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专访张广天:革命是一种传统 中国是一种方式
关键字: 张广天张广天妹方妹方张广天新书张广天切格瓦拉新左派张广天专访“是谁点燃了天边的朝霞? 千年的黑夜今天要融化……”十六年前,张广天导演的戏剧《切·格瓦拉》横空出世,在全球化铁壁合围的世纪之交,将“新左派”与“自由派”论战带到社会层面,在中国知识界引发了一场地震。“销声匿迹”多年后,张广天近日推出新作《妹方》。
“妹方”?……是什么?
用一个读者的话概括,妹方就是一个地方,妹人就是这个地方的人,这本书写的就是这些人的故事。《妹方》不是一个浪漫主义的乡愁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波澜壮阔的20世纪中国。在这本书里,张广天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是谁——
“我们是侵略者屠刀下的懦夫?我们是反抗侵略的勇士?我们是一身正气的遗老?我们是苟延残喘的凡人?我们是旧社会的奴隶?我们是新社会的主人?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是计划经济的螺丝钉?我们是市场经济的弄潮儿?我们是改革开放中的小市民?成功人士、社会精英、还是孤寡老人?”
“我们是谁”绝不是局限于身份政治那点小格局中的问题,正如北大教授韩毓海评价《妹方》:“广天的书,写的都是大事,说的却是极平常的话。一丝一毫蛮力气没有,用的是心之力。把千钧之重,放在鹅毛之轻上,把万里山河放在一颗初心上,这重究竟有多重?”
《妹方》有多轻,又有多重?观察者网近日专访了张广天。
张广天
访谈中,张广天质问实证主义者“娘是可以用奶检验的吗”,在他看来,中国是一种方式,有奶没奶都是你的娘。
谈到和“新左派”的分野,张广天表示这是跟一切流派的分野,那就是始终对既存的现实抱警惕的态度。“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自己革命,我们却等毛主席复活恩赐点什么给我们。我们的自由主义者也是如此,等待美国恩赐点什么给他们。”
张广天的歌《毛泽东》广为传唱,今年的9月9日,毛泽东逝世40周年,张广天谈起时说道,“他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和经验可知而不可说,他看起来横扫一切的血雨腥风,竟是初春的新梅破冰”。
谈到革命,张广天说,革命不是什么创新,归根结蒂是一种传统,顺天而应人,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总是有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不是和解与冲突,不是撕裂与弥合,这是政治成熟——“如果我们具有革命传统,那么我们会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由此上溯’的碑文而自豪,从太平天国起,经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我们是有一个优秀而尊贵的革命传统的人民,甚至由此上溯到成汤时代,我们有一个更为沉阔深厚的革命传统,比主义之争、比进化退化更为有力。”
革命是一种传统
观察者网:我特别喜欢《妹方》里的一句话“革命是为了回到故乡”,《妹方》中的革命呈现出一种和《切·格瓦拉》完全不同面貌。你说你不是“新左派”,但因为《切·格瓦拉》等一系列作品,仍有很多人把你当做“新左派”,你能谈谈是怎么跟“新左派”分野的吗?你觉得“新左派”如今面临着什么问题?
张广天:“革命”一词,在希腊语中,也就是在西方文明源头的语义里,是指轮回或者回归,归复原位,其实跟中国古代的意思一样。我们说成汤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就是要复归天道之矩。当社会偏离天道的时候,革命才得到神天应许,所谓替天行道。其实,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都是为了铲除不合人心的那部分。
但当革命带上进化论色彩时,仿佛革命成了进步和赶时髦的代名词,这就偏离了本义。当然,革命就是为了回到故乡。而故乡并不是故旧之土,乃是一种方式。人各有自己的方式接近天道,所以,故乡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今在进步观念影响下,人们难以理解故乡,总是把故乡看作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去处,或者就是失败的退却躲避之地。
这点,日本人是懂的,他们知道方式的重要性,不惜为方式一战,直至玉碎。人没有自己的方式,就失去了性情,而根性的底子,是我们唯一可以依赖的信仰舟筏。
“新左派”实属无稽之谈。这个结论无关乎人品。我知道在他们中间,不乏义气之辈,不乏血性汉子,但所谓“新左派”,不过是在体制内呆久的懒人居多,无能而害怕市场,也有分赃而难以如愿以偿者,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懒,嫉,又忿忿不平。不是嫉恶如仇,而是嫉既得利益如仇,嫉失去既得利益如仇。他们喜欢国企,但对国企官僚化私饱中囊的事实视而不见,希望官僚权贵能听到他们捍卫体制的声音而分得一杯羹。
实际上,前三十年通过思想革命和政治运动没有实现的目的,部分地已由市场经济改革实现了,即人民多少从官僚控制的国企中拿回一点自己的东西。这就决定了,当今的自由主义者比“新左派”更具左翼倾向,当今的民营资本比“新左派”更有革命性。2000年,唱响格瓦拉,不是向腐败投怀送抱,而是向自由主义的软弱注射强心剂。
张广天导演话剧《切·格瓦拉》剧照
什么是自由主义的软弱呢?他自己不牺牲,要借势美国跟权贵过不去,要祈求自由从天而降。这一点是我反感的。你自己有要求,可以自己争取,为什么大小事情都要借势倚强呢?倘美国真的强大,强大到可以欺负权贵,那权贵便也是受压迫者。
说我跟“新左派”怎么分野?这个分野是跟一切流派的分野,那就是我始终对既存的现实抱警惕的态度。毛主席号召我们,自己动手,自己革命,我们却等毛主席复活恩赐点什么给我们。我们的自由主义者也是如此,等待美国恩赐点什么给他们。
如果知识界有左派,第一件事就是要支持民间经济和民间活力。革命化,去道德化;江湖化,去庙堂化;做海洋派,不做岸上派。按传统的观点,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才是一左一右的分野。如果大家常常在焚烧日本车和打砸麦当劳的队伍中瞥见他的身影,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人是右派,而且是极右分子。
观察者网:刚刚过去的9月9日是毛泽东逝世40周年,40年后再回望,对毛的评价依然撕裂着中国,你能再谈谈对毛的看法吗?你觉得毛时代给我们留下了什么遗产和经验?
