机构了解整个经济的现在和未来总体情况的变化,避免潮涌现象在产业升级时太过严重。
- 原标题:赵秋运:政府制定“十四五”规划,需谨防潮涌现象和产能过剩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责任编辑: 李泠 
-
上海新增本土“5+197”
2022-03-16 08:40 抗疫进行时 -
-
山东新增本土“54+105”,其中青岛“27+25”
2022-03-16 07:35 抗疫进行时 -
国家卫健委: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
2022-03-15 22:28 抗疫进行时 -
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基本完成二十大代表人选推荐提名工作
2022-03-15 21:57 -
禹州多家粉条厂被曝卫生差、粉条造假,当地市监局到厂调查
2022-03-15 21:50 食品安全 -
菲律宾称中国军舰在菲海域非法停留,赵立坚:符合国际法和国际习惯
2022-03-15 21:13 -
315晚会曝光全名单!
2022-03-15 20:36 观察者头条 -
原大连市副市长、公安局长杨耀威被查
2022-03-15 20:19 廉政风暴 -
国家药监局:加快推动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个人自测产品审批上市
2022-03-15 20:09 -
首批确诊病例入住长春会展中心方舱医院
2022-03-15 19:46 抗疫进行时 -
涉嫌受贿,原天津泰达足球俱乐部董事长董文胜被提起公诉
2022-03-15 19:42 廉政风暴 -
四部门: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
2022-03-15 19:33 中西教育 -
甘肃疫情流调显示1名感染女子15岁时生子?当地妇联:已展开调查
2022-03-15 18:32 -
上海会封城吗?市防控办主任:目前没封,也不必封
2022-03-15 15:52 抗疫进行时 -
上海成立调查组,对华亭宾馆集中隔离点开展专项调查
2022-03-15 15:48 抗疫进行时 -
上海市新增4例本土确诊、101例本土无症状
2022-03-15 15:25 抗疫进行时 -
《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2022-03-15 15:24 -
国家卫健委:3月28省份累计1.5万例,形势严峻复杂
2022-03-15 15:16 抗疫进行时 -
网信部门工作督导组进驻豆瓣网
2022-03-15 15:15
相关推荐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评论 66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评论 111“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评论 208“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评论 130特朗普又“眨眼”:中方来谈吧,签个“特殊协议” 评论 536最新闻 Hot
-
纽森宣布:加州已超日本,成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
-
中国田协通报:涉事10人禁赛3年
-
97岁航空发动机泰斗温俊峰逝世,曾参与研制歼7、歼8系列发动机
-
“每天睁眼就焦虑,得做心理建设才敢点开手机”
-
马哈蒂尔:特郎普的高关税撑不了3个月
-
“特朗普误判啊,中国未来几十年都将是硬核玩家”
-
印度断水、停签、赶人,巴基斯坦“以牙还牙”
-
“美官员私下承认:误判了!特朗普原以为中国会最早…”
-
“特朗普这伙人,别砸了‘美国’这块‘金字招牌’”
-
白宫激辩解除“北溪-2”制裁?他俩火速回应
-
“特朗普已经输掉了对华贸易战”
-
“收到中方警告”,韩国业界:后果很严重
-
中企直说了:不会妥协,现在是美国人没的选
-
“这就是中美的不同之处”
-
“中国知道,特朗普何时会眨眼”
-
美财长不痛快:IMF和世界银行,与中国走太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