张广天:不成熟啊!不成熟!这就是青春迷信青春尿臊臭闹的!
五千年出一个英雄,还用说吗?这个英雄出在美国,我想他的敌人会更爱他更崇敬他。一个年轻人幼稚,是一种可爱;而一个老年人反过来装嫩,是一种恶心。我常常看见一些比我还老的老人在那里装青春,一个五千年的雍容国度的人们在那里模仿一个新兴集市国家的小孩子,这有多难为自己。人为什么要活到这个份上呢!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革命英雄辈出,但毛泽东作为革命的成功者集大成者,是绝无仅有的史诗般的英雄。他救亿万贫困线上的人民于饥馑沦落中,是顺乎天应乎人的。我想,老天曾经选择过他。他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和经验可知而不可说,他看起来横扫一切的血雨腥风,竟是初春的新梅破冰。如果那梅花是你,你只懂自己的初心。如果那看梅花的是我,我已然晓得这初心原是古心,曾破万古长夜。
切·格瓦拉与毛泽东(资料图)
观察者网:时代不同了,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现在中国思想界呈现一种乱战的图景,自由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社会主义还有民族主义……关于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的关系,讨论仍然热烈。你在《妹方》中似乎要达成一种和解,不仅是前后三十年,还有这当代中国六十年和五千年。
《妹方》里有在反思革命,也有在反思传统,你似乎力图将革命和传统融合在了一起,或者说你是借助革命、借助传统,创造(或回归)了一条新的路,是这样吗?你觉得你的方案可操作性如何?
张广天:革命许多年来,法国人仍大多不怎么喜欢拿破仑,但法国人不拒绝拿破仑的革命传统。美国党政轮替,很多人对林肯微词颇多,但总统的祠堂里一位不缺,林肯很好地端坐在那里。文化大革命,阶级意识到了极端,但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上总是有孙中山的巨幅画像。这不是和解与冲突,不是撕裂与弥合。这是政治成熟。
如果我们具有革命传统,那么我们会为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由此上溯”的碑文而自豪,从太平天国起,经孙中山、蒋介石到毛泽东,我们是有一个优秀而尊贵的革命传统的人民,甚至由此上溯到成汤时代,我们有一个更为沉阔深厚的革命传统,比主义之争、比进化退化更为有力。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敌后游击战
革命不是什么创新,归根结蒂是一种传统,英勇而不屈,顺天而应人,从古到今没有停止过。这样的传统,怎么会割裂成革命与传统的对立关系呢?并已经由千万英雄前仆后继地应证了,又何来什么可操作方案需要讨论呢?三十年,六十年,一百年,一万年,人类在春夏秋冬的时序中荣枯交替,又蓬勃而盎然,都为了见证从相对走向永恒的得救之路。革命也是一种相对,各种不同的主义之争更是相对的相对,而革命的去处却是永恒!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 责任编辑:马雪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评论 16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评论 135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评论 45德防长劝乌克兰:别听特朗普的,这是投降 评论 220超越DeepSeek,中国开源“集团军”重塑全球AI生态 评论 131最新闻 Hot
-
匈牙利经济部长:这一点美国无法与中国匹敌
-
“韩总统大选前跟美国谈不成”
-
“美国的发言格格不入,基本被忽视了”
-
“这将是美国盟友对特朗普的第一场民意公投”
-
贝森特也来拆特朗普台
-
“我们是主权国家,不是美国的一个州!”
-
白宫官员称:下一个100天,特朗普还有更多“险招”
-
没有中国制造的家可能吗?美媒画了张图…
-
美部长丢包案告破:被人用脚勾走的…
-
特朗普前首席经济顾问:我们最离不开的正是中国的产品
-
对话孙俪:诠释不完美中年人,生活不给你矫情的时间
-
“没有中国烟花,美国明年怎么庆祝建国250周年”
-
特朗普:泽连斯基准备好了“割地”
-
美海军提议:日本可协助美军建造军民两用船
-
江西省国资委原副主任李键再次被查,曾因多次给苏荣送钱被通报
-
幸福航空突然停飞“五一”前全部航班,财务人员透露“没钱飞了”
